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们面临着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宏观环境,经济增速放缓、新旧动力转换和产业结构调整成为经济新常态的基本特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三去一降一补”五大重点工作其根本目的就是要为新旧动能的转换创造环境,为经济增长的行稳致远腾挪空间。所以要正确处理当前“稳增长”与长远“调结构”的辩证关系。我们认为必须正视发展不快的历史和现实,并在稳增长和调结构上出实招、硬招和新招,全市经济方可“三量齐升”,进而实现后发赶超。本文从总量、增速和均量三个方面将全市2015年度重点经济指标与大湘西其他市州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找到大湘西地区之间的优势与差距,仅供参考。
一、 主要指标总量差距较大
(一)地区生产总值。2015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7.7亿元,占全省GDP总量的1.54%,占比居全省末位。从全省看,长沙、岳阳、常德的总量位居前3位,三市合计占全省GDP总量的48.6%。从大湘西地区看,总量依次排列为邵阳、娄底、怀化、自治州和张家界,分别为1387亿、1291.4亿、1273.3亿、497.2亿和447.7亿,张家界市与邵阳、娄底、怀化和自治州的总量差距分别为939亿、844亿、826亿和49亿。从增速看,与怀化均实现8.5%的增长,低于全省(8.6%)0.1个百分点,增速并列大湘西地区第2位,娄底排名末位仅实现7.6%的增幅。
(二)固定资产投资。2015年,全市实现固定资产投资总量296.43亿元,仅占全省投资总额的1.14%。从全省看,长沙、株洲、郴州的投资总量排前3位,三市合计占全省投资总额的41.3%。从大湘西地区看,总量依次排列为邵阳、娄底、怀化、自治州和张家界,分别为1522.6亿、1108.4亿、1008亿、356.9亿和296.4亿,全市与邵阳、娄底、怀化和自治州的总量差距分别为1226亿、812亿、712亿和60.5亿元。从增速看,仅高于娄底市0.1个百分点,实现18.1%的增长,增速排大湘西地区第4位。
(三)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015年,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7.55亿元,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6128.82亿)的0.12%。从全省看,长沙、岳阳和湘潭的总量排前3位,分别为2730亿、536.6亿和536.58亿元,三市合计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的62.1%。从大湘西地区看,总量依次排列为邵阳、娄底、怀化、自治州和张家界,分别为232.5亿、144.4亿、62.2亿、23亿和7.55亿,张家界市与邵阳、娄底、怀化和自治州的总量差距分别为225亿、136.8亿、54.6亿和15.45亿。从增速看,全市同比增长32.5%,高于全省14.7个百分点,增速排大湘西第1位。
(四)地方财政总收入。2015年,全市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1.58亿元,占全省地方财政收入(2513.09亿元)的1.3%。从全省看,长沙、衡阳和株洲的地方财政收入总量排前3位,分别达到718.95亿、194.64亿和191.36亿,三市合计占全省地方财政收入的43.9%。从大湘西地区看,总量依次排列为邵阳、怀化、娄底、自治州和张家界,分别达到91.59亿、73.56亿、59.77亿、46.12亿和31.58亿,张家界市与邵阳、怀化、娄底、自治州的总量差距分别为60亿、42亿、28亿和14.5亿。从增速看,同比增长10.5%,仅高于娄底,增速排大湘西第4位。
二、 人均水平表现相对较好
(一)人均GDP。2015年全市人均GDP(现价)29425元,总量居全省第10位,比全省人均GDP少13543元。从市州看,排在全省前3位的是长沙、湘潭和株洲,分别达到115444元、60431元和58661元。从大湘西地区看,娄底排在第1位,人均GDP达33437元,张家界、怀化、邵阳和自治州依次为29425元、26060元、19156元和18923元,张家界市人均GDP排在第2位。从人均GDP增速看,邵阳达到9.1%领跑大湘西,张家界市紧跟其后实现8.1%的增长,自治州、怀化和娄底分别达到7.6%、7.6%和7.1%。
(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5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473元,比全省平均水平(28838元)少9365元。从全省看,张家界市该指标总量和增速分居全省第13位和第11位。从大湘西地区看,娄底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第1位,达到21838元,湘西最低仅为19267元。
(三)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5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094元,比全省平均水平(10993元)少3899元。从全省看,张家界市该指标总量和增速分居全省第13位和第2位。从大湘西地区看,邵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第1位,达到8716元,湘西自治州最低仅为6648元。
(四)人均地方财政收入。2015年,全市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1.58亿元,按照年末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为2072元。从大湘西地区看,常住人口和地方财政收入的总量排位完全一致,即邵阳、怀化、娄底、湘西自治州和张家界。但从人均水平看,排位出现了完全逆转,张家界市则领跑大湘西地区,大湘西紧跟其后排第2位,而邵阳则处于末位。
三、 统筹“稳增长”与“调结构”促进三量齐升
通过比较,我们不难看出,作为欠发达地区,张家界市的多数经济指标总量不大,在全省占比很小,排位也靠后,但是从人均水平看明显好于总量指标,尤其在大湘西地区优势还比较明显。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在做大经济总量上下功夫,主要建议从四个方面予以加强。一是树立区域协同发展理念。立足实际,全市要继续牢固“旅游+”的发展理念,不断促进旅游与文化、农业、工业等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发挥旅游作用半径大、吸纳就业广、辐射能力强的优势,不断实现后发赶超战略。特别是要把旅游发展放在张吉怀旅游经济带、武陵山片区和大湘西经济协作区来定位和谋划,不断实现区域发展优势互补。二是要确保当前稳增长。要采取有效举措确保投资加快落地,要促进工业企业尽快扭亏脱困,要促进消费提质升级,要实现财税保持较快增长等等。三是要调整产业结构。面对经济增速放缓的新常态,要借此机会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将具有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特点的“三新”企业培育成未来经济增长的动力。四是要坚决落实国家政策。也就是“三去一降一补”的配套政策,如“去产能”坚决关停9万吨规模以下煤矿;“去库存”要加大对拆迁补偿的货币安置比例;“去杠杆”要抢抓全省债务置换机遇妥善处置政府债务和防范民间融资风险;“降成本”要严格执行阶段性降低企业社保缴费率和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等新一轮减税降费政策和“营改增”结构性减税等,切实减少企业负担。
[供稿:张家界市统计局 刘波]
[审核:刘雁]
[责编:罗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