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永定区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紧紧抓住“湘西地区开发”战略机遇,及时调整发展思路,注重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质量效益的提高,国民经济保持了稳定快速增长。
一、经济运行的基本特点
(一)经济运行的速度加快
1、国民经济快速增长。1-9月(下同)全区完成生产总值160950万元,同比增长12.1%,比上年同期加快0.5个百分点,比上半年略低0.1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加快了1.4个百分点。
2、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完成工业总产值107294万元,同比增长22.0%,完成工业增加值30597万元,同比增长21.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59381万元,同比增长32.1%,增加值19578万元,同比增长29.9%。
3、农业生产平稳增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6269万元,同比增长4.0%。粮食播种面积45.27万亩,与去年同期持平。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1.15万亩,与去年同期持平。养殖业发展加快,出栏牲猪24.25万头、牛2.13万头、羊4.46万只,出笼家禽97.8万羽,分别增长4.1%、5.0%、3.5%、4.5%。乡镇企业发展较快,实现总产值253114万元,同比增长18%,增加值64220万元,同比增长23%,实现利润16021万元,同比增长18%,实现税收4489万元,同比增长19%。
4、消费品零售市场活跃,物价基本平稳。消费品零售总额95222万元,同比增长13.4%,比上年同期加快0.4个百分点。从行业上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82401万元,同比增长13.1%,餐饮业12821万元,同比增长15.6%;从区域上看,城市消费品零售总额75585万元,同比增长14.8%,农村实现19637万元,同比增长8.4%。9月末,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96.7%,服务项目价格指数104.2%,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103.1%,原材料、燃料、动力价格指数108.2%。
5、旅游形势喜人。全区接待游客238.36万人次,同比增长30.4%,其中接待境外游客16.96万人,同比增长53.5%,实现旅游收入114644万元,同比增长74.9%,其中门票收入2717.12万元,同比增长33.6%。主要特点是旅游淡旺季节不明显,前9个月月平均26.5万人次。假日旅游红火, “五.一”黄金周以17.1万人次,同比增长35%,创黄金周接待新纪录。旅游消费水平在提升,游客在我区人均消费480元,同比提高121元。
(二)经济运行的质量在提高
1、财政收入平稳增长。实现地方财政收入5675万元,同比增长13%,增幅高于GDP增速0.9个百分点。其中国税收入895万元,同比增长40.5%。
2、工业企业效益不断改善。工业增加值30597万元,同比增长21.9%。规模工业销售产值59355万元,同比增长30.7%,工业企业实现产销率99.9%。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91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利353万元;工业企业亏损面为23%,比去年降低19个百分点;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82.2%,同比上升5.5个百分点。
3、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95.79元,同比增长5.1%。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1888.35元,同比增长15.0%,增长幅度高于城镇居民的收入9.9个百分点。其中,家庭经营收入927.05元,占总收入的49.1%,同比增长16.4%;工资性收入522.85元,占收入的27.7%,同比增长12.4%。国有经济单位和城镇集体从业人数略有减少,人均劳动报酬均有增长,其中国有经济单位、城镇集体单位、其他经济单位分别增长6.9%、5.0%、17.4%。
4、景气指数位于较高运行区间。据景气调查显示,三季度企业景气指数达140.64,比二季度上涨1.87点,企业家信心指数达134.33,与二季度持平,企业处于稳健运行状态。
经济运行从质量上来说,基本上实现增长速度和增长质量的有机统一。
(三)经济增长的活力在增强
1、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增强。全区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0261万元,同比增长43%。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0%,同比上升5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6.6个百分点,同比上升1.4个百分点。
2、经济增长的内生性因素在增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5222万元,同比增长13.4%。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产生生产总值86591万元,占GDP的53.8%。消费对拉动经济增长的内生性作用进一步增强。
(四)结构调整的力度在加大
1、三次产业加快运行,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全区GDP实现160950万元,速度保持12.1%时,第一产业增加值35939万元,同比增长4.1%,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1.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40902万元,增长19.5%,比上年略降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84109万元,增长12.4%,加快了1.4个百分点。在全区12.1%的增长率中,一、二、三产业分别贡献了8.0%、38.2%、53.8%。
2、产业结构逐步完善,旅游核心服务区地位凸现。在生产总值中,一、二、三产业之比由上年的23.8:23.6:52.6调整为22.1:25.2:52.7。这表明作为传统产业的第一产业在我区生产总值中构成中逐步让位,素有“工业短腿”之称的第二产业逐步发展增强,第三产业仍占半数以上且呈上升势头,旅游核心服务区的定位是准确的。在第一产业中,种植业仍占主导地位,占农业总产值的43.7%,牧业次之,占36.1%,林业、渔业、服务业分别占8.7%、2.5%、9.0%。在第二产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占工业总产值4.5%,集体及其他经济占95.5%。在第三产业中,批发零售餐饮业增加值23980万元,增长12.7%,占28.5%;交通邮电仓储业20487万元,同比增长11.5%,占24.4%;房地产业6512万元,增长17.2%,占7.7%;金融保险业4795万元,增长6.6%,占5.7%;其他服务业28335万元,增长12.7%,占33.7%。
二、经济运行的主要问题
今年以来,我区国民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改革开放继续推进,社会事业的发展,总体形势是好的,这是经济发展的主流和最基本的方面。在充分肯定我区国民经济发展取得较好成绩的同时,我们决不能回避矛盾和问题。
一是干旱影响严重,种植业损失大。今年以来天公不作美,首先是3-5月份的连续低温多雨天气,致使油菜籽扬花饱籽受影响,无法及时抢收,油菜籽损失近2000吨。进入六月天,持续几个月的高温干旱,致使部分田地绝收,玉米、稻谷、大豆等大宗粮食作物严重受损,全面减产达3成。
二是消费需求受到抑制,农村市场尚待开拓。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只有19637万元,只占全区消费品零售额的20.6%,增长速度只有8.4%,低于城市消费增速6.4个百分点。农村消费市场亟待开拓。造成农村消费不旺的主要原因:一是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购买力相对较低;二是消费习惯限制农村消费,保守性消费和预后性消费导致农村市场启而不动,潜力大而开拓难;三是农资农产品价格剪刀差拉大。今年来随着能源价格的一涨再涨,辐射的各种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种子、农药、化肥价格涨幅超过15%。据百户抽样调查显示,1-9月农民在农业生产费用上开支人均223.1元,同比增加107.48元,增幅达93.8%。
三是物价涨幅较大,生产生活已受影响。主要表现原材料、燃料、动力方面购进价格的涨幅大于工业品出厂价格的涨幅,影响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和效益。9月份,全区原材料价格指数108.2,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103.1,企业盈利空间明显缩小,一些企业因此陷入困难。另一方面,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较大,农民种粮收益面临挑战。
三、全年经济走势的基本判断
从国家宏观政策来看:
国家将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目的是要使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该冷的冷,该热的热,减少经济增长的依赖性,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性。这是我区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
从经济运行态势看:
经济运行有它的客观规律,即巨大的惯性。我区经济承接去年下半年快速增长的态势,随着中央各项措施的逐步到位,投资的强劲支撑,四季度经济运行将会趋向平稳,完成年初提出的增长目标是完全有把握的。
从三次产业发展看:
第一产业:种植业受干旱影响,损失较大,林业产值保持平稳增长,牧业形势喜人,渔业完成年初计划,农林牧渔服务业增长空间较大。预计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5.87亿元,同比增长4.1%。
第二产业:一是民营企业占主导地位,生产形势良好。环宇锅炉、福利板厂、宏富食品和军声画院等企业产值大幅增长。二是科技工业园增长平台效应逐步显现。目前已有入园企业15家,完成投资3.1亿元,开工投产企业5家。三是旅游商品生产快速增长。全区旅游商品企业由去年78家发展到92家,实现产值2.6万元。四是企业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步伐加快,发展后劲增强。累计完成更新改造投资12295万元,同比增长53.7%。
预计第二产业增加值6.4亿元,同比增长22%,其中工业增加值4.9亿元,同比增长22%。
第三产业
旅游:随着天门山开园纳客,来势好,后劲足。预计全年旅游接待31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4 亿元。
消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消费观念的改变,促使消费市场日趋活跃。预计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14.96亿元,同比增长13.5%。
投资:一是新建项目将有力拉动全区经济增长。区治大院、大庸府城、张家界图书馆、张家界水泥厂搬迁等项目的开工建设。二是房地产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大庸府城、广茂园二期工程、文昌阁旧城改造、张家界旅游商品城等都将拉动房地产的增长。预计完成3.15亿元。三是跨地区工程将有力拉动全区经济增长,常张高速公路的建设预计全年将完成2.36个亿。预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可完成11.71亿元,同比增长15%。
预计第三产业增加值11.9亿元,同比增长15%。
综上所述,预计实现生产总值23.7亿元,同比增长14%,三次产业比例为:22.7:27:50.2。
四、下段工作建议
1、抓住契机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应当看到,国家采取的宏观调控政策的基本取向是要发展,更要科学的发展。应该说,今年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方针没有改变。因此要把握好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和特点,既要及时消除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又要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各方面加快发展经济的积极性;既要防止部分行业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又要重视经济结构的调整,防止经济大起大落,确保经济稳健发展
2、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经济的出发点是提高农民收入。当前,第一产业不够发展,导致农民收入水平低,而农民收入水平低,第一产业发展就不可能有快速增长。所以,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经济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3、积极推进投资体制改革。加强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和市场引导投资的作用,健全政府投资决策机制、项目法人约束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规范和推进企业兼并重组,让企业按市场导向自主调整资产结构和投资方向;加强服务工作,为投资创造良好的环境。
4、继续努力扩大居民消费。逐步调整投资消费比例关系,一方面,提高消费率,改善消费结构,另一方面,提高投资效率,保持产业结构与消费结构相协调,促进经济的稳定与持续发展。与此同时,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努力扩大消费特别是农村居民的消费。
[永定区统计局王志华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