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半年张家界市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但消费需求疲软,下行压力未能缓解。在调结构,转方式的宏观环境下,抓住宏观基础“上有压力、下有支撑”的有利时机,保持平稳态势、企稳求进将是贸易发展较长一段时间的状态。
一、消费品市场运行的基本情况
(一)消费品零售额平稳增长,但增速出现小幅回落。今年以来,张家界市消费品市场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上半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83.9亿元,同比增长11.4%,增速低于上年同期1.6个百分点,与全省增速持平,在全省十四个市州中居第11位。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1-6月,全市城镇消费品零售额71.5亿元,增长10.8%,低于上年同期2.5个百分点;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2.4亿元,增长15.2%, 高于同期4.1个百分点。
按消费形态分:1-6月,全市住餐收入12.6亿元,增长11.5%,低于上年同期1.4个百分点;商品批零收入71.4亿元,同比增长9.7%,低于上年同期3.2个百分点。
(二)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增速缓慢。1-6月,全市限额以上单位实现零售额25.7亿元,同比增长12.5%,增幅比上年同期增长了0.6个百分点。限上数据是核定全行业增长的主要依据,今年以来全市限上单位增幅缓慢,拉动作用有限,致使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乏力。
(三)基本生活类、家用电器类、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增速均下降。从限额以上法人单位商品零售分类看,1-6月,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增长28.6%,比去年同期下降11.8个百分点;家用电器类商品零售额1.6亿元,同比增长3.7%,比去年同期下降3.4个百分点;汽车类零售额2.8亿元,同比增长3.4%,比去年同期下降2.3个百分点。
(四)四个区县零售额增速均不同程度回落。分区县增速情况看,永定区零售额增速11.4%,比上年同期下降1.9%;慈利零售额增速11.3%,比上年同期下降1.8%;桑植零售额增速11.4%,比上年同期下降1.6%;武陵源区零售额增速11.5%,比上年同期下降1.8%;增速同比均不同程度回落。
二、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
(一)张家界市与全国、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回落趋势一致。2016年世界经济延续疲弱复苏态势,我国发展的外部经济环境依然错综复杂,进而影响到国内经济运行和结构调整。上半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3%,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0.1个百分点;湖南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1.4%,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0.7个百分点,张家界市不可能独善其身,回落趋势与全国全省一致。
(二)商贸规上企业有减无增,后续增长乏力。从2012年以来,由于国家统计机构改革,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数据来源主要取决于限额以上企业,而张家界市商贸流通企业数量虽然较多,但其经营规模小,绝大多数商贸流通企业和餐饮经营户达不到纳限企业要求,2016年上半年,全市商贸规上企业退出了4家,没有新增1家,缺乏新鲜血液,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支撑作用小,对该项指标的持续增长带来影响。
(三)价格上涨给低收入居民生活消费带来影响。当前,以粮、油、肉、禽、蛋、蔬菜类食品价格为主导的消费品价格的高位运行,给以食品消费为主的低收入家庭的生活带来一定压力。食品是生活必需品,消费的弹性小,替代效应不明显,不管价格是否上涨,都必须消费。因此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使低收入家庭食品的消费支出增加,除直接影响到家庭的正常支出外,还将对他们的消费心理造成负面冲击,进而影响到消费需求的持续增长。
(四)农村消费市场份额依然较低。近年来,虽然农民收入有了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有了明显改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也在稳步增长。但是,农村的零售额与城镇相比仍有很大差距,1-6月农村零售额仅占市场份额的14.8%。一是农村居民购买力弱,加之教育、医疗费用相对较高,预期消费压力大,农民消费较为谨慎;二是农村市场发展相对滞后,商业流通网点少,经营形式落后,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村消费的扩大,制约着农村消费水平的提升;三是农村淘宝的兴起对乡镇实体经济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三、加快消费品市场增长的建议
(一)完善收入与社会保障体系,扩大消费能力。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刺激居民消费,就需要提高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消除消费者的后顾之忧。因此要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稳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积极推进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基础教育、保障性住房以及最低生活等保障体系建设,扩大社会保障范围,增加社会保障项目,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从而降低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形成更加乐观的未来预期,增强其即期消费意愿。
(二)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挖掘农村消费潜力。在经济新常态下,农村居民有消费需求但消费能力有限,这是消费难以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农村小康建设的不断推进,挖掘农民这个最大消费群体的潜力,继续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投入力度,继续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健全和发展农村商业网点,加强农村消费市场建设,降低农村市场流通成本,让农村居民有钱能消费、放心敢消费、实惠愿消费,从而促进全市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同时,充分发挥农村的旅游服务业,打造农家乐、乡村休闲度假村等,从而带动农村市场的消费。
(三)针对市场供需变化,全力保障市场供应。加强市场监测,重点掌握粮、油、肉、菜、蛋等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供求和价格变化情况,准确把握市场发展趋势,加强预测、预警分析,加快监测成果转化,为引导企业生产、经营和居民消费提供公共服务。健全应急商品投放网络,保障各类商品供应不脱销、不断档。针对市场供需变化,大力组织适销商品货源,确保农副产品及日用百货品市场货丰价稳。积极开展多层面的产销衔接活动,重点保证主要生活必需品货源供应,丰富商品种类,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消费需求,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增强居民消费信心。
(四)着力培育新兴业态,引导新的消费热点。组织开展消费促进活动,利用中秋、国庆等假日组织商贸流通企业开展促销活动,发展假日经济,充分利用好稳增长政策措施及公车改革落实到位等有利因素,激发消费者的消费意愿。积极引导消费观念升级,培育和发展网络消费等新兴业态,扩大网上成交规模,促进网购、团购等加快发展。积极培育张家界名优特品牌做大做强,推动品牌消费。着力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大力发展服务业,扩大居民旅游、文化等服务消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和全市消费品市场较快增长。
(五)做好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名录库的“进”和“出”。“进”即积极培育限上企业。加强准限上企业跟踪调查,重点扶持有特色、有品牌、就业收纳能力强的商贸流通企业,大力支持现有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分析发展趋势,确保成长好的企业升限入库。“出”即及时淘汰破产关闭企业。即对现有限上名录结合企业成长情况认真分析,列出经营较差关闭解散的企业名单,做好退库申报。另外,加强对现有限上企业的动态监测和分析,及时掌握企业的运行状况,进一步优化限上企业结构,发挥其对消费品零售额的拉动作用。
[供稿:张家界市统计局秦小敏]
[审核:刘雁]
[责编: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