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上半年永州农业经济形势平稳发展

来源: 时间: 2015-08-03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今年来,永州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和洪涝灾害的影响,着力转方式、增活力、促增收,农业经济保持平稳发展态势。全市上半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5.73亿元,同比增长3.8%;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08.09亿元,同比增长3.8%。

  一、上半年永州农业运行的基本特点

  (一)春播作物稳步发展。永州市春播作物种植情况来势较好,除烤烟受双控政策影响,种植面积减少0.38千公顷外,其余春播作物种植面积均平稳发展。油料作物播种面积18.64千公顷,增加0.43千公顷,增长3%;药材播种面积3.08千公顷,增加0.08千公顷,增长2.7%;蔬菜播种面积95.3千公顷,增加4.14千公顷,增长4.5%;瓜果类播种面积为26.8千公顷,增加0.58千公顷,增长2.2%。烤烟播种面积18.73千公顷,减少0.38千公顷, 下降2%;

  (二)春夏收作物喜获丰收。全市春夏收作物中蔬菜播种面积103.78千公顷,增长7.5%,产量3059873吨、增长7%;油菜籽播种面积72.41千公顷,增长1.54%,产量113607吨,增长5.57%,亩产增4公斤;粮食播种面积14.16千公顷,下降3.01%,产量36943吨,下降0.43%,亩产增4公斤。

  (三)畜禽养殖稳中趋好。上半年全市牲猪出栏390万头,同比下降2%;牛出栏14.14万头,同比增长4.7%;羊出栏30.49万只,同比增长4.5%;家禽出笼4440.54万羽,同比增长4.4%;禽蛋产量21741吨,同比增长3.8%;水产品产量108250吨,同比增长6.8%。生猪价格自5月以来逐步上涨,目前价格为17元/kg,比一季度增20%以上,每出栏一头猪获利在100元以上。其它主要养殖产品价格基本稳定。

  (四)农民合作社快速发展。截止到2014年底,全市新发展各类农民合作社548个,新增成员31140人。累计发展农民合作社1934家,注册成员16.25万人,带动农户38.2万人(户)。全市依托农民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基地”等经营模式取得显著成效。一是促进了土地流转,扩大了规模经营。东安县有52个农民合作社参与土地流转,共带动土地流转10.36万亩,其中流转规模1000亩以上的15个。二是提升了科技、品牌意识。一些农民合作社通过科技推广和技术培训,产品科技含量得到提高而且还培训出一批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一些农民合作社依托本地产业优势,大力发展品牌化经营,建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经济格局,打造出地方特色品牌,推动资源优势向品牌优势转变。

  二、当前农业生产面临的问题

  尽管上半年农业经济保持平稳地发展势头,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粮食效益下降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一是水稻的种植效益低于其他经济作物的种植效益。目前农村劳动力越来越少,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造成劳动力价格越来越高。据种粮大户反映,去年请人工插秧支出100-130元/天,今年工资又有所增加,成本进一步上升。同时,种植1亩稻谷需农资、劳动力成本800元左右,按平均亩产450公斤,折价约1200元,除去各类开支每亩收益不到400元。而种植西瓜的收益为1852元/亩,种植辣椒的收益为2135元/亩,是种植双季稻收益的2倍左右。近年就有很多农户将稻田改种了西瓜、葡萄、百合等作物。二是水稻种植收入远远低于农村其它各产业。当前,农民做小工每天收入140—160元,打5天小工,相当于种一亩双季稻所得的收入。水电安装、木器装修等技术性的每天收入200-300元;在农村就地从事运输、开店或做小生意等行业的收入也大大高于种植水稻。

  (二)养殖户积极性不高。虽然全市生猪饲养量较大,但规模化水平还不高,抗风险能力低。去年来生猪行情不好,养殖户亏损严重,部分小规模养殖户退场或者减少养殖规模、淘汰母猪,致使生猪、母猪存栏大量减少,上半年同比分别下降6%、5%。尽管今年生猪价格有所回升,饲料价格有所下降。目前生猪均价为17/公斤,去年14元/公斤,增20%以上,饲料价格同比也下降了11%,(综合价格大约为3.2—3.4元/公斤,豆粕均价2900元/吨,同比减少了800--1000元/吨,玉米价格基本持平),但出栏一头猪基本保本或者盈利100元。养殖户一直在亏本运行,觉得未来价格风险较大,观望心理较强,养殖积极性不高。

  (三)地质灾害影响较大。5月20日,受高空槽、切变线和弱冷空气的共同影响,全市普降大到暴雨局地特大暴雨和冰雹。据气象部门统计5月19日20:00到5月20日20:00全市349个气象监测站有197个达到暴雨级别(50-99.9mm),其中大暴雨(100-199.9mm)85个,特大暴雨(>=200mm)1个,受灾最为严重的江永县全县14个乡镇场降雨量均超过120毫米,松柏瑶族乡花楼村降雨量达231毫米。此次灾害致使全市部分烤烟、水稻、香芋、玉米、蔬菜等农作物遭受冲毁或受淹;柑橘、李子等水果正处果实膨大期间,影响较大;江永县畜牧水产业损失严重,特别是粗石江、桃川、夏层铺等乡镇的养殖户受重创。

  三、建议及对策

  (一)抓生产促增收。一是切实抓好粮食生产。抢抓双抢、中稻分蘖的有利时机,分类指导,抓好田间管理;鼓励和引导农民扩大晚稻播种面积,确保完成晚稻生产计划;抓好晚稻备耕工作,做好晚稻种子、化肥、农药等重要生产资料的储备和调剂,确保粮食生产增产。二是大力培育养殖产业龙头企业。着力推动养殖产业转型升级,主动对接温氏集团,不断提高规模化养殖水平,加强养殖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改善养殖品种结构,提高农民养殖技术水平,增加养殖经济收入,确保企业和养殖户增产增收。

  (二)抓好现代农业。一是加快培育主导优势产业。以稳产增效为重点,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做大做强粮食、果蔬、油茶、畜禽、烤烟、竹木、药材、花卉苗木等特色优势产业。二是扶持壮大加工龙头企业。鼓励和扶持发展一批产业关联度大、产品附加值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着力解决原料基地建设、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市场开拓等方面的困难。三是大力发展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和农民合作社。通过行政推动、机制调动、典型带动、政策驱动,不断创新发展模式,规范组织形式,完善运行机制,促进健康发展。四是抓好农产品电子商务工作。借助阿里巴巴合作平台,打造“特色中国·永州馆”,着力建设永州市农产品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把全市的名优新特农产品推向全国,构建全市优质农产品网上销售渠道。

  [供稿:永州市统计局 雷爱华]

  [审核:刘 雁]

  [责编:罗 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