从全面小康监测看永州“十二五”发展

来源: 时间: 2010-12-16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在本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战略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十七届五中全会特别强调“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目前“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已经展开,如何科学地制定永州市“十二五”规划,对加快永州发展、缩小差距、实现跨越,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情况,对永州“十二五”时期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加速小康社会建设进程进行分析,供领导和有关部门参考。

  一、永州市全面小康统计监测基本情况

  国家统计局全面小康统计监测体系从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制、文化教育和资源环境等六大部分共23个指标对一个地区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进行监测和评估。按照《全面小康统计监测方案》对永州2009年全面小康进程监测显示,永州总体进程为72.7%,各项监测指标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经济发展。实现程度为55.2%,比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比2000年提高15.0个百分点。其中人均GDP实现程度为32.9%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实现程度为41.9%;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实现程度为80.6%;城镇人口比重实现程度为63.3%;城镇调查失业率实现程度为100%

  (二)社会和谐。实现程度为84.5%,比上年提高4.5个百分点,比2000年提高36.8个百分点。其中,反映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达到全面小康目标的99.6%;城乡居民收入比实现程度91.9%;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实现程度为64.1%;高中阶段毕业生性别差异系数实现程度99.8%;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实现程度100%。   

  (三)生活质量。实现程度为79.8%,比上年提高2.0个百分点,比2000年提高20.3个百分点。其中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程度为43.5%;恩格尔系数实现程度为90.2%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实现程度为92.7%;平均预期寿命实现程度为99.5%;城乡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实现程度100%

  (四)民主法制。实现程度为88.4%,比2000年提高5.5个百分点。从反映民主法制的两项指标看,公民自身民主权利满意度为全省的抽样调查数,实现程度为90.0%;社会安全指数实现程度为87.0%

  (五)文化教育。实现程度为61.5%,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其中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实现程度为48.0%;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实现程度为43.0%;平均受教育年限实现程度为81.2%

  (六)资源环境。实现程度为87.8%,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比2000年提高2.1个百分点。其中单位GDP能耗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65.0%;环境质量指数实现程度为98.9%;耕地面积指数实现程度为100%

  二、永州市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从监测数据看出,永州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还面临着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总体进程相对较慢、六大监测目标实现程度不平衡、部分监测指标明显偏低、一些薄弱环节较为突出,因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十分艰巨。

  1总体进程相对较慢。从总进程看,永州2009年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总体实现程度72.7%,相比全国2008年平均水平低1.9个百分点,比全省2009年平均水平低5.5个百分点,与经济发展较快的长沙、株州、湘潭比,分别低20.810.07.4个百分点,说明永州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总体进程相对较慢

  2、六大监测目标发展不平衡。在六大部分目标中,永州呈现“三高、三低”状态,即社会和谐、民主法制、资源环境等三方面实现程度均高于或接近全省平均水平,在市州中排位也相对靠前,但这三方面权重小,仅占38%的比重,对推动总体进程影响较少;而权重达到62%并涉及衡量经济实力、居民富裕和素质提高程度的经济发展、生活质量、文化教育等三项过硬目标实现程度则较低,只有55.2%79.8%61.5%明显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也滞后于较多的市州,与小康目标值还有44.8%20.2%38.5%的分值,对总体进程影响较大。

  3、部分具体指标过低,是影响总进程的关键。23个监测指标看,永州只有城镇登记失业率、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人均住房面积和耕地面积指数等4项指标的实现程度达到全面小康目标值,其他指标均相对滞后。特别是经济发展、生活质量、文化教育三方面的13个监测指标中,有7项指标明显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差距最大、提高也较为困难的是人均GDP、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等4项指标,比全省平均低14.65.452.012.8个百分点;其次是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和城镇人口比重分别低4.02.28.7个百分点。这些指标值的过低,对全面小康总进程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4、薄弱环节突出,目标任务十分艰巨。永州情况看,经济总量偏小、人均指标偏低、经济结构调整缓慢、发展质量和效益还较差、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等薄弱环节较为突出,对相关指标值的提高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主要原因是永州人口多、经济总量规模小、居民收入偏低、相关产业投入不足、城镇化水平低等因素的严重制约。按照全面小康监测2000-2009过去九年来的总进程年均提高1.67个百分点的速度测算,到2020永州总进程只能接近95.0%左右,仅进入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平台。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十分艰巨,要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必需认真对待并下大力气真抓实干和加快发展。

  三、从小康监测数据看永州市“十二五”规划的着力点

  全面小康统计监测指标体系较为系统地对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制、文化教育和资源环境等进行了描述和评估,透过小康监测数据可以直观地掌握今后一个时期内各方面工作的成效和发展主线,确保取得实质性进展和落实到位,从而更加推动“十二五”时期的协调发展;而“十二五”又是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两者有着紧密的联系。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中,结构调整是首要目标,社会建设也摆在了突出的位置,其主要任务是“富民”。从永州小康统计监测中显露出的问题不难看出,永州市“十二五”规划政策的着力点应转移到加快经济发展、加大结构调整,提升经济规模总量上来;从加速农业现代化建设入手,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从加强社会事业建设,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全面提高城镇化水平等方面来加速永州的快速发展。其总的思路就是要围绕如何“富民”问题,把提高居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富裕人民群众作为全新的思路和战略来制定行动路线图,以确保永州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取得又好又快的发展。

  四、对加快永州全面小康建设进程的思考建议

  永州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展情况看要在2020年争取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性目标,未来十年除了坚持实行既定的发展战略,还要努力调整经济结构,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将经济转型作为主线,实现永州发展中新的跨跃。为此,作如下建议:

  1、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目标纳入“十二五”规划。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十二五”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后程’,是承上启下、解决关键性问题、作出决定性贡献的重要时段。从现在到2020年只有十来年的时间,意味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就是通过两个五年规划的实施来达到。因此,“十二五”时期意义特殊,“十二五”规划的编制也非常重要,应紧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综合考虑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需要来确定“十二五”的发展目标,切实地将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各项目标纳入“十二五”规划来,为确保在下个五年规划内,即到2020永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奠定坚实的基础。

  2、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几项关键指标的实现进程。监测数据中永州人均GDP、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几项关键性指标的实现程度很低,未来五年必须加快经济发展,这是实现全面小康的核心问题和关键所在。因此,加大力度发展经济势在必行,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继续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速度,力争未来五年人均GDP指标实现进程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以上,经济发展目标实现程度每年要提高4.0个百分点;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程度年均增长要高于全省平均2.0个百分点以上;R&D经费支出财政投入要达到2.0%左右文化产业增加值GDP比重争取在“十二五”期间达到4.5%左右。从而实现永州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科研、教育投入有突破性的进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全面的发展,来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进程。

  3全面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大力解决民生问题经济的快速发展,要以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经济发展为人民。因此,十二五”期间,永州在推进经济加快发展的同时,要继续加大对社会事业和民生的投入力度。一是要加大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特别是加强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缩小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享受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二是要努力构建城乡医疗卫生体系,特别是把农村医疗卫生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城乡医疗体系的建设进程;三是要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制度,积极落实农村医保相关政策,促进全市医疗保险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四是要加快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全面提高城乡居民的保障水平。

  4、突出重点,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影响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的重点在农村地区,“十二五”期间,要加大农村项目建设的投入,充分激活农村富裕的土地和人力资源,增强其发展后劲。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居民可支配收入要达到15000元(2000年不变价),而永州目前仅6524元,收入是重要的环节,农村建设更是重要环节,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市的全面小康。因此,要紧紧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的目标,按照市委、市政府发展农村工作的思路,把调结构、强基础和保生态、重民生作为农村工作的重大任务,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引导农民以农为基础努力发展二、三产业,多途径增加收入和发展生产,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5、建立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相适应的考核指标体系。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要提高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艰巨性的认识,高度重视全面小康监测工作,切实加强组织和领导,制定行之有效的方案和实施措施。为此,建议在制定年度综合目标管理考核时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目标,纳入有关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中,并尽可能将小康监测的各项具体指标分解到年度计划进行监测和考核。通过建立人均GDP、居民人均收入、社会保障覆盖率、城镇化率等社会经济发展指标考核体系,把加快发展落实到人均指标、民生指标上,把任务量化到具体指标,把责任落实到县区、乡镇、部门和单位,实行有奖有罚、奖罚分明,来加快推进永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供稿:永州市统计局 龙剑明]
[审核:张映欣]
[责编:左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