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县经济运行开局良好,一季度经济增长“高开高走”;二季度受“非典”疫情及洪灾影响,全县经济增长有所放缓;三季度初出现最低点后,继而经济增长得到恢复,经济发展又步入了快车道。
一、元至九月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1、经济增长速度保持较高水平,经济强劲增长的势头没有改变,一些重要相关指标表现出良好的协调性今年四至七月,两场突发事件对我县经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非典”疫情对餐饮、商贸、运输、旅游等部分三产行业冲击较大,随着全国“非典”疫情迅速得到有效控制,市场人气逐步恢复,当部分受到冲击的行业已经逐步走出低谷之时,一场洪灾又对我县经济再度造成一定的冲击,农业生产遭受一定程度的损失。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突如其来的“非典”和洪灾面前,沉着应对,紧紧抓住经济建设不动摇,全县经济很快得到恢复。第三季度国民经济继续在较高的平台上快速发展,总体呈现出速度快、结构优、效益好、质量高的良好态势。
从宏观上看,全县前三季度经济增长速度仍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整体经济处于最近几年最好的状况。
据测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为16.9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9.5%,增幅高于去年同期1.6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落0.7个百分点,但比上半年上升0.9个百分点。从我县经济运行的轨迹来看,这一增长速度仍是自2000年以来前三季度的最高增幅。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01亿元,增长2.1%,第二产业增加值5.04亿元,增长25.5%,第三产业增加值6.92亿元,增长5.1%,第一产业贡献率为7.36%,拉动经济增长0.6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贡献率高达73.7%,拉动经济增长7.0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贡献率为18.94%,拉动经济增长1.81个百分点。
一些重要相关经济指标也表现出良好的走势。一是财政收入持续保持较高增幅。今年一至九月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6662万元,同比增长17.1%,增幅高于同期13.4个百分点。二是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力度明显加大。在经济增长加快的作用下,经济与金融呈现出良性循环态势,全县金融机构存贷两旺,金融环境出现近几年来少有的宽松局面,9月末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到19.19亿元,同比增长23.1%,贷款余额20.52亿元,同比增长9.4%,今年一至九月新增贷款额达到3.21亿元,超过去年全年新增贷款1.46亿元。
2、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传统农业比重继续下调,效益农业、特色优势农业的发展良好
元至九月,全县共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7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24%。其中农业总产值达4.59亿元,增长1.6%,受价格上涨的拉动,蔬菜种植面积增加,同比分别增长7.6%;牧业成为农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畜牧业总产值达2.57亿元,增长3.42%。牧业成为农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元至九月,全县发展生猪72.9万头,出栏35.1万头,同比分别增长5.3%和4.5%;
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力度继续加大,效益农业、特色优势农业发展势头强劲。一是黄姜、杜仲种植面积增长。二是黄牛、山羊养殖业有了突破性发展,1-9月全县发展牛达9.2万头,同比增长3.4%,出栏牛1.63万头,增长8.7%;山羊发展18.7万头,增长11.3%,出栏羊7.3万头,增长10.6%。由于正确引导,再加上价格继续上扬,草食动物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
3、工业经济迎难而上,工业对全县经济的支撑作用更为明显
面对“非典”疫情和洪灾对我县工业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县委、县政府及时采取了有效措施,工业经济迎难而上。从前三季度情况来看,我县部分工业企业生产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但整体工业经济未受大的损伤,工业生产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成为推动我县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工业生产增长态势良好。一至九月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13.34亿元,同比增长22.5%。其中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5.43亿元,同比增长28.7%,但增幅低于分别一、二季度6.1和3.7个百分点。规模以下工业完成总产值7.8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0.7%。从规模以上工业情况看,增长速度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一季度增长34.8%,二季度增长32.4%,三季度增长28.7%。
工业经济效益同步提高。前三季度全县3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1794万元,同比增长17.2%,实现利润591万元,同比增长3.4%。经济效益创出近年来的新高。尤其是建材、电力生产和供应业等行业利润增长较快。
元至九月全县工业企业生产效益较好,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通过近年超常规的技术改造、全方位的转换体制与机制,我县工业企业整体素质大有提高,活力明显增强,综合竞争力得到提升,可谓是内在积蓄能量的释放;二是我县工业产品的结构特点在起作用,如受"非典"疫情影响较重的农副产品加工业等所占比重较小,而其它行业受"非典"疫情影响极小;三是对比基数相对较低。
4、投资需求快速增长,拉动我县经济增长作用明显
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元至九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42亿元,同比增长1.04倍,比上半年增幅上升49.9个百分点。其中基本建设完成投资8.59亿元,增长1.49倍,增幅比上半年上升146.6个百分点;更新改造、房地产投资和其他投资快速升温,1-9月分别完成投资7096万元、1531万元和2426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9倍、16.6倍和7.1倍。列入限额以上统计(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项目共48个,同比增长25.4%,其中1000万元以上的投资项目共14个。
5、商业、餐饮、运输、旅游等三产业受"非典"疫情影响较大,二季度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三季度恢复较为缓慢,是经济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
餐饮、商贸业由于"非典"疫情的冲击,5、6两个月增长速度明显回落,增速分别为2.8%和2.3%;7月探到最低点1.1%;8、9月逐步回升,增幅分别为3.2%和3.4%。前三季度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4亿元,同比增长3.4%,增幅比8月累计回升0.2个百分点,但比一季度回落2.1个百分点。
客、货运输不同程度受到"非典"疫情的影响。元至九月全县客运周转量同比仅增1.2%,货运周转量仅增长1.5%,增幅分别比同期回落9.1、8.5个百分点。
另外,受"非典"疫情影响最突出的旅游业,自三季度以来也逐步恢复。前9个月来我县旅游客人数为28.2万人,同比增长16.2%,旅游收入3715万元,同比仅增长0.90%。
由于餐饮、商贸、运输业等行业占全县三产增加值的比重高达50%左右,而且旅游业创造的增加值主要也是通过这些行业体现出来,由于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各行业增速较为缓慢,所以元至九月全县三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仍在低速运行。
二、经济发展中需要重视的问题及不利因素
1-9月我县经济总体增长势头不减,这有去年基数较低的原因,也有“非典”影响滞后的原因,所以我们不宜盲目乐观,更不能裹足不前。从横向比较来看,在全市各区县中,我县一些主要经济指标与其他区县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所以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县经济将会一直处于一种追赶的状态。综合前三季度我县经济各方面的情况,我们认为以下一些问题以及不利因素需要引起关注。
1、工业企业增效形势不容乐观,1-9月良好形势能否延续有待观察。从对经济效益产生影响的因素来看,首先要继续经受工业产品"高进低出"的直接考验。1-9月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下降,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进出价格的双重挤压使工业企业盈利空间明显缩小;其次要继续面对企业增长方式转换总体不快的问题,工业企业粗放式经营问题依然突出。从企业数量来看,资本、资源主导型多,高新技术主导型少,至9月末全县涉及建材等主导行业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很多,占全部规模以上企业的一半以上,由于这些行业产品科技含量相对不高,进入门槛低,市场竞争激烈,企业效益受市场需求的变化波动较大。第三,从统计的角度看,一是去年工业生产与效益“前低后高”的走势也对下半年带来一定的压力,二是1-9月体现的经济存在新增的因素,如剔除该因素,1-9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实际增幅低于同期。
2、招商引资的在建设与发展上存在差距和问题。上半年我县实际利用外资180万美元,前三季度实际利用内资4700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1.7%。深究起来,其实我县经济整体竞争力不强、吸引力不够才是最重要的原因:一是投入水平较低,整体配套设施建设滞后,硬件环境还需进一步改善。二是服务质量、办事效率上还存在差距,软环境建设力度还要加大;三是企业集结不明显、无序竞争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整体布局相对比较松散。
3、城镇居民收入水平不高,农村居民的增收难度加大。
1-9月全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5380元,同比增长仅2.9%。1-9月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为995元,同比增长1.1%,增幅比上半年回落4.4个百分点,上半年“非典”疫情对我县农民增收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非典”和洪灾对我县的特种养殖、鲜活水产、蔬菜等农产品销售造成冲击,农民收益下降;二是农村专业市场的关门歇业直接影响了农村中小企业、家庭加工业的生产,较多的个体工业一度处于停产状态;三是农民外出主要从事运输、商贸、餐饮、服务等三产行业,显然由于"非典"疫情影响使农民这部分收入出现下降。
4、房地产业中一些情况需要重视。近几年我县房地产业投资快速增长,虽然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但也应该清醒看到一些问题。一是房价持续上扬,已经超出大部分居民的承受预期。商品住宅每平方米售价已达680元,同比增长6.6%,持续攀升的房价与居民中低收入水平不相适应;二是一些房地产开发企业靠贷款高负债经营的状况令人担忧。
三、全年经济运行的展望
在冷静看到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分析影响今后经济走势不利因素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国内外环境的积极变化和我县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亮点。
首先,今年国民经济开局良好,主要经济指标增长普遍加快,经济发展的环境并没有因为“非典”和洪灾而改变,我县经济发展前景依然看好。随着“非典”疫情得到全面控制,以及洪灾过后各项措施迅速到位,投资、消费需求已全面回升,整个宏观经济的基本面会进一步好转。第二,县委、县政府规划八大重点支柱产业开发、打造先进农产品基地的决策,必将为我县经济跨越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第三,全县微观企业生产势头强劲,内在活力不断增强,企业对近期的宏观经济形势仍持较乐观的态度。第四,城镇化建设将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和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会出现互动并进的局面,全县经济发展由此将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综合以上的分析判断,我们预计全年经济增长幅度将达到9.8%以上,从1-9月经济运行的态势来看,各产业已具备相当大的支撑条件,1-9月一产业增长2.1%,二产业增长25.5%,三产业增长5.1%。我们分析,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2.8亿元,经济增长9.8%是完全有可能的。
(1)第一产业:今年虽然遭受“非典”和洪灾的影响,农业生产形势仍很稳定。1-9月,我县第一产业增长2.1%,已为全年第一产业增长2.3%打下了较好基础。洪灾过后,对于已绝收坚持改种,改种农作物面积3.1万亩,占全县改种面积的94%,其中改种秋玉米0.75万亩,蔬菜1.35万,黄豆、绿豆等杂粮0.8万亩;对水淹柑桔树追施专用肥,喷施保果专用农药,确保现有果实顺成熟。通过我们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所做的各项努力,其成效将在四季度更多地体现出来。
(2)元至九月我县工业生产形势非常好。首先是规模以上工业自今年以来一直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7-9月虽然由于基数大的原因导致增速有所回落,但改制调整企业的生机焕发、民营工业企业的蒸蒸日上等利好因素肯定将会持续,对工业生产的积极推动作用不会减弱,全年规模以上企业产值有望增长25%以上。其次是我县规模以下工业生产也不乏亮点,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特别是高速公路带动采石、采沙企业的发展红红火火,规模以下工业全年产值增速有望达到18%左右。
另外,根据元至九月我县投资完成11.4亿元良好趋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4亿元也是有把握的,这样全年建筑业增加值可望增长30%以上。因此,我县第二产业全年将达到6.3亿元,增长23.6%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3)1-9月,我县第三产业逐步恢复,受影响较大的旅游业、运输业、餐饮业和社会服务业等逐步恢复正常,而且国务院陆续出台的各项扶植政策也基本到位,第三产业正面临全面复苏的迹象。预计全年第三产业将达9.4亿元,增速达到6.4%是完全可能的。
总之,我县四季度经济增长将呈现出稳步攀高的增长态势,全年将达到一个比较高的平台。只要我们继续发扬抗击"非典"疫情和洪灾中表现出来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咬定目标不放松,上下同欲求发展,今年预定的经济发展目标也是基本实现的。
[慈利县统计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