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去年经济快速发展势头,今年全市经济在较高的起点上起步,前两个月GDP维持了两位数的增长。但受投资和工业趋软的影响,GDP增速逐月回落。一季度,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5.33亿元,同比增长9.1%,增幅比元月份回落了1.6个百分点,经济增势呈明显弱化的趋势。
一、经济运行的基本特点
1.从供给看,一、三产业发展较快,但第二产业增势疲软。
一季度,全市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1.84亿元、4.8亿元、8.68亿元,分别增长3.7%、4.1%、13.3%,分别拉动GDP增长0.44个、1.33个、7.33个百分点。
第一产业呈现稳中趋快的态势。第一产业的增幅从元月份的3.5%上升到3.7%,其中农、林、牧、渔、服务业分别增长6.2%、2.9%、2.8%、2.4%和7.6%。全市肉猪、牛、羊、家禽出栏(笼)量分别增长2.3%、3.5%、3.8%、3.1%,禽蛋、水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5%和2.8%。春耕备耕形势较好。据3月中旬对慈利县127个农户的抽样调查,现已备各类种子587公斤,占应备的81.6%,同比提高5.2个百分点;已备各类农药58公斤,占应备的37.9%,同比提高5.4个百分点;已备各类化肥和农家肥71.2吨,占应备的47.2%,同比提高6.5个百分点,其中化肥29.5吨,占应备的52.6%,同比提高7.1个百分点;已备农膜9.1公斤,占应备的79.1%,同比提高7.2个百分点。虽然今春天气多变,但春播仍火热进行。早稻浸种催芽早的在3月15日,全县早稻浸种催芽已达15.7%;玉米育苗移栽播种最早在3月12日,全县已育苗1.7千公顷,占玉米面积的12.7%;红薯育苗已达1.45千公顷,占红薯总面积的85.4%。农业结构继续调整,农技推广力度进一步加大,农业产业化稳步推进,农业发展环境明显优化。
第二产业增速急剧下滑。第二产业的增幅从元月份的18.5%一路下挫到4.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14.6%。其主要原因,首先是投资下降导致建筑业下滑。元月份以来,建筑业增幅猛跌了16.2个百分点,把GDP增幅下拉了1.98个百分点。其次是工业速度逐月回落。一季度,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2.81亿元,同比增长12.7%,其中规模以上和以下工业分别增长15.1%和9.7%。自元月份以来,工业增幅回落了12.9个百分点,把GDP增幅下拉了0.98个百分点。影响工业运行的主要因素,一是停产企业较多。全市99家规模工业中12家尚未开工,其中慈利铝业和圣帝酒业去年同期的增加值共计1027万元,可影响工业增幅4.35个百分点、GDP增幅0.77个百分点。二是水电行业受季节影响较大。水电行业在全市规模工业中比重最大、增加率最高,其发展对于全市工业运行举足轻重。本季水力发电量下降21.4%,增加值减少445万元,可影响工业增幅1.88个百分点、GDP增幅0.33个百分点。三是受供电不足和价格因素的影响。如因铁合金价格大幅下跌和供电不足,桑植新一元公司本季减少增加值248万元,可影响工业增幅1.05个百分点、GDP增幅0.19个百分点。同时,工业生产也面临着一些有利因素。一是自去年4月份以来全市新开工的企业有9家,本季共完成工业增加值1137万元,可拉动工业增长4.82个百分点、GDP增长0.85个百分点。二是大部分骨干企业运行态势良好,贸源化工、长康制药、楚霸水泥、九天食品等企业势头很旺。三是股份制和其他企业增势强劲,其增加值的增速分别达到41.3%和43.8%。四是主要产品产销衔接合理,水泥、煤炭、红砖、服装、单宁酸、没食子酸、纸制品等产品畅销。
第三产业运行速度逐月提升。第三产业的增幅从元月份的10.1%提升到13.3%,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十分显著,其贡献率高达80.6%。旅游开局良好。全市已累计接待旅游人数144.7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8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2%和21.5%。入境旅游依然高涨,全市接待境外游客21.58万人次,同比增长76.9%。受旅游特别是入境旅游的带动,全市航空旅客吞吐量达21.95万人,猛增59.1%。与旅游关联密切的运输邮电仓储业、批零贸易餐饮业和其他服务业均保持了较快增长,其增幅分别为16.3%、10.4%和16.5%。金融保险业和房地产业平稳运行,增幅分别为3.1%和0.1%。
2.从需求看,消费需求旺盛,但投资需求下降。
消费需求旺盛。本季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4亿元,同比增长13%。消费趋旺的主要原因,一是受旅游消费的拉动;二是近几年城区大型商场和餐饮企业不断涌现,改善了消费环境,增添了市场人气,促进了城市市场的繁荣,市城区零售额的增幅达到了15.6%;三是随着农民收入增长加快,购买力增强,加上对农村水、电、路、通讯、电视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日增,使农村消费条件大为改观,往年比较低迷的农村市场也焕发出蓬勃生机,农村零售额同比增长了15.7%;四是消费信贷为消费增长推波助澜,3月末个人消费贷款余额达9.35亿元,比年初净增1.05亿元。
投资需求下降。本季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32亿元,同比下降9.4%,究其原因,首先是跨区项目投资大幅减少。常张高速仅完成投资1.77亿元, 同比减少0.79亿元,导致全社会投资下降8.6个百分点。其次是城镇以上投资下降。全市城镇以上投资完成5.5亿元,同比减少0.15亿元,导致全社会投资下降1.6个百分点。其主要成因,一是开工不足导致施工项目减少。本季全市城镇投资新开工项目16个,仅为去年同期的一半;施工项目75个,其中500万元以上项目22个、同比分别减少11个和3个。张桑公路、火车站广场、汽车南站等工程仍在拆迁或启动中。二是部分重点项目投资大幅减少。吉大张家界学院去年同期完成投资1.16亿元,但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一直受阻于征地拆迁问题{一些拆迁户高喊乱要,甚至利用补偿款再度滥建,违章建筑如雨后春笋,令投资者胆寒},无法扩大投资;去年同期完成投资额1668万元的桑植通达工程在本季处于停滞状态;茶林河水电站本季完成投资1150万元,同比减少1850万元;去年同期,永定汽配厂万吨消失膜改造和万农公司变性淀粉改造两个技改项目就完成投资6000万元,而本季技改投资却没有大的项目跟进。三是房地产开发明显降温。由于市城区商品房特别是商铺趋于饱和,价格却居高不下,加上受去年以来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今年房贷政策调整的影响,一度炙手可热的房地产开发迅速降温,本季仅完成投资0.97亿元,同比下降7.1%。虽然本季农村投资完成1.04亿元,同比增长9%,但杯水车薪,无法挽回投资的颓势。
3.从资金供给看,金融信贷规模扩大,招商引资来势较好。
金融存贷规模继续扩大。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77.81亿元,比年初增加5.03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78.63亿元,比年初增加6.18亿元。本季新增贷款是去年全年新增贷款的75.3%,占今年新增贷款计划的48.4%,信贷投放力度之大、速度之快,为建市以来之最。信贷投放主要服务于“三农”,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房地产、水电、交通、优质个体私营企业和个人消费信贷,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建设。
招商引资初见成效。本季全市实际利用省外内资1.4亿元,同比增长3.66倍;实际利用外资106万美元,增长47.2%。
4.从经济运行质量看,财政和居民收入增长较快,但工业效益出现滑坡。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本季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1.54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0.8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7%和25.1%。税收收入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80.2%上升到85.9%,地方财政结构明显改善。
城乡居民增收明显。本季城市居民实现人均可支配收入2064元,同比增长7.9%,工薪收入、经营收入和房屋出租收入的较快增长是城市居民增收的主要原因。全市农民实现人均现金收入455元,同比增长18.4%。农民增收的主要原因,一是打工收入大幅增长;二是农产品价格上涨使农民家庭经营收入明显增加。
工业经济效益滑坡。1—2月,全市规模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同比下降2.9个百分点;实现利润-1090万元、利税-428万元,分别增亏55万元和50万元;企业亏损面由36.6%上升到39.6%。
5.从价格走势看,居民消费价格居高不下,工业品出厂价格与原材料价格仍呈倒挂态势。
受去年物价“翘尾”影响,一季度消费价格持续居高,各月的同比涨幅均在3%以上,3月份涨幅达4.9%。在3月份的8大类价格指数中,有食品、娱乐教育文化、居住、交通通讯、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共5类价格上涨,其中涨幅最大的是食品价格,涨7.8%,其下依次是娱乐教育文化6.9%、居住4%、交通通讯1.1%、0.9%。衣着、烟酒、家庭设备用品3类价格仍呈跌势。一季度,全市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5.54%,但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7.85%,两种价格涨幅相差2.31个百分点,其中3月更是相差了4.41个百分点。这种价格倒挂态势势必压缩了工业企业的利润空间。
二、对策建议
我市经济运行启动迟缓,有经济结构的因素,也与我们长期以来的陋习大有关联。不过正月十五,就不考虑来年的事,却忘了“一年之计在于春”。因此,全市上下要真正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切实增强危机感、紧迫感,加大工作力度,奋起直追,力争早日赶超先进地市。
1.努力增强投资和消费需求。一要加强对项目的调度。当务之急是抓紧开工一批新的重点项目。各级政府要督促重点项目单位和相关部门提高办事效率,抓紧做好项目开工的筹备工作,争取早日开工。要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在建工程建设。二要努力拓展融资渠道。要抓住“中部崛起”、“湘西地区开发”和“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等契机,抓紧做好重点项目库建设,合理利用储备土地,加大产权多元化改革力度,通过品牌转移、资产重组、产权转让、投资参股等多种方式,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并把签约项目一一落到实处。要抓紧建立中小企业信贷担保体系,为企业融资创造条件。金融部门要用足国家信贷政策,保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市场准入条件、有市场竞争力、有市场效益的企业对流动资金的正常需求,不搞简单化的“一刀切”。要抓住当前居民对物价上涨和利率上升的预期提高,储蓄倾向减弱的有利时机,放宽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为民间资本参与经济建设搭建便利的平台,充分挖掘民间投资潜力。三要优化施工环境。要严格执行征地拆迁有关政策补偿标准,及时足额补偿并妥善安置好拆迁户的生产生活,同时,要坚决制止高喊乱要和违章建筑,打击以地霸工、强行参工参运和无理阻工行为,努力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四要继续扩大消费需求。要不断扩大就业渠道,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增强居民购买力;要加大经济适用房建设力度,搞活住房二级市场,支持汽车、通讯、旅游、文化、体育、家政服务等新兴消费产业快速成长,促进消费结构升级;要加快建立个人信用评级制度,继续扩大消费信贷规模。
2.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今年是“红色旅游年”,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促进了红色旅游的兴起。我市绿色旅游资源享誉中外,红色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已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发展红色旅游大有可为。因此,我们要大力开发红色旅游资源,把红色旅游与绿色旅游有机地整合起来,加大对红色旅游的宣传推介力度,在绿色的土地上掀起了红色旅游热潮。
3.加强工业生产调度。一是抓住当前雨量充沛、电力充足和旅游旺季到来的有利时机,加快工业企业特别骨干企业的生产。二是抓紧落实湘西开发的产业建设项目,加快在建工业技改扩能项目建设,力争早日投产,增强工业增长后劲,同时,通过技改促进节能、降耗、增效。三是各职能部门要作好对工业企业的协调服务工作,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改善企业的外部环境。金融部门要加大对工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帮助企业解决启动和周转资金紧张,帮助停产企业恢复生产。
4.继续做好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工作。首先要抓好春耕生产。要组织干部深入农户,指导春耕生产,在信息发布、信贷支持、技术推广、农资保障等环节上下功夫,积极为农民排忧解难。二要认真落实国家的各项支农、扶农政策,把农民利益落到实处。三要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基地建设,发展订单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四要加快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促进农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张家界市统计局 李朝晖 向征 陈平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