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市城镇居民消费价格由城市和县城居民消费价格构成。今年上半年,城市和县城居民消费价格持续上涨,涨幅前者大于后者,两者融合后形成明显的涨势。其构成指数涨大于跌,总涨幅比全国、全省高,与周边各有高低,下半年涨价因素将促使总水平乘势而上,难以保持在3%的政府控制目标内。
一、消费价格呈偏高运行状态
㈠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涨势明显。从总指数看,上半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上升2.55%。各月涨幅是:前四个月分别为3.55%、3.31%、3.30%和3.2%,后2个月分别为2.96%和2.55%,虽然连续有所回落,但涨幅仍然较高。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上涨4.56%,消费品价格上涨1.98%。从类指数看,在八项中,有食品、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和交通及通信等分别上涨4.79%、5.66%、5.56%、1.39%和0.20%。尤其在食品涨价方面,其他粮食上涨46.48%,粮食、畜肉和禽肉等制品分别上涨16.44%、13.98%和1.80%;鲜菜价格小类指数各月涨幅较大,元月最高,达到46.77%,并带动了其它菜价上涨。到6月底,鲜菜价格上涨24.00%,薯类价格上涨17.57%;特别是糖果和糕点小类指数分别上涨74.97%和51.83%。当然,也有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烟酒及用品等3类指数分别下降3.56%、4.05%和3.61%等。由此可见,二、三类指数跌小于涨,不可遏止消费价格总指数上涨之势。
㈡县城消费价格稳中有升。从县城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看,上半年上涨1.75%,涨幅明显低于去年同期,但呈稳中有升运行态势。元月份上涨2.61%,涨幅最高;二月份上涨1.71%;三月份仅上涨0.89%,涨幅最低;四、五、六月分别上涨1.54%、2.05%和1.74%。县城价格运行不同于城市的特点:其一,价格涨幅大于城市1个百分点以上的是:总指数有工业品消费价格超过1.36个百分点;类指数有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分别超过6.33个、3.88个和5.39个百分点;主要食品有20多种超过,其中,大米、豆制品、食用植物油和牛、羊肉分别超过5.36个、3.27个、5.76个和3.97个、8.82个百分点。其二,与城市价格运行趋势相反的是:类指数城市下降而县城上涨,如衣着上涨0.32%,烟酒及用品上涨2.72%,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1.34%。其三,主要商品和服务性价格城市持平的而县城上涨:如公共汽车票上涨7.2%,涂料上涨10.68%等等。
㈢全市城镇消费价格涨大于跌。上半年,全市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涨幅达到2.15%,其中,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上涨3.12%,消费品价格指数上涨1.88%。总括全市城镇居民消费品价格类指数,上涨的有:居住(上涨5.4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4.48%)、食品(上涨3.68%)和交通及通信(上涨0.79%)四类,涨幅在0.70至5.50%之间;下降的有:衣着(下降1.62%)、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下降1.36%)、烟酒及用品(下降0.45%)和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下降0.02%)四类,降幅在0.2至1.70%之间。可见,类指数上涨幅度大于下降幅度。
二、消价比全国、本省高,与周边不一
㈠消费价格高于全国水平。前5个月,全市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涨幅高于全国0.95个百分点。其中,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涨幅高于全国1.66个百分点。
㈡消费价格比全省水平高。今年一季度,全省消费价格总指数一度出现下降现象,2、3月份分别下降0.5%和0.4%,而张家界市相对以较大幅度上涨。上半年,全市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涨幅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1.75个百分点,张家界市居民消价涨幅回落的百分点也远远小于全省回落幅度。
㈢消费价格比周边有高低。张家界市城市居民消费价格略低于自治州和常德,服务项目价格低于自治州2.72个百分点,略低于常德,消费品价格比自治州略高,比常德略低;所有类指数,多数与自治州基本接近等。具体情况如下:
三、当前与后期消费价格走势分析
㈠多种因素提升上半年消价总水平。主要有三种:首先,服务项目价格上涨推动消价总水平。元至6月,服务性价格涨幅较大的主要有:医疗保健服务价格由降(元至5月下降)转升。如城市医院检查费上涨12.38%,手术费上涨11.41%,化验费上涨32.45%;个人用品及服务费上涨16.70%;长途电话费上涨2.01%;托幼费上涨19.05%;旅游景点门票价格上涨10.61%;其它旅游服务费也有所上升等,均提高了服务项目价格,其幅度涨大于跌3.12%。同时,提升城市消费价格总水平。其次,能源生活用品价格普涨促升消价总水平。据调查,在城镇居民消费能源价格全面上涨现象中,私家车用燃料上涨幅度较大,如汽油、柴油,分别上涨17.40%和19.04%。水、液化石油气和其他燃料涨幅也不小,分别上涨13.99%、16.14%和14.33%。形成了生活能源价格普遍上涨的局面,促使消费价格总指数成为两点多正值。第三,类指数上涨助推消价总水平,主要商品价格也呈涨大于跌态势,支撑消价总水平正波动。食品价格涨幅上升,对价格总水平上涨的龙头影响作用明显增强。上半年,张家界市食品价格上涨,特别是粮食价格上涨增加养殖业成本,带动了禽、蛋类、水产品等养殖产品价格大幅上扬,推动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等。
㈡消费价格后期走势预测。由于存在这种城镇消费价格明显的涨势和下半年将出现的涨价因素,所以,消费价格后期走势不容乐观可能成为必然现象。
1、主要涨价因素:一是消费需求稳定增长,将推动价格总水平趋升。今年以来,张家界市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居民收入稳步提高,消费需求保持了稳定增长态势。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4%,继续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幅。消费需求和居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将在较大程度上推动下半年价格总水平继续上扬。二是涨价商品可能增多。生活用电价格即将上调,水等也可能上涨,跟涨风将促使其它商品涨价品种增多。下半年生活用气逐渐增加、并且是价格周期性上涨的时期,成品油价格上涨势必影响生活用燃气价格上涨。三是粮食和肉禽蛋价格持续变动也将是促动消费价格的主要原因。如果服务项目价格基本稳定,粮食价格能够稳定在目前水平,猪肉价格在目前价位上不再下滑,则全年消费价格会稳定在上半年价位。否则,消费价格涨幅可能朝3%上方波动。四是劳动工资水平上升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会直接影响消价总水平上升。五是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会继续对国内价格产生影响,对张家界市也不例外。六是国际货币市场利率持续上升和调控房地产的需求可能影响银行利率上升,将影响到消费价格。七是去年下半年以来全国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快速提高,对消价的影响将在下半年至以后开始体现等。八是气候自然灾害等不确定因素对价格总水平上涨的影响。
2、主要影响价格下跌因素:一是主要农产品生产价格下降的趋势尚未完全改变,市场潜伏着降价因素。二是商品供大于求的格局持续抑制物价上涨。三是张家界市原材料价格回落的传导作用将减少工业消费品涨价压力。上半年,张家界市工业生产上游原材料价格涨幅逐月降低对下游产品价格传导作用有所体现,工业消费品价格可能出现微降。四是关税下调、人民币币值上升将会带动进口和国内商品价格的下降。今年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三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随着进口关税的进一步调低,导致进口商品快速增加,从而对国内相关产品价格形成向下压力。比如从7月1日起,中国汽车进口关税税率将从目前的28%下调到25%,势必带动进口及国产车价格的下降。2005年7月,我国进行了汇率制度改革,实行了浮动汇率制度,同时让人民币升值2%。进入2006年,虽然人民币汇率有涨有跌,但人民币升值压力有可能进一步加大,人民币升值,相当于实际购买力得到增强,进口商品增加,从而加剧国内市场的供大于求的矛盾,影响物价水平下降。五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尚未完全到位及居民对教育、住房、医疗、养老等预期消费增加等因素,制约价格总水平上升等。
3、后期消价仍将涨大于跌:综上所述价格涨跌因素,从政策层面讲,今后一段时间影响市场价格上涨的因素是主要的,影响价格上涨因素的作用大于影响价格下降因素的作用,但这一过程将是较长的,同时也将是小涨幅的。从商品价格涨跌初末期看,已经变动的价格既包括已经上涨品种的价格,也包括已经下降品种的价格。今年以来商品变动的价格,下降品种处于价格下跌末期,对今后价格指数的影响逐渐减小;价格上涨品种处于价格上涨初期,对今后价格指数的影响逐渐增强。因此,后期消价仍然是涨大于跌的趋势。
(三)当前应当采取稳定价格措施。面对当前成品油涨价形势,各级政府采取了应急措施。有关部门还应尽快完善稳定各行业价格政策。一方面进一步落实好补贴措施。粮食涨价对弱势群体生活影响大,成品油价大幅上涨,对各行业或许多个人产生一定压力等,对部分弱势群体及公益性行业的适当补贴应完全做到及时、到位,减少对社会的负面影响。二方面加强生活必需品价格调控。加强对整个城镇居民基本生活等价格控制,加强价格监督与检查。从源头控制价格上涨,尤其对中途收费和过后再收费等现象进行严肃处理。对属于国家定价、国家指导价和与人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价格及收费等实行重点监控,及时调节关系国计民生的物价,防止暴涨暴跌。三方面减少商品流通价格环节。对区县城镇居民生活影响较大的商品,例如大米、猪肉、蔬菜等提供和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鼓励生产者直销,减少商品流通价格中间环节等等。
[张家界市统计局杨祚星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