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这颗湘西北的风景明珠,长期以来因交通闭塞“养在深闺人未识”。随着旅游开发的不断深入,张家界的交通条件不断改善,通过铁路、公路、航空立体交通网络迎来送往八方游客,张家界已经成为蜚声海内外的知名旅游胜地。虽然如此,张家界的交通仍旧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流、物流畅通的需要,成为阻梗旅游及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于是,常张高速公路应运而生,即将于今年12月26日全线通车。届时,张家界到常德的车程缩短为2个小时,到省会长沙只需3个多小时。这条畅通便捷的东进通道必将成为名副其实的“旅游黄金大道”。
一、永定区的旅游现状
永定区是张家界市府所在地,是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经过十多年的旅游开发,永定区不仅景点开发渐成体系,而且已成为全市乃至湘西地区的旅游核心服务区,旅游经济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1. 以“一山一水一城”为中心的旅游资源开发新格局正在形成。
“一山”——天门山。荣膺“国家森林公园”和“省级风景名胜区”两项桂冠的天门山兼备独特的自然风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越的区位优势,素有“武陵之魂”之称,1999年的飞机穿越天门洞的壮举使之扬名中外。对这个王牌景区的开发也理所当然地成为永定区旅游战略的重头戏,蜿蜒险峻的“通天大道”堪称公路奇观,7500米世界上最长的高山索道更是冠绝天下,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交相辉映。今年9月6日天门山开园纳客,开始续写永定旅游的新篇章。
“一水”——西线旅游。1986年,受长江探险漂流的启发,永定区在茅岩河上开辟了全国第一个漂流旅游项目,并成立了茅岩河漂流旅游公司,后改制为张家界西线旅游股份有限公司,逐步带动和盘活了张家界整个西线旅游资源的开发,形成了“九天洞-苦竹寨-茅岩河平湖游-茅岩河漂流”西线旅游精品线路。
“一城”——以市区为中心的景区景点开发。永定区结合自身深厚的文化底蕴,不断挖掘和开发人文景观,基本形成土家风情园、秀华山馆、普光禅寺、军声画院、老院子等一批展示人文历史、民俗风情的旅游新线路。
2.旅游核心服务区建设稳步推进。
依托“张家界”品牌对客源巨大的吸引力和自身的区位、交通优势,永定区不仅成为全市及湘西北的门户,而且与长沙同为全省两大游客集散地,对全市乃至湘西、湘北地区旅游业具有较强的辐射力。利用这些优势,永定区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着力打造全市乃至湘西地区的旅游核心服务区。目前,在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中,虽然永定区“游”的服务功能与武陵源区尚存差距,但其他服务功能都是全市最强、最配套、最具发展潜力的。
“行”:通达八方,辐射周边。永定区的铁路、公路、航空立体交通网络通达全国各地及港澳韩,对客流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同时加快了区域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对各区县及周边地区的辐射作用大增。永定城区现有旅游运输公司10家、中、高档旅游车800余辆,不仅基本解决了旅游旺季用车难的问题,而且旅游运输逐步走向规范、安全、舒适。
“吃”:兼容并蓄,自成一家。玉楼东等一批知名连锁餐饮企业进驻永定城区,促进了各地饮食文化的大融合。永定区在不断发掘本地农家菜、特色小吃的基础上,兼容并蓄各地菜系所长,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餐饮文化。
“住”、“购”、“娱”:渐成规模,品位提升。近几年来,中高档宾馆、大型购物中心、连锁专卖店、文艺表演场所、休闲娱乐中心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永定城区,旅游服务行业散、小、差的局面正在改观,逐步形成规模化经营,品位明显提升。永定城区现有各类旅馆285家,其中星级宾馆50余家,床位总数2.5万张;有大中型购物场所20余家、小型旅游土特产商店达200多家;文化娱乐休闲场所50余家,旅游的住、购、 娱接待能力居全市之首,而且本地生产的旅游商品琳琅满目,展示土风苗韵的民间艺术和民俗风情表演精彩纷呈,深受广大游客的喜爱,旅游购物、娱乐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因此,游客吃、住消费主要在永定城区和武陵源景区,而购、娱消费则大都集中在永定城区。
3.旅游产业迅速壮大。
通过旅游核心服务区建设,永定区旅游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1999年以来,全区旅游接待人次年均增长36.2%,2004年达到238.77万人次,今年有望突破3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43.9%,2004年达到8.45亿元,今年有望实现14亿元。2004年,以旅游服务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已占全区GDP的51%,占据了全区经济的半壁江山,其主导地位和带动效应日益凸显,推动着永定区经济快速发展。
二、“常张高速”通车是一把“双刃剑”
1、从积极的方面看,“常张高速”为永定区构筑了快捷的对外通道,把永定区与湘东地区乃至外省更紧密联系在一起,有利于拓展客源市场、开辟旅游新线路、发展旅游新方式、加快旅游产业升级步伐。
有利于拓展客源市场,开辟旅游新线路。交通是否便利,是游客出行考虑的重要因素。近几年,临近长沙的地市“农家乐”办得有声有色,主要是得益于交通便利;张罗公路通车后,从张家界去凤凰的游客猛增了四成,也说明了交通的重要性。张家界虽有机场,但航线不多,吞吐能力有限,有40%的旅游团队需通过铁路、公路从长沙接团。“常张高速”是一条通畅快捷的通道,它缩短了张家界与外面的距离,长沙方向的客源进出张家界将畅通无阻;“常张高速”也是一条纽带,它可将省内各景点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势必推动全省旅游资源的整合、优化,催生出一批新的旅游线路。因此,“常张高速”开通将为张家界拓展客源市场创造十分有利的条件。
有利于发展新的旅游方式,推动旅游产业的全面升级。目前,张家界旅游仍以观光为主,这种旅游形式比较粗放,游客消费主要集中在吃、住、行等刚性消费上,因此消费水平较低,往往出现增人不增收的局面;而自驾车游、休闲度假游、商务会展游等旅游新方式由于游客层次较高,可以在游客的游、购、娱等弹性消费上充分挖潜,因而消费水平高,效益明显,而且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其发展空间巨大。“常张高速”开通后,张家界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将更加畅通,更适合举办各种大型的会展、文化、体育活动;利用周末、假期到张家界休闲度假,也将成为长株潭等发达地区“车驾一族”的家常便饭。因此,“常张高速”开通,必将加快张家界旅游由单一的观光型向观光、休闲度假、商务会展等复合型转变,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推动旅游产业全面升级。
2、从消极的方面看:“常张高速”开通也为使游客消费在地点上有了更多的选择,如果永定区的旅游服务配套功能不及时跟上,极有可能造成“游在张家界,吃、住、购、娱在常德、长沙”的局面。
虽然永定区的旅游服务业发展迅速,但由于起步晚,散、小、差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扭转,在服务功能、层次和质量等方面与临近的常德、长沙有较大的差距。
吃、住、行:上规模、上档次的餐饮、住宿企业比较少,全区星级宾馆家数只占旅馆总数的17.5%,没有一家五星级宾馆,三星级及以上宾馆只有14家;餐饮的特色尚不鲜明,形成自己的饮食文化尚需时日。汽车站布局不合理,容量十分有限;城区内没有专门的停车场所,景区的停车场也偏小,无法满足自驾车游发展的需要;部分景点的交通不够便利。
游、购、娱:全区乃至全市没有会展中心和文化体育场馆,无法接待大型的商务会展和文化体育活动;休闲、度假旅游接待设施和项目十分缺乏,特色也不够鲜明;旅行社小而散,组织客源和市场开拓能力不足,恶性竞争严重。旅游购物场所多是散兵游勇,以零售为主,没有形成专业的批发市场;旅游产品的地方特色不够突出,家庭作坊生产出的土特产品和工艺纪念品质量难以保证,难登大雅之堂。文化娱乐业规模小、档次低、项目少,仅有土家风情园的《土风苗韵》民俗表演初具规模,现代的文化娱乐项目很少,夜生活比较单调,文化娱乐产业不仅与“星城”长沙相去甚远,与常德相比也有很大差距。
永定区的旅游服务业如果不迎头赶上,将难以满足不断升级的游客消费需求,游客的一部分消费势必会转移到旅游服务功能更配套、层次更高的常德、长沙等地。届时,永定区成为湘西北地区的旅游核心服务区只能是个梦想,甚至全市旅游核心服务区的地位也岌岌可危。据调查,游客在张家界旅游的消费中,门票支出占40%,交通、餐饮、住宿、购物和娱乐等的支出分别占旅游费用的10%、10%、10%、25%和5%。如果形成游客游在张家界,吃、住、购、娱在常德、长沙的局面,张家界就会相当可观的旅游收入流失,可谓得不偿失。
三、永定区的应对之策
这把“双刃剑”利弊兼备,全区上下要有清醒的认识,只有早安排,早准备,练好内功,增强竞争力,才能趋利避害,使“常张高速”真正成为永定旅游走向辉煌的康庄大道。
1.加快旅游资源整合,精心打造永定旅游品牌。要加快旅游资源开发和整合,把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产业优势。以天门山旅游为龙头,构建“一山”、“一水”、“一城”三条精品旅游线路,建设温塘、教字垭、尹家溪等六个旅游小城镇,形成天门山、茅岩河、土家风情园、温塘温泉度假村、天湖十八湾等十六个旅游景区景点;以优秀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为主干,突出“魅力永定”主题,精心打造出更多体现永定文化内涵、人文精神的特色旅游精品,打响文化风情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商贸旅游、生态旅游、红色旅游五张品牌。努力为国内外游客提供丰富多彩的旅游新品、名品和精品,不断提高永定区旅游知名度,增强旅游市场吸引力。
2.加快旅游服务业提质升级,强化和配套服务功能。旅游服务行业要推行规模化、规范化经营,提高档次和品位。宾馆酒店建设要限“小”、限“低”,发展“高”、“大”,要加快五星级宾馆建设;餐饮要集众家所长,挖掘本地特色,形成自身的饮食文化。要积极抓好“生态城市、园林城市、卫生城市、森林城市和最佳旅游城市”五项城市创建活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不断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形成张家界的特色文化。要注重旅游商品开发,大力发展旅游商品加工业,打造出一批质量好、特色鲜明、竞争力强、附加值高的拳头产品。要加快大型文化体育会展中心、专业批发市场、汽车站、停车场、景区高等级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旅游发展基础。
3.加大宣传促销力度,树立永定区旅游的整体形象。要借助“张家界”品牌,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永定区的知名度。抓好政府主导型促销,搞好永定区旅游产业规划和整体形象的设计、包装。搞好市场主体促销,制定相应政策、鼓励旅游企业按照全市全区的整体要求,吸引国内外客源。强化专业促销,利用网络、电视等现代促销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促销活动。
4.依法治旅,优化旅游经济环境。按照全省“依法治旅、依法兴旅”的基本发展方向,进一步推进旅游法制建设,优化旅游经济环境。营造良好的旅游投资环境,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加强对旅游行业的管理和旅游环境的治理,规范旅行社、宾馆、饭店、旅游运输公司、导游人员等各类旅游经营单位和个人的经营服务行为,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保护游客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强化全区人民的旅游服务意识,保护旅游资源,对游客以礼相待,形成良好的旅游氛围,让游客真正感受到张家界“景美人更美”。
5.加强旅游人才培养。“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生产力”,加强旅游队伍建设,为旅游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保证。加强在职人员素质培训,组织高级管理人员到旅游发达国家深造。进一步健全旅游人才流动机制,加大人才引进工作力度,吸引更多的国内外高层次旅游科技管理人才来永定区工作,努力创造尊重人才、用好人才、人尽其才的社会氛围和创业环境。
[张家界市统计局 王志华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