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实现“开门红”,表现为:起步快,活力强,效益好。全市实现GDP 26.26亿元,同比增长13.7%,增速比去年同期高2.2个百分点,创下了建市以来同期最快增速。
一、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情况
1、一、三产业起步快,第二产业较为平缓,第三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力军。
全市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2.56亿元、5.05亿元、18.64亿元,分别增长5.1%、11.8%、15.4%,一、三产业的增速比去年同期分别快0.4和4.4个百分点,而第二产业慢了5.9个百分点。一、二、三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5、2.26、10.9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在居民消费和旅游消费的合力拉动下快速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80%。
农业来势较好。一是农业全面增产。全市农、林、牧、渔业及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2%、4.9%、4.4%、5.1%、8.8%。肉猪、牛、羊、家禽出栏(笼)量分别增长3.3%、3.3%、3.2%、5.3%;禽蛋、水产品产量分别增长3.3%、2.6%。二是夏收作物长势较好。全市夏收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7.79千公顷,同比减少1.3%,其中小麦4.22千公顷,调减15.7%;马铃薯12.13千公顷,增加5.3%。油菜面积33.21千公顷,调减4%。蔬菜面积11.86千公顷,增加9%。冬春气候适宜,各类作物长势喜人,一、二类苗的占比达八成以上。三是春耕备耕已经展开。今春雨水充足,气候适宜,对春耕生产有利。目前全市春播已筹备化肥(折纯)15.90万吨;农药(有效成分)471.00吨,农膜414.10吨,杂交玉米种子414吨。
工业增势平稳。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3.98亿元,其中规模工业2.61亿元,分别增长12.1%和16.4%。电力生产和供应业是最主要的增长点。由于雨水充沛,水力发电量大增,加上新增的桑梓火电厂正常生产,本季该行业增加值净增3025万元,拉动规模工业增幅8.83个百分点,贡献率达到53.8%。接下来依次为皮革制品业、煤炭采选业、土砂石开采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工艺美术品制造业,其增加值分别净增505万元、399万元、346万元、281万元、268万元、213万元、101万元,分别拉动规模工业增幅1.47、1.16、1.01、0.81、0.78、0.62、0.3个百分点。工业拉动全市经济增长1.81个百分点,贡献率为13.2%。
旅游保持增长。全市景点共接待游客216.9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58亿元,分别增长9.8%和12.1%,其中接待境外游客18.61万人次,实现旅游外汇收入3294万美元,分别增长0.6%和1%。春节“黄金周”全市景点共接待游客28.01万人次,同比增长51%,再创历史同期旅游接待新高。
2、三大需求快速增长,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
消费繁荣活跃。随着居民增收和消费升级步伐加快,加上节日市场和旅游市场的合力带动,消费需求表现十分强劲,本季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95亿元,增长15.4%,增幅比去年同期高1.6个百分点。其主要特点,一是城市市场销售火爆。其零售额增幅高达18.4%,分别高出县、县以下13.9、21.8个百分点。二是批发和零售业生意兴隆。其零售额增长了44.3%,比住宿和餐饮业高37.1个百分点。三是居民在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通信等方面的消费增长较快。
投资增长较快。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68亿元,增长25.7%,增幅比去年同期高23.5个百分点。在重点项目和新农村建设的带动下,城镇投资完成8.06亿元,农村投资完成1.39亿元,分别增长51%和23.2%。去年同季常张高速公路扫尾工程完成投资0.88亿元,而本季电力、电信等跨区项目仅完成投资0.12亿元,下降86.3%。房地产开发投资略有回落,本季完成投资1.18亿元,下降2.6%。
出口快速增长。全市实现外贸出口额138万美元,同比增长37.1%。
3、金融信贷投放快而集中,为经济增长提供了资金支持。
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95.71亿元,比年初增加7.15亿元,同比多增2.27亿元,信贷投放力度大、速度快,贷款增长幅度居全省第三位,领跑大湘西地区。信贷投放重心为水电、旅游开发、城市基础设施、烟草、房地产等优势行业或产业,以及支持“三农”和居民住房、购车消费。
4、经济运行质量趋好,效益全面提升。
财政、居民明显增收。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2.13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29亿元,分别增长25.4%和25.6%,增幅比去年同期分别高14.8和8.7个百分点。财政收入结构有所改善,税收收入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75.65%上升到76.14%。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72元,同比增长19.2%,节前单位发放奖金福利及公务员调资、经营收益增长成为城镇居民增收的主要原因,工薪收入、经营收入的贡献率分别达到49.1%和54.8%。全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606元,增长16.4%,打工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增长点,贡献率分别达到68.6%和49.4%。
工业、金融业效益提升。1-2月,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63万元、利税2001万元,同比分别增加950万元、1520万元;企业亏损面为28.9%,下降2.4个百分点。1-3月,全市金融机构实现利润5187万元,同比增盈2169万元,其主要原因,一是在资金运营环境改善,降低了金融机构的资金组织成本;二是信贷投放持续、平稳增长,银行资产规模扩张,利息收入大幅增长;三是中间业务经历多年开拓,品种和规模扩张,正逐步成为银行收益新的增长点。
5、桑植、永定经济运行较快,而慈利、武陵源相对滞后。
一季度,桑植县、永定区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14.2%、13.9%,快于全市。而慈利县、武陵源区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12.1%、13.5%,相对滞后。
二、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虽然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速度快,效益也明显提高,但经济健康发展仍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保持和增强这种发展势头有不小的难度。以下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并着力加以解决。
1、金融政策趋紧与招商引资的问题。今年以来,为防止泡沫经济和投资增长过快,央行上调了存贷款基准利率,并连续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将其从去年6月的7.5%提高到10.5%。存款准备金率每上调0.5个百分点,将冻结金融机构2000亿的资金。在金融宏观政策趋紧的背景下,一季度我市贷款增加7.15亿元,增速居全省前三。目前,各家银行信贷投放多数为去年已上报审批项目,部分已审批项目资金仍未到位,今年新审批项目资金到位不足。个别银行自上而下对信贷规模从严控制,对于新申报项目实行先申报,在全省范围内按总行资金规模控制进度进行排队。在信贷政策上,我市信贷投放的热点如酒店、小水电、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房地产等都有一定的限制条款(如对地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准入上提出了本级财政收入过10亿、人均GDP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财政收入增长幅度高于15%等条件)。在金融信贷政策趋紧的同时,股市牛气冲天,吸引大量资金入市;加息之后,我市居民储蓄中活期存款比重有所下降。这些都有可能弱化居民消费和在本地投资的需求。此外,当前我市招商引资成效不大,本季实际引进省外国内资金3.56亿元,增长3.4%;外资188万美元,下降21.7%。
2、旅游增势趋弱的问题。虽然我市在3月份接连举办了“森保节”和全省旅游产业大会,但一季度游客接待量的增幅仍较1-2月回落了9.9个百分点。其主要原因,是去年3月我市举办俄罗斯空军特技飞行表演活动,游客云集,留下了超过百万人次的基数,3月份仅在此基础上增长1.7%。
3、工业起步较缓的问题。全部工业和规模工业的增速比去年同期分别慢了0.6和1.1个百分点。本季生产下滑的重点企业有长康制药、贸源化工、永定汽配、楚霸水泥、新街煤矿、九天公司,高路水泥已改制退出重点企业。
4、春耕生产中的问题。一是农资价格仍在高位运行,种子、农膜、农药和化肥四大类农资的22个主要品种中,有12个品种价格上涨,最高涨幅达25%;二是农技人员队伍老化、不稳定;三是因春节偏晚,农户备耕启动较迟,农资储备、销售总体情况慢于去年同期。
5、物价上涨的问题。一季度,市辖区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3.4%,其中食品、居住价格均上涨了4.7%;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7%。全市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4.9%;原材料(燃料、动力)价格上涨4.7%。
6、安全生产的问题。虽然本季各类伤亡事故起数和重伤人数同比下降了12.5%和11.5%,但事故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上升了5.1%和56.1%。
三、对策建议
1、加大投入,增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作为欠发达地区,张家界市要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必须加大投入力度,确保投资对经济的拉动力。吸引投资一要项目,二要环境。我们要根据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及时调整项目库,积极争取上级的支持和投入。同时,要着力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在硬件环境方面,要有步骤地加快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在政务环境方面,各职能部门要依法行政,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杜绝“三乱”;在政策环境方面,要给予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正常的国民待遇,使其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让民间资金充分发挥潜能;在金融生态环境方面,要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加快组建信用担保公司;在社会环境方面,要不断优化市场竞争秩序、社会诚信、社会治安、施工等方面的环境。对经济发展环境的综合治理要常抓不懈,建立长效机制,以良好的环境吸引投资,以投资促进全市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2、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全面升级,增强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当前,能够成为张家界市经济核心增长极的只有旅游产业。要加快旅游产品由单一观光型向观光休闲度假商务型转变,旅游要素质量由重点提升向全面提升转变,旅游产业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推进旅游产业全面升级。通过这些转变,促进旅游方式多样化和游客消费水平提高,促进客源结构的优化,促进文化产业、体育产业、休闲业、娱乐业、会展业等新型旅游服务业的发展,促进旅游企业重组和整合,旅游产业走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3、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打造旅游商品加工产业集群,要以组建行业协会或集团公司的模式,推动旅游商品加工企业的重组、整合,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要加快产品开发,增加花色品种,提高产品质量,打造优质品牌;要加快旅游商品批发市场的建设,拓宽产品销路。发展生物化工产业,要加大技术投入,积极引进技术人才;要采取医药制造和材料生产“两条腿走路”,以获取更大的发展空间;要加强基地建设,确保原材料供应。发展能源产业,既要加快溇澧流域的梯级开发,也要重视桑植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和火电开发。此外,今后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仍然很大,新型建材产业仍有较大的潜力可挖。工业园区建设要加快,要理顺园区的管理体制,对园区的产业定位、位置选择、基础设施建设等要作长远规划,要完善园区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要以优惠的政策积极招商引资。
4、打造世界精品旅游城市,增强城市对区域经济的带动力。世界旅游精品建设的重点应该放在城市建设上。一是要世界精品旅游城市为目标,对城市的各项建设作长远的规划;二是要以永定城区为侧重点,早日将其建设成为功能齐备的旅游核心服务区、人流和物流中心。三是要着力打造城市文化、塑造城市建筑风格,赋予城市独特的魅力。四是加强城市管理,增强市民的城市意识,提高城市文明程度。
5、抓好春耕生产。要组织好农资供给、农资打假,平抑农资价格;要加强农技队伍建设,大力推广农业实用科技;要组织干部进村入户,广泛开展各种支农活动。
6、稳定市场物价。加强教育、医疗、水、电、燃料等价格监管,组织好居民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供给,平抑物价涨势。
7、狠抓安全生产。
[张家界市统计局李朝晖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