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产业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世界各国争相发展的主要产业。随着我国“科教兴国”的战略实施,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关注的焦点和工作重点。永定区高新技术产业在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从无到有,得到一定的发展,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的增长势头,已逐步成为永定区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永定区未来经济最具发展潜力和最有发展前途的产业。但是,永定区的高新技术产业,起步晚、规模小,在全区经济总量中所占比例不大,发展永定区的高新技术产业仍还任重道远。
一、永定区目前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
到2003年止,永定区高新技术企业已发展到5家,主要涉及精细化工、新药制造和农产品深加工等领域,形成了以贸源化工、清华药业、西部万农等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企业,其中已正式生产经营的有3家;高新企业从业人员472人,其中从事科技活动人员28人。2003年高新技术产品实现总产值10899万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20%,实现增加值3871万元,占全区工业增加值的12%,实现产品销售收入8913.7万元,占全区产品销售收入的25.9 %,实现利税777万元,占全区利税的11.8%,其中利润611万元,占全区企业利润的86.9 %。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永定区的高新技术企业,虽然数量少、规模小,但企业的效益明显好于非高新技术企业,对全区经济发展的贡献十分明显。
二、永定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概括永定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起步晚、起点低、数量少、规模小。永定区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起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目前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全区目前仅在3个领域有5家高新技术企业,总产值仅1亿元左右,其数量、规模、效益和经营管理水平,与省内、国内先进地区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
二是企业技术含量高。永定区的高新技术企业与其它企业比,其显著的特点就是企业的技术含量高。如张家界贸源化工的“五倍子化学深加工”项目,已于2002年10通过湖南省科技厅组织的基础上鉴定,该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该企业五倍子系列产品开发,继没食子酸系列产品和单宁酸系列产品等投放市场后,又开发出啤酒单宁酸和啤酒酿造单宁酸产品,该产品的生产填补了国内空白,解决了制约我国啤酒产业生产的一大瓶颈;又如张家界清华科技园绿色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的“葛根素快速提取新工艺”于2004年元月8日通过省科技厅组织专家鉴定,其技术水平已达到国内领先,其微波快速提速取植物有效成份和近红外线在线检测技术为国内首创;而湖南西部万农生产有限公司利用甘薯生产系列淀粉产品的项目,采取了先进生物脱色技术,突破了传统工艺难以工业化的缺陷。
三是企业效益明显。2003年永定区3家高新技术企业,在年初经受“非典”疫情和年中特大洪灾的前提下,仍实现产品销售收入8913.7万元,实现企业利润611万元,占全区企业利润的86.9 %,由此可见,高新技术企业的利润率高,其企业的经济效益明显好于非高新技术企业。如湖南西部万农生产有限公司,投资1500万元,建成了年产变性淀粉4000吨、甘薯酯化淀粉4000吨、甘薯可溶淀粉2000吨和土家腊味方便薯粉等几条全自动生产线,预计在二至三年内,该公司可实现年产值9000万元,可实现年利税2850万元,成为永定区企业中产值和利税大户。
四是以民营科技企业发展为主。2003年永定区统计的5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属民营性质的企业,这些企业依托高新技术、并按照现代企业标准进行创建,其生产经营、管理机制、创新机制等明显优于永定区现行的国有、集体企业,应是永定区今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
三、永定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永定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起步晚、基础薄弱,在发展过程中仍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一是“少、小、低”的产业格局依然存在。永定区高新技术产业从目前状况来看,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仍然处于“少、小、低”的格局:首先是企业单位少,目前只有5家,而正式生产经营的只有3家,气候不大,难以主导全区经济;其次是产业规模小,现有的5家高新技术企业起点不高,规模偏小,均属小企业,对全区经济影响力有限;再次是企业产值比重低,2003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值仅1亿元左右,与全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偏低。此外,高新技术企业涉及面不大,目前还只涉及到精细化工、新药制造和农产品深加工等领域,大部分领域还是空白。
二是重点产业不突出,基地建设滞后,带动能力较弱。永定区的高新区“不高”,产业基地和龙头企业培育不够,高新技术企业产业群体还未形成,有待进一步完善;还缺乏一批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产业项目作支撑;缺乏很必要的产业引导和科技引导,真正能带动产业升级的高新技术基础上不多。
三是投入不足。高新技术产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的特征,不仅要求政府加大投入,创造良好的发展硬环境,而且要求政府优化政务环境,创新机制,降低交易成本,提供良好的软环境。就永定区目前的现状看,无论是在物力、人力、财力上,永定区的投入均显不足,这是永定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快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是人才、技术匮乏。支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是高新技术和掌握高新技术的人才。永定区现有的几家高新技术企业,从事科技活动人员只有28人,只占企业从业的5.9%,比例偏低,其中高级技术人员的比例更低,不到1%。所以,人才、技术匮乏,是制约永定区高新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永定区高新技术产品生产单位中,确实有一些单位有好项目和产品,但由于缺乏高层次、复合型的专、精、尖的高科技人才,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受到限制,企业难以扩大规模。
四、加快永定区高新技术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永定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具备了加快发展的多种条件,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明确工作目标和发展重点,在改革、调整、创新中推动永定区高新技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1、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走科技发展之路,进一步明确高新技术产业是永定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继续坚持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大力发展永定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积极运用高新技术革新成果提升传统产业,努力扶持永定区民营科技企业发展。
2、进一步强化领导抓好高新技术产业。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正确把握时代特征,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化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努力为永定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营造宽松的环境。
3、加强引导和管理,减少环节,制定有利于高新科技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促使其自我规范、自我保护、自我发展。
4、建立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人才开发政策。一是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建立人才激励机制,激活科技资源。二是大力引进和培养人才,为发展永定区高新科技企业作贡献。
5、加大投入。逐步建立高新技术投入机制,一是要进一步加大财政对高新技术的投资力度,在财政年度预算中,逐步提高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出比例;二是建立永定区高新技术发展基金,主要用于扶持全区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三是成立担保银行,建立高新技术发展风险基金,帮助高新技术企业规避风险,促使全区高新技术企业健康发展,等等。除此之外,政府要优化政务环境,创新机制,降低交易成本,提供良好的软环境。
[永定区统计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