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春以来,桑植的农村经济凭借中央一号文件的春风,在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总体上保持了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增富,整个农村经济发展呈快速稳健地良好增长态势。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今年运行的基本情况
1、农业产出呈加速增长的态势
前三个季度,全县完成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总产值4.39亿元,同比增长了4.5%,增速高于上半年近1个百分点,其中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及其服务业分别增长了5%、4.3%、3.3%、8.8%和3.5%;与此同步的,全县实现了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增加值2.72亿元,同比增长了4.2%,增速也比上半年提高了0.7个百分点。在后期的第四季度内,由于以牲猪的价格继续维持高位不太可能下降的强力影响,牧业生产增幅可望进一步攀高,拉动整个农业总产值和增加值上扬0.1至0.2个百分点,达到分别增长4.6%和4.3%的水平。
2、主要农产品产出受市场影响明显,总体呈高速发展态势
种植业生产以粮食增产、烟叶丰收、花生减产为主要特点。今年上半年我县农村受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鼓舞和市场利好消息的影响,全县春粮就喜获丰收,总产量达到2.02万吨,同比增长了9%(其中马铃薯增产12.1%、小麦减产10.9%),与此同时,春播进度加快,农民种粮积极性高涨,春粮播种面积增加,夏收玉米进一步丰收,达到2.81万吨,增速高达12.2%,秋收稻谷,红薯增速虽有所回落(分别为增长7.1%和1.8%),但全年粮食总产量仍可望达到13.7万吨,增长7.1%的水平,是一个粮食大丰收的好年景。烟叶生产以长沙烟厂为依托,受价格稳中有升的影响继续看好,据初步统计,今年全县可产烟叶4877吨,同比增加404吨,增长9%,其中烤烟增产8.4%,晒(土)烟增产16.5%,仅此一项全县农民人均可增收7.5元左右。花生等部分经济作物生产受市场导向和人们的生产意向的影响,今年出现了一定的下滑,主要是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刺激造成的。
牧业生产发展平稳,但受价格上扬的刺激,养殖户收入有所增加。据统计,今年前三个季度全县已出栏肉猪15.61万头,同比增加0.28万头,增长1.8%,出栏肉用牛0.34万头,增长3%,出栏山羊1.7万只,增长0.6%,出笼家禽27.11万羽,增长2.1%;生产量增速虽较平稳,但由于受猪肉价格上涨的强力拉动(涨幅在30%左右)农民因此取得的收入有所增加,特别是二、三季度内涨幅较高,农民出售肉猪的收入人均可增加40元左右。由于受此市场利好的影响,预计后期的第四季度内全县以牲猪出栏攀升为龙头的牧业生产增速将进一步加快,拉动农民收入进一步高速增长,如肉猪出栏可望达到22 .65万头,增长2.5%,肉用牛出栏0.65万头,增长1.6%,肉用羊出栏2.62万只,增长1.2%,家禽出笼达到41.7万羽,增长2.8%,据测算,全年全县农民因牧业生产发展和价格上扬影响人均可增收85元左右。
林业生产继续实施以退耕还林工程为重点的生态建设,全县在2000—2003年完成退耕还林近27万亩的基础上,今年继续实施了1.7万亩的退耕还林计划(其中退耕地造林0.7万亩,荒山造林1万亩),前几年营造的20多万亩生态林和2万余亩的经济林正逐步产生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与此同时,全县还大量发展沼气池建设,今年又动工新建4083口,使全县累计沼气池使用量达1.5万口,为广大农民少砍柴草和不砍柴草以保护植被创造了有利条件。
3、农民收入受国家政策的拉动和主要农产品涨价的强力影响,大幅度攀升。据统计,全县今年前三个季度已实现农民现金收入741元/人,同比增加了110元/人,增长17.3%。增幅比上半年又高了0.1个百分点,其中工资性收入271元增长36.4 %,家庭经营性现金收入299元增长21.5%,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和农产品价格的大幅度上涨造成的,其次是国家的退耕还林补助和良种补助直接发放到农户手中,增加了农民的现金收入(两项合计,农民人均可增收15元左右),三是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增加。预计今年后期的第四季度内农民增收的重点是牧业产品因价格维持高位而增收,据测算,我县第四季度牲猪出栏将在7万头左右,其中商品猪在2万头以上,因价格维持高位可增加现金收入15元/人左右,整个牧业纯收入可增加35元/人以上,其次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将仍有一定的增长空间,第四季度可望比上年提高15元/人左右,第三是园林水果今年丰收以后可望为农民们带来更多的现金收入。因此预计今年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将在1487元以上,比上年增加200元以上,增幅超过15.5%。
二、今年农业生产形势十分火爆的根源是中央一号文件及相关涉农政策进一步贯彻落实的结果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粮价、肉价等主要农产品价格上扬的市场利好消息刺激了广大农民的种养积极性,多年的抛荒地、轮耕地、休闲地重新披上了绿装,许多空栏户养上了猪、牛、羊。二是随着农业税费的减少和各项农业生产直补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到位,农民的负担减轻了,农业的比较经济效益提高了,因此又把许多弃耕务工的农民吸引到了田间地头从事农业生产。三是政府着力引导和支持的烟叶、水果、商品蔬菜、药材等作物的生产取得了比较成功的经验,并且因此而帮助许多农民摆脱了贫困,走上了富裕之路,这些榜样的示范效应激发了全县农民的农业生产积极性,有力地拉动了全县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高速发展。
三、今年我县农业生产发展势头虽十分强劲,但仍有一些问题和隐患值得我们进一步重视并努力加以解决
1、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努力提高农民收入的问题,在我国,农民是绝对的弱势群体,国家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对农民进行保护是必要的和应该的,我县上下为此也做了大量工作,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我们做得还很不够,例如就如何精简乡、村干部人数降低行政管理成本以从根本上减轻农民相应负担的问题,认真研讨农村产业发展方向,引导和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问题,怎样认真实施救助农村特困和赤贫群体战略,解决农民的基本社会保障的问题等等。据我们对全县部分群众进行走访调查了解,今年3至4月份均落实了中央关于种植粮食的良种直接补贴精神,但从具体执行结果来看,也有个别村在执行上级相关文件上打了折扣。
2、进一步搞好为农服务强化服务意识的问题。长期以来,广大农村基层干部职工在为民服务、帮民解难、助民脱贫致富的工作实践中做了大量扎实细致的工作,但和群众的实际需要相比仍还存在差距;如农民群众的子女读书难的问题,困难群众农业生产资料贷款难的问题,农村实用技术学习、获得难的问题,农业生产资料价高质次甚至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农村市场而农民又无力抵制与识别的问题;据我们调查,去年因使用劣质化肥减产西瓜百余吨,涉及面积600多亩,其中部分农户甚至颗粒无收,相关部门虽作了处理,但无人赔偿受害农户的损失,事虽属个别和局部,但在群众中的影响却极坏。
3、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的问题。近年来我县农民上交国家、集体的负担减轻了许多,如据我们调查了解,今年农业税(含附加)人均仅17.9元/人左右,同比减少了11.7元/人,下降了39.6%,但农民的子女教育费、农资使用费、公用事业摊派费等却一直居高不下。据我们调查,今年我县农资仅化肥价格就上涨了42.4元/吨,上升5%左右,全县农民为此人均多支付2.1元;由于教育收费年年攀升,我县农民子女因贫辍学或农民家庭因支付昂贵学费返贫的现象均都存在,给全县农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也制约了我县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4、产业结构调整问题。从宏观上来看,我县近年内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以退耕还林为契机取得了重大突破,总体上是成功的和比较成功的,但从局部和各乡镇的实际执行结果来看,仍存在一些不足和隐患;如一些项目因市场调研不足,持续发展能力差,技术力量薄弱,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增值空间有限,配套服务滞后影响了新项目的稳步发展。几个粽叶加工企业因为种种原因抗市场冲击能力弱,今年发展十分缓慢,已影响了其原叶生产农户的收入,个别规模蔬菜生产企业因发展市场受阻缩小了基地生产规模也影响了相关农户的收入,此类现象在其他一些项目如花生、黄姜上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如处理不善有可能影响全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成果的进一步巩固与落实,打击广大农民群众的农业生产积极性。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今年运行的基本情况
1、农业产出呈加速增长的态势
前三个季度,全县完成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总产值4.39亿元,同比增长了4.5%,增速高于上半年近1个百分点,其中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及其服务业分别增长了5%、4.3%、3.3%、8.8%和3.5%;与此同步的,全县实现了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增加值2.72亿元,同比增长了4.2%,增速也比上半年提高了0.7个百分点。在后期的第四季度内,由于以牲猪的价格继续维持高位不太可能下降的强力影响,牧业生产增幅可望进一步攀高,拉动整个农业总产值和增加值上扬0.1至0.2个百分点,达到分别增长4.6%和4.3%的水平。
2、主要农产品产出受市场影响明显,总体呈高速发展态势
种植业生产以粮食增产、烟叶丰收、花生减产为主要特点。今年上半年我县农村受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鼓舞和市场利好消息的影响,全县春粮就喜获丰收,总产量达到2.02万吨,同比增长了9%(其中马铃薯增产12.1%、小麦减产10.9%),与此同时,春播进度加快,农民种粮积极性高涨,春粮播种面积增加,夏收玉米进一步丰收,达到2.81万吨,增速高达12.2%,秋收稻谷,红薯增速虽有所回落(分别为增长7.1%和1.8%),但全年粮食总产量仍可望达到13.7万吨,增长7.1%的水平,是一个粮食大丰收的好年景。烟叶生产以长沙烟厂为依托,受价格稳中有升的影响继续看好,据初步统计,今年全县可产烟叶4877吨,同比增加404吨,增长9%,其中烤烟增产8.4%,晒(土)烟增产16.5%,仅此一项全县农民人均可增收7.5元左右。花生等部分经济作物生产受市场导向和人们的生产意向的影响,今年出现了一定的下滑,主要是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刺激造成的。
牧业生产发展平稳,但受价格上扬的刺激,养殖户收入有所增加。据统计,今年前三个季度全县已出栏肉猪15.61万头,同比增加0.28万头,增长1.8%,出栏肉用牛0.34万头,增长3%,出栏山羊1.7万只,增长0.6%,出笼家禽27.11万羽,增长2.1%;生产量增速虽较平稳,但由于受猪肉价格上涨的强力拉动(涨幅在30%左右)农民因此取得的收入有所增加,特别是二、三季度内涨幅较高,农民出售肉猪的收入人均可增加40元左右。由于受此市场利好的影响,预计后期的第四季度内全县以牲猪出栏攀升为龙头的牧业生产增速将进一步加快,拉动农民收入进一步高速增长,如肉猪出栏可望达到22 .65万头,增长2.5%,肉用牛出栏0.65万头,增长1.6%,肉用羊出栏2.62万只,增长1.2%,家禽出笼达到41.7万羽,增长2.8%,据测算,全年全县农民因牧业生产发展和价格上扬影响人均可增收85元左右。
林业生产继续实施以退耕还林工程为重点的生态建设,全县在2000—2003年完成退耕还林近27万亩的基础上,今年继续实施了1.7万亩的退耕还林计划(其中退耕地造林0.7万亩,荒山造林1万亩),前几年营造的20多万亩生态林和2万余亩的经济林正逐步产生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与此同时,全县还大量发展沼气池建设,今年又动工新建4083口,使全县累计沼气池使用量达1.5万口,为广大农民少砍柴草和不砍柴草以保护植被创造了有利条件。
3、农民收入受国家政策的拉动和主要农产品涨价的强力影响,大幅度攀升。据统计,全县今年前三个季度已实现农民现金收入741元/人,同比增加了110元/人,增长17.3%。增幅比上半年又高了0.1个百分点,其中工资性收入271元增长36.4 %,家庭经营性现金收入299元增长21.5%,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和农产品价格的大幅度上涨造成的,其次是国家的退耕还林补助和良种补助直接发放到农户手中,增加了农民的现金收入(两项合计,农民人均可增收15元左右),三是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增加。预计今年后期的第四季度内农民增收的重点是牧业产品因价格维持高位而增收,据测算,我县第四季度牲猪出栏将在7万头左右,其中商品猪在2万头以上,因价格维持高位可增加现金收入15元/人左右,整个牧业纯收入可增加35元/人以上,其次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将仍有一定的增长空间,第四季度可望比上年提高15元/人左右,第三是园林水果今年丰收以后可望为农民们带来更多的现金收入。因此预计今年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将在1487元以上,比上年增加200元以上,增幅超过15.5%。
二、今年农业生产形势十分火爆的根源是中央一号文件及相关涉农政策进一步贯彻落实的结果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粮价、肉价等主要农产品价格上扬的市场利好消息刺激了广大农民的种养积极性,多年的抛荒地、轮耕地、休闲地重新披上了绿装,许多空栏户养上了猪、牛、羊。二是随着农业税费的减少和各项农业生产直补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到位,农民的负担减轻了,农业的比较经济效益提高了,因此又把许多弃耕务工的农民吸引到了田间地头从事农业生产。三是政府着力引导和支持的烟叶、水果、商品蔬菜、药材等作物的生产取得了比较成功的经验,并且因此而帮助许多农民摆脱了贫困,走上了富裕之路,这些榜样的示范效应激发了全县农民的农业生产积极性,有力地拉动了全县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高速发展。
三、今年我县农业生产发展势头虽十分强劲,但仍有一些问题和隐患值得我们进一步重视并努力加以解决
1、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努力提高农民收入的问题,在我国,农民是绝对的弱势群体,国家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对农民进行保护是必要的和应该的,我县上下为此也做了大量工作,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我们做得还很不够,例如就如何精简乡、村干部人数降低行政管理成本以从根本上减轻农民相应负担的问题,认真研讨农村产业发展方向,引导和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问题,怎样认真实施救助农村特困和赤贫群体战略,解决农民的基本社会保障的问题等等。据我们对全县部分群众进行走访调查了解,今年3至4月份均落实了中央关于种植粮食的良种直接补贴精神,但从具体执行结果来看,也有个别村在执行上级相关文件上打了折扣。
2、进一步搞好为农服务强化服务意识的问题。长期以来,广大农村基层干部职工在为民服务、帮民解难、助民脱贫致富的工作实践中做了大量扎实细致的工作,但和群众的实际需要相比仍还存在差距;如农民群众的子女读书难的问题,困难群众农业生产资料贷款难的问题,农村实用技术学习、获得难的问题,农业生产资料价高质次甚至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农村市场而农民又无力抵制与识别的问题;据我们调查,去年因使用劣质化肥减产西瓜百余吨,涉及面积600多亩,其中部分农户甚至颗粒无收,相关部门虽作了处理,但无人赔偿受害农户的损失,事虽属个别和局部,但在群众中的影响却极坏。
3、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的问题。近年来我县农民上交国家、集体的负担减轻了许多,如据我们调查了解,今年农业税(含附加)人均仅17.9元/人左右,同比减少了11.7元/人,下降了39.6%,但农民的子女教育费、农资使用费、公用事业摊派费等却一直居高不下。据我们调查,今年我县农资仅化肥价格就上涨了42.4元/吨,上升5%左右,全县农民为此人均多支付2.1元;由于教育收费年年攀升,我县农民子女因贫辍学或农民家庭因支付昂贵学费返贫的现象均都存在,给全县农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也制约了我县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4、产业结构调整问题。从宏观上来看,我县近年内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以退耕还林为契机取得了重大突破,总体上是成功的和比较成功的,但从局部和各乡镇的实际执行结果来看,仍存在一些不足和隐患;如一些项目因市场调研不足,持续发展能力差,技术力量薄弱,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增值空间有限,配套服务滞后影响了新项目的稳步发展。几个粽叶加工企业因为种种原因抗市场冲击能力弱,今年发展十分缓慢,已影响了其原叶生产农户的收入,个别规模蔬菜生产企业因发展市场受阻缩小了基地生产规模也影响了相关农户的收入,此类现象在其他一些项目如花生、黄姜上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如处理不善有可能影响全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成果的进一步巩固与落实,打击广大农民群众的农业生产积极性。
[桑植县统计局 向绪友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