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了解全市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经济运行情况,掌握中小工业企业发展动态,2011年5月,永州市统计局对全市规模以下工业企业进行了一次问卷专项调查,参与调查的样本164户,其中,对在生产的88户企业进行了全面的访问,了解了这些企业的生产、销售、用工及融资等情况。
一,永州市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生产运行总体情况
1、总量水平增加,生产经营情况有所好转。据推算,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下工业完成总产值96.32亿元,同比增长14.1%,资料显示,2008年,2009年,2010年规模以下工业完成产值分别为 141.19亿元、160.39亿元和186.37亿元,同比增长12.8%、13.6% 和16.2%,总量呈上升趋势。据对在生产的88户企业调查,与去年相比,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好转的有35户,占被调查企业的39.87%,生产状况与去年差不多的有41户,占被调查企业的 46.6%,生产经营状况较差的有12户,占被调查企业的 13.6 %。多数企业对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持比较乐观的态度,预计好转的和维持现状的各有37家,占被调查企业的 42 %,只有3家预计转差,11家认为发展形势不明朗。
2、企业数量递增,主营业务上升。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私人资本的积累,越来越多的个人脱离了个体工业,办起了厂矿企业,截止2010年底,永州市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共有2791户,占全部工业企业的78.2%,同比增长3.1%。据推算,2011年上半年规模以下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为30.85亿元,同比增长14.7%,调查中,有32家企业产品销售情况好于去年,占被调查企业的36.4%,45家企业产品销售情况和去年差不多,占被调查企业的51.1%,10家企业产品销售情况不如去年,占被调查企业的11.4%。
3、调查样本选取不当,多数企业停产倒闭。被调查的164家企业中,在生产的企业只有88户,仅占被调查企业的53.6%,其中倒闭66户,停产8户,占被调查企业的40.2%和4.9%,2户升入规模以上企业。从倒闭停产的企业来看,多数集中在冶炼、竹木加工、水泥行业,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21户,占关闭停产企业的28.4%,竹木加工业8户,占关闭停产企业的10.8%,水泥制造业5户,占关闭停产企业的6.8%,74户倒闭停产企业均属于私营企业,倒闭停产的主要原因是国家为了保护环保资源,限制高能耗、高污染企业所致。
二、永州市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融资难成为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发展“瓶颈” 在调查的88户企业中,流动资金紧张的企业有51户,占被调查企业的58%,35户企业流动资金基本正常,维持正常生产,占被调查企业的39.8%。 61.4%的企业融资渠道来自自有资金,35.2%的企业来自内部集资,38.6%的企业来自银行贷款。48.9%的企业认为融资困难的原因是企业缺乏有效的抵押担保和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被调查的企业反应,流动资金的短缺,严重阻碍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在如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对营业收入不足2000万的企业,资金决定着企业的命运,争取到了资金,就等于给企业注入了一份活力。
2、原材料价格上涨制约了企业的生产经营 永州市竹木原料充足,矿产资源丰富,一批竹木加工、矿产开采等小型企业为全市规模以下工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近年来的原材料持续上涨,严重制约着企业的扩大再生产。调查显示, 57.9%的企业选填了原材料价格上涨是制约企业生产经营的突出问题,其次是资金紧张。据调查,双牌县楠竹去年同期进价19元/每根,今年进价25元/每根,上涨31.6%;零陵区焦炭去年同期进价1800元/吨,生铁销售价格2700元/吨,今年进价1940元/吨,销售价格2800元/吨, 原材料涨幅为7.8%,其他电力上涨12.8%,人员工资上涨33.3%,原材料的涨幅远远超过销售价格的涨幅,企业获利空间进一步压缩。
3、产品单一,缺少市场竞争力 规模以下工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产品附加值不高,产品结构层次相对偏低,呈现“三多三少”现象。即粗加工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一般产品多、名优产品少,低附加值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大多数企业由于技术装备落后,生产方式原始,往往在同一技术层次上重复生产,导致产品结构雷同,缺少市场竞争力。
4、部分企业存在一定的用工缺口 随着宏观经济的回升,企业订单增多,用工需求也随之急剧扩大,用工需求矛盾日益突出。调查中,近八成企业预期未来三个月用工人数增加,其中增加10人以下、10-20人、20-30人的分别占全部调查企业的52.3%、19.3%和3.4%。另有18.2%的企业未来用工预期基本不变,6.8%的企业未来三个月将减少用工人数。75%的用工需求与去年基本持平,69%的企业反应缺少技术人员和一线熟练工人。蓝山县永州卓琳服饰公司,用工需求200多名工人,而现今只有80多名工人在进行生产,用工缺口达到60%以上。缺少工人,特别是缺少一线有技术的熟练工人,成为企业发展当前的主要矛盾。
5、工资上涨,资金不足,企业期盼减免税费 调查中,86.4%的企业工资普遍上涨,19.3%的企业管理人员工资上涨。22.7%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是资金问题,其次是技术和市场问题,占19.3%和17%。最希望政府完善的政策措施是减免税费和为中小企业拓宽销售渠道,分别占59.1%和46.6%。
三、对永州市规模以下企业发展的思考建议
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优化发展环境 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切实转变观念,高度重视规模以下企业的发展,坚持把发展规模以上企业与发展规模以下企业同等对待,明确专门机构、配备专门人员,努力开展工作,形成分工协作、责任明确、服务到位的工作格局,迅速做大本地企业经济总量。各地各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根据不同行业规模以下企业发展现状,制定完善税费缓、减、免的优惠措施,严格规范收费行为,切实为企业减免负担。加强督导检查,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以各种名义对规模以下企业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使全市的规模以下企业在一个健康、宽松的环境下发展。
2、放宽贷款政策,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一是财政部门要积极安排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建立安全高效的小额贷款担保机制,降低门槛、放宽抵押物范围,对新型的高新技术企业要重点扶持。二是银行金融机构要设立专门工作机构,创新开发各种金融产品,完善银行企业化,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尤其是私营小企业,满足更多企业的融资需求。三是树立中小企业自身信用意识,增加企业资信度,争取中小企业担保公司提供资金支持,拓宽民间融资渠道,合理引进和吸收民间资金,满足企业的发展资金需求,促进企业做大做强。
3、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企业品味 一是要壮大优势行业企业,走集团化、集约化发展之路。引导企业积极主动走出去寻求对外合作,鼓励企业通过联合、兼并、重组等形式,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人才和资金,使企业通过战略重组迅速壮大。二是要引导和鼓励企业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品。针对传统企业存在的装备老化等问题,大力推广应用现代技术改造企业现有重点关键设备,提高设备的技术水平和加工能力,提升产品质量,实现优质高效生产。
4、政府与企业齐努力,化解企业招工难 一是充分发挥政府信息资源及行政网络的优势,促进企业招工需求与劳动力供给相对接。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应积极收集、及时发布企业用工需求和劳动力供给的信息资源,实现企业需求与劳动力供应相对接。要进一步完善基层劳动力市场的建设,使劳动力市场真正达到专业化、制度化、社会化的要求,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和求职者的需要。二是大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劳动力素质。在坚持办好再就业培训中心外,要多组织投资小、见效快、受益面广的中短期职业技能培训,有效地解决部分企业普通技工缺口问题,加大技能型人才培养力度,从根本上解决技术工人特别是高技能型人才短缺的问题。三是企业要不断优化工作环境,降低工作强度,提高职工工资和福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要落实到位,使广大职工无后顾之忧,杜绝拖欠工资现象,努力打造一个健康,和谐,向上的企业形象。
[供稿:永州市统计局朱长福]
[审核:张映欣]
[责编: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