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对张家界经济影响的调查报告

来源: 时间: 2003-06-10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今年春天,突如其来的"非典"病魔在中国大地肆虐,不仅严重地威胁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对国民经济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虽然"非典"疫情并没有出现在张家界,但它对张家界经济的冲击是巨大的。为了全面了解"非典"对张家界国民经济及各行各业的影响程度,寻求减少损失的办法,为党政领导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市统计局于5月中下旬开展了"非典"对张家界经济影响的抽样调查。现将调查所了解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非典"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

 
    (一)从时间角度看,"非典"对经济的影响始于三月,经济于五月探底,在六月出现转机。
    从图1可以看出,"非典"对张家界经济的影响于3月份初现端倪,表现为旅游业及第三产业增幅回落;4月份影响明显加深,旅游业出现负增长,第三产业继续走低,经济增长开始趋缓;5月份旅游业狂跌,第三产业急剧下滑,第二产业开始回落,整个经济陷入低谷。1-5月,全市实现GDP 23.96亿元,同比增长6.2%,其中一、二产业分别增长2.7%和 22.1%,第三产业持平。经济增长速度比一季度回落了5.8个百分点,两个月来全市GDP损失约1.3亿元。自6月份以来,我市旅游业开始升温,经济出现了明显的复苏迹象,但考虑到经济恢复还需要一个过程,预计张家界有半年左右时间处于"非典"的阴影之中。

    (二)从产业角度看,第三产业遭受重创,而一、二产业受影响较小。
    "非典"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其中旅游业、交通运输业、餐饮业、旅馆业、文化娱乐业、商业、保险业损失惨重,而房地产业、金融业、邮电通信业受到的影响较小。1-5月,第三产业增幅已由一季度的9.5%回落到零,影响了GDP增幅5.2个百分点。 
    "非典"对第二产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影响较小。1-5月,第二产业增幅由一季度的23.1回落到22.1%,影响了GDP增幅0.7个百分点,其中建筑业的增幅由26.3%回落到23.2%,影响GDP增幅1.1个百分点;而工业的增幅由20.6%上升到21.5%,可提升GDP增幅0.4个百分点。"非典"对工业的影响在5月份已经有所显现,对比前四个月,1-5月工业的增幅回落了2.1个百分点。
    "非典"对第一产业的影响甚微,阻止不了其发展趋势。1-5月,第一产业增幅由一季度的2.1上升到2.7%,可提升GDP增幅0.1个百分点。
     "非典"的影响不完全是负面的,它对药品生产和销售、电话和互联网业务等产生了一定促进作用。由于"非典"对各个产业的影响程度不一,产业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1-5月三次产业的比例由去年同期的17.9:25.5:56.6调整为16.9:28.9:54.2,第二产业的比重提高了3.4个百分点。在此非常时期,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92.2%,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中间力量。

    (三)从需求角度看,消费和出口需求受到抑制,而投资需求受影响不明显。
    "非典"严重制约了消费。1-5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47亿元,同比增长5.4%,其增幅自3月份以来一路走低,共回落了9个百分点。"非典"不仅导致旅游消费急剧下滑,也影响居民收入,导致恐慌心理,进而抑制了居民消费。全市旅游、交通、商业、餐饮、文化娱乐等行业普遍人气零落,经营惨淡。

    "非典"对投资需求影响不大。1-5月,全市国有及其他经济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15亿元,同比增长51.2%。其增幅虽有波动,但主要与资金和天气等因素有关,"非典"的影响并不大。据调查,全市投资项目中,因"非典"停工的只占6.3%,进度延缓的占25%,进度加快的占3.1%,没有影响的占65.6%;项目资金受"非典"影响较大的占28.1%,没有受影响或影响较小的占62.5%,还有9.4%认为有利于资金到位;83.9%的项目没有出现裁减施工人员的现象,只有12.9%的项目反映施工人员思想出现过明显的波动。
     "非典"对出口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旅游服务出口上。1-5月,全市累计接待境外游客9.53万人次,实现旅游外汇收入1651万美元,同比分别下降13.6%和8.2%。从图2可见,一季度入境旅游形势还相当不错,3月下旬以来形势急转直下,5月份几乎是零接待。货物出口规模很小,对经济的影响甚微。

    (四)从经济运行质量看,"非典"导致经济效益和社会就业下降、相关价格异常波动。
 

 
    "非典"对财政收入的影响较大。1-5月,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1.43亿元,同比增长29%,其中一般预算收入0.96亿元,增长27.2%。一般预算收入的增幅自3月份以来一路走低了55.5个百分点,其中工商税收所占比重也由去年同期的77.1%下降到70.5%。值得注意的是,税收和财政收入是经济的滞后指标,加上政府的税费减免政策将陆续出台,"非典"对税收和财政收入的影响会将进一步地显现出来。据税务部门估算,"非典"将会影响我市全年地税收入4000万元、国税收入1400万元左右(其中涉外企业所得税1000万元、增值税400万元)。按照地税收入的75%、国税中的涉外企业所得税50%、增值税25%归地方财政来计算,"非典"将使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短收3600万元左右,加上全市财政需支出1000万元左右的防治"非典"专项经费,因"非典"而形成的财政一般预算收支缺口达4600万元左右,这使得本就捉襟见肘的张家界财政难上加难,保工资发放和正常公务支出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非典"对居民收入产生一定影响。1-5月,全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143元,同比增长19.2%,增幅比一季度提高了9.6个百分点。收入增长加快的主要原因,一是各单位发放节日福利和防"非典"补助,促进了工薪收入的增长,其增幅达15.2%;二是居民从旧城改造的征地拆迁中获得较多的补偿,加上"两个确保"的到位,转移性收入猛增了49.2%。但受"非典"的影响,市场萧条,城市居民经营净收入下降8.5%,以房屋出租收入为主体的财产性收入下降了13.4%。预计上半年全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为623元,同比增长1.9%。"非典"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外出劳务收入上。外出务工人员人平年收入在5000元左右,1.8万名返乡人员按半年损失、未返乡人员的60%按两个月损失计算,共计损失1.26亿元,可使农民全年人平减收98元;其次是"非典"导致部分农副产品价格下跌,可使农民全年人平减收8-12元。

    "非典"造成企业效益和劳动就业下降。据调查,"非典"期间,所有景点、旅行社、旅馆业、餐饮业、交通运输业、文化娱乐业、保险业、绝大多数商业和少数工业、房地产业、建筑业,或因收入减少,或因成本增加,出现效益下滑,并导致大量人员临时性失业。在调查期间,旅行社业的74.7%、旅馆业的49.2%、餐饮业的44%、文化娱乐业的48.1%、交通运输业的17%、商业的3.8%、工业的5.1%的员工已经放假,16.1%的建设项目有裁减施工人员的现象。与此同时,外出务工人员也大批返乡。据调查,今年2月底全市外出务工劳动力达18.03万人,占农村劳动力资源的24%,主要分布在广东、上海、福建、浙江、江苏、北京等发达城市。截止5月25日,返乡1.8万人,占外出劳动力的10%。未返乡的外出劳动力中,有一半以上暂时无事可做。这些人员临时性失业,短则一两个月,长则半年。

    "非典"对全市价格总水平影响不大,但也引起部分相关价格异常波动。对比去年同期,5月份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0.3%,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上涨了0.1%。"非典"期间,旅游团队、客房、交通、食品、土特产、服装等价格均有明显的下跌,而医疗保健价格,特别是防"非典"药品和器具的价格大幅上涨。

二、"非典"对相关行业的影响。

    农业:1-5月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6.65亿元,同比增长2.8%。"非典"只是对养殖业生产和部分农副产品价格产生轻微的影响。由于游客锐减,加上专家提出"非典"与动物冠状病毒有关,使人们对动物食用产生了戒备心理,各种动物产品的销量减少近50%,奶产业收入日均减少1500元。由于全国各地对人口流动实行严格管理,农副产品的流通受到限制,价格走低。据对永定区后坪镇、新桥镇和三家馆乡农贸市场的调查,每百斤稻谷价格下降2-3元,每公斤家禽下降2-3元。虽然游客锐减也导致蔬菜销量下降,但由于我市市场上的有一半是从外地调配的,"非典"主要是影响了外地蔬菜调入量(仅4-5月外地调入量就减少约40万公斤),而本市蔬菜销售量降幅不到1%。农村春收、春播生产一直在正常有序地进行,没有受到"非典"的影响。

    工业:1-5月,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12.8亿元,同比增长26.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长32.5%,规模以下工业增长23%。目前全市大部分工业企业处于正常生产,停产的只占6.2%,半停产的占29.2%,停产和半停产的均为规模以下企业,对工业总产值影响有限。"非典"对工业企业的影响,首先体现在产品销售上,有48.5%的企业反映受影响较大;其次是效益,45.4%的企业反映受影响较大;然后才是生产,只有25.8%企业反映受影响较大。其影响的具体表现形式,首先是限制了产品推销、导致产品市场需求下降、库存积压,有此类反映的企业分别占51.7%、51.7%和34.5%;其次表现在影响货款回收、影响员工上班、影响原材料供应、影响货物运输、生产和销售成本增加,有此类反映的企业分别占25.9%、22.4%、20.7%、19%和19%;反映出口、技术改造受到限制的企业较少,分别只占8.6%和6.9%。 分行业看,受影响最为明显的是旅游食品和出口行业,停产企业分别占9.1%和20%,半停产企业分别占36.4%和20%;而建材、能源、医药化工行业受到影响较小,目前尚无停产企业,半停产企业分别只占15%、14.3%和25%。
 

 
    旅游业:1-5月,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36.9万人次,同比下降47.2%;实现旅游收入5.93亿元,下降49.7%,其中门票收入0.53亿元,下降46%。受"非典"冲击,旅游业自3月份增幅回落,4月份出现98年洪灾以来首次负增长,5月份已不见昔日火爆场景,各景点是门可罗雀,单月接待量曾在去年5月创下历史新高,而今年创下的却是历史新低(见图4)。从旅行社业看,停业和半停业的分别占62.5%和37.5%,没有一家是正常经营的。自3月份以来,全市旅行社已退掉约30万人旅游团队,其中境外游客约3万人。4月份游客接待量比3月份减少23%,其中境外游客减少92.6%,5月1-15日几乎没有接待。旅游团队价格比往常平均下降15%左右。从旅馆业看,全市正常营业只占20%,而停业和半停业的分别占33.3%和46.7%。客房出租率3月份为53.2%,4月份为35.6%,5月1-15日仅为8.5%。房价比往常平均下调23.4%。

 
    交通运输业:"非典"对客运影响巨大。1-5月,全市公路、铁路、航空客运量同比分别下降22.8%、28.3%和34.6%(见图5)。"非典"期间人员流动受到限制,客流量急剧下降,不少车次和航班停运。5月份,张家界火车站旅客发送量不到4万人,航空吞吐量仅为150人,市内旅游运输公司几乎全部停运,出租车和面的也有部分停运,只有公交车正常运行。货运方面,受"非典"的影响最明显的航空,其货邮吞吐量由前两个月增长2.36倍变为下降74.2%;其次是公路,其货运量增幅由前两个月的95%回落到5.2%;铁路货运量几乎没有受到影响,其增幅仍高达32.3%(见图6)。

    商业和餐饮业:对比去年同期,1-5月全市商业零售额增长6%,餐饮业零售额下降1.8%,其增幅比一季度分别回落了3.4个和26.9个百分点(见图7)。调查期间,全市商业和餐饮业中还没有因"非典"而停业的,但半停业分别有11.1%和23.1%。土特产、服装、鞋、日用品、食品销量明显萎缩,石油、液化气、烟草、化肥等销量变化不大,而防"非典"的药品、用具销量猛增,曾一度脱销。3月份以来,餐饮业承办婚寿等宴席减少70.8%、会议宴席减少78.4%,餐饮价格平均下降5.6%。
 
    文化娱乐业:"非典"对文化娱乐业的冲击是巨大的。网吧和歌舞厅曾政策性停业半个多月。调查期间,仍有25%的歌舞厅和美容美发保健厅没有恢复营业,只有25%的网吧、酒吧、茶座,50%的歌舞厅和75%美容美发保健厅处于正常营业状态。文化娱乐业的营业收入在3月、4月和5月份的1-15日平均分别下降了38.4%、61.3%和86.6%。

    邮电通信业:"非典"对邮政业务影响较大,其包裹、汇票、集邮、特快专递等业务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非典"电信业务影响利弊互现,人员流动的减少,虽然导致漫游业务的下降,但也促进了电话和网上业务的开展。

    房地产业:1-5月,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16亿元,同比增长4.03倍,其步伐在"非典"时期仍在加快。目前,房地产开发项目中还没有因"非典"而停工的,进度延缓的占35%,没有受影响的占65%。资金到位受影响较大的占35%,没有受影响或影响较小的占50%,还有15%认为有利于资金到位。房地产销售受影响较大的企业只占25%,反映施工人员思想波动明显的企业只占5.3%,有裁员现象的企业只占15%,后期开发信心而言受影响较大的开发商只占5%。

    金融保险业:"非典"对金融业的影响不大。5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7.31亿元,比年初增加4.63亿元,仅5月份就增加了两亿多,其中企业存款增加1.36亿元,主要是企业将贷款存入银行而派生出的存款;储蓄存款增加0.55亿元,主要是居民获得的征地拆迁补偿款。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62.12亿元,比年初增加6.96亿元,仅5月份就增加2.11亿元。旅游和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农业、个人消费贷款比年初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前5个月金融机构净回笼现金5283万元,信用性回笼增加而商品服务性回笼减少。信贷资产质量和金融机构效益继续改善,不良贷款的占比比年初下降了4.16个百分点,金融机构亏损同比减少1903万元。"非典"对保险业影响较大。1-5月,全市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04亿元,同比增长43.8%,其中寿险增长61%,财险下降2.3%,增幅比一季度分别回落22.3个、21.5个、97.9个百分点。受"非典"影响,旅游意外险、航空意外险、旅游收入险、机动车险、企业财产险等险种业务明显下滑,单位团体业务和个人营销业务的开展也因"非典"受到限制。

三、对上半年及后期经济走势的初步判断

    自5月下旬全国疫情开始出现下降势头,我市就已经全力投入到抓旅游升温的工作中,市领导和旅游企业分赴各地开展旅游宣传促销,并采取在互联网上不间断地直播武陵源即时实景的新的宣传方式。目前,铁路绝大部分车次已经恢复,航空线路正在逐步恢复之中,各旅游企业已经做好了旅游接待的各项准备。6月份以来,来张家界的游客明显增多,居民的消费信心逐步恢复,"非典"过后的第一个旅游团队、第一架旅游包机、第一批外国旅游商考察团已先后来到我市,交通客流量开始回升,市场人气渐旺,逛商店、进餐馆、赈酒请客的越来越多,消费需求逐步转旺。预计上半年全市可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3亿元,同比增长5.8%。消费需求的回升必将带动第三产业走出低谷,逐步恢复。
    今年,我市基本建设、更新改造、房地产开发及其他投资均呈现迅猛增长态势。投资需求旺盛,一是有常张高速公路等一大批重点项目作支撑;二是民间投资来势喜人;三是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前五个月全市合同利用外资867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22万美元,同比分别增加854万美元和404万美元;四是金融的支持力度继续增强,在2003全省银企合作融资洽谈会上,我市同省四大商业银行共签订160多亿元的合作融资协议,占全省的十分之一,必将极大地促进我市投资和经济增长。随着持续阴雨天气的结束,我市的进度将会加快。预计上半年全市可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3亿元,同比增长20.6%。
    当前,我市农业发展势头较好,一是加快了种植业结构调整,扩大了高产、优质、高效农作物种植面积。桑植和慈利两县烟叶面积由去年的5.7万亩增加到7.11万亩,黄姜由1.45万亩增加到2.45万亩,下半年还将增加1.5万亩,黄豆、花生、蔬菜、瓜果等种植面积均有所扩大,全市计划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20万亩。二是全市按照突出抓好"草食牲畜、果蔬、生物医药"三大支柱产业和"烟、茶、麻、花卉苗木"四大特色产业的发展思路,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市三岔茶业公司今年新扩优质茶叶基地1500亩,完成各项投入近200万元;新引进的四川果王果业公司开发建立了水果生产基地近4000亩;慈利县重点扶持加华公司,计划年屠宰肉牛3万头,年产值1.2亿元,年利税1000万元;慈利县引进的广东金荔公司杜仲叶加工项目,计划年加工杜仲产品3000吨,年产值5亿元,年利税5000万元,全县新造杜仲林基地3.6万亩;桑植县引进的常德仙草药业公司,计划年加工黄姜6万吨,生产皂素230吨,年产值1.1亿元;永定区联盛牧业公司已带动了340个养牛户,共饲养湘西黄牛11000多头,人工种草450亩;永定区沙堤生态农业观光园,通过招商引资,新开发优质水果、花卉苗木比去年增加3000多亩。以上龙头企业可带动全市20多万个农户通过基地或进厂务工。预计上半年可实现农业总产值8.3亿元,同比增长3.2%。
    工业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有利因素,一是一批新上技改项目投产。如去年下半年,慈利正康七层瓦楞纸、中南实业烤烟专用肥、农膜生产线先后投产,桑植电力公司完成城乡电网改造;二是民营企业快速发展,特别是旅游商品生产企业不断增加,生产规模逐步扩大,产品质量日益提高,已成为我市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三是受投资拉动,建材企业生产形势看好,水泥及水泥制品、建筑用砖等产品畅销;四是雨水充沛,水电企业发电量大增;五是去年破产重组企业和部分停产、半停产企业恢复正常生产;六是产销衔接好。全市规模工业销售产值增长25.9%,产销率为98.6%,同比上升了0.4个百分点;七是规模以下工业发展加快。预计,上半年全市可实现工业总产值15.76亿元,同比增长24.3%。
    6月份,我市经济将开始回升,预计上半年全市可实现GDP 27.86亿元,同比增长8%,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3%、18.8%和4.6%。下半年,随着旅游业和居民消费的升温,我市经济回升步伐将加快,预计第三季度可从"非典"的阴影中走出来。

三、对策建议
 
    由于在全省14个市州中,我市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是最大的,因此经济遭受"非典"冲击是最严重的。目前,我市的经济增长速度已从一季度的全省第二位下降到倒数第二位,形势是十分严峻的。但只要全市上下同心同德,迎难而上,在继续抓好预防"非典"工作的基础上,全力以赴搞好经济建设,确保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是有希望的。
 
    尽快实现旅游升温。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决定了我市经济增长必然要依靠第三产业的恢复,而第三产业的恢复最终要依靠旅游业的升温。当前,全国"非典"疫情即将结束,我市应立即恢复交通运输和旅游接待,大力开展旅游促销,恢复和开拓旅游市场。旅游促销要走出去、请进来,要充分借助新闻媒体、网络,要结合有影响的活动来进行,形成强大的宣传攻势。客源市场的启动,要先国内后境外,先恢复后拓展,有步骤地开展。
 
    继续加快工业化进程。壮大工业经济,不仅能够改变张家界经济过份倚重旅游业的现状,实现经济的多元化,而且可以增强经济自主的、内在的增长能力和抗震能力。政府和金融部门要在政策、信息和资金上加大对工业的扶持力度,支持企业开展技术改造;要积极引进外地企业在张家界兴业办厂,为民间资本进入工业创造宽松的环境;要依托旅游市场和本地资源优势,优先发展水电能源、旅游商品、食品加工、生物医药化工、建材、机械工业,形成一批上规模、效益好的骨干企业。

    努力扩大投资和消费需求。要保持经济增长的动力,我市一方面要继续扩大投资规模,在追加投资计划、加快重点项目工程进度的同时,积极招商引资,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确保投资增长后劲。另一方面实行鼓励消费的政策,要尽快消除人们的恐慌心理以增强其消费信心;要千方百计扩大社会就业,增加居民收入;要在受"非典"影响较大的行业中实行税费减免政策,使其休养生息;要压缩一切不必要的财政开支,确保工资发放和社保支出;要进一步扩大消费信贷,鼓励超前消费。

    切实加强防汛工作。今年我市雨水较多,必须做好防汛工作,避免遭受双重打击。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不仅可增加投资需求,而且可缓解因民工返乡造成的农村劳动力过剩的矛盾,增加就业机会,以弥补农民的经济损失。

                                   [张家界统计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