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城区辖10个街道、10个镇、1个乡,总面积969平方公里,总人口53.68万人;区域全境已纳入《长沙市城市整体规划(2003~2020)》。2011年望城县改名为望城区,成为长沙市第六区。近年来,望城积极抢抓撤县改区的重大历史机遇,坚持以科学发展为指导,实现了由“望”城到“融”城,再到现在的“建”城,实现了从“农业大县”到“工业强区”,再到“建设现代化公园式城区”的身份蝶变;实现了从“物质富足”到“幸福指数”的节节攀升。从综合实力来看,该区一直稳居全省三强、中部十强。2007年,望城提出“率先全面小康,进军全国百强”的奋斗目标;2008年,望城顺利挺进全国百强,2011年撤县设区后,在全国百强区的评比中,排名第57位。
一、今年以来望城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特点
今年以来,全区主要经济指标实现较快增长,经济运行总体态势良好,实现了“稳中有进”。主要特点有:
(一)总体经济来势较好。一季度,望城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实现了“开门红”,GDP、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商品房销售、财政总收入等5个主要指标增速全部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分别高于全市1.4、16、4.1、48.1和10.9个百分点,为全市经济实现“开门红”作出了较大贡献。一季度,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2.36亿元,同比增长12.9%,增速居全市九个区县(市)第三。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5.6%、13.8%和12.8%,分别高于平均增速0.5、2.7和 0.5个百分点。
(二)工业实现集群集聚发展。一季度,望城区完成工业增加增33.06亿元,同比增长16.5%。其中,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30.44亿元,增长17.4%,高于全市平均增速5.3个百分点,工业用电量达1.44亿千瓦时,增长30.9%。工业经济向园区集聚、向重点产业集群发展。一季度望城经开区完成工业产值78.77亿元,同比增长21.2%,占全区的66%;有色金属、机械制造、食品医药等产业产值过十亿,晟通科技、金龙铜业、旺旺食品、澳优乳业、旺顺食品等企业产值过亿元,工业规模效应不断显现。
(三)以旅游和房地产为主体的服务业发展迅速。一季度,望城区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增16.44亿元,同比增长12.8%,高于全市平均增速0.5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市各区县(市)第四。商业地产发展迅速,高星物流园(一期)商铺销售一空,商用重卡汽车城(一期)、红星美凯龙、明发商业广场加速建设;旅游市场持续升温,望城区涌现出靖港、乔口等一批特色小镇,一季度接待旅游177.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3亿元;房地产业快速增长,一季度,望城区房地产开发投资21.04亿元,同比增长68.5%,高于全市平均增速70.7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市第二;房地产销售面积25.06万平方米,增长90.9%,高于全市平均增速48.1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市第三。
(四)投资继续在高增长平台上高位运行。望城区作为发展新区,洼地效应十分明显,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投资、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均居全市前列,一季度,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4.71亿元,增长36.2%,高于全市平均增速16.0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市各区县(市)第一。3月份为“项目开(复)工月”,187个重点项目中有137个实现开(复)工,开(复)工率达到73.3%,龙湖体育公园、红星美凯龙等项目顺利开工,芙蓉大道望城段、盈成油脂等项目加快建设。
(五)经济效益同步提升。一季度,全区完成财政总收入12.28亿元,同比增长23.1%,高于全市平均增速10.9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市各区县(市)第四,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02亿元,增长21.7%,高于全市平均增速5.5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6.7%,同比上升1.1个百分点,经济效益进一步提升。
二、对望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做大做强经济总量,提升综合竞争力。从目前发展速度来看,望城各主要经济指标速度较快,来势较好;但从总量来看,主要经济指标的“块头”较小,望城土地面积较大,以8.0%的面积7.4%的人口,仅承载了全市的5.9%的GDP、4.7%的财政收入、2.2%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GDP、第三产业、社零等相关指标总量为全市最小。建议望城区进一步抢抓撤县改区、大河西建设的新机遇,以重大项目为抓手,提升经济总量和综合竞争力,为全市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二)坚持共建共享,加快小康社会建设。据全面小康建设监测显示:2011年,望城全面小康监测实现程度为91.3%,实现程度比全市平均水平低4.9个百分点,在全市9区县市中居第七位。主要差距:一是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拖累最大,此项指标的小康实现程度仅为35.4%,为全市最低;二是城镇人口比重相对偏低,虽然望城的城镇化率自2000年的23%提高到2011年的47.57%,平均每年提高2.3个百分点。但由于望城一度是传统的农业县,城镇化建设的底子薄,该项指标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标准(60%)存在一定差距,与全市平均水平(68.5%)差距更大,该项得分为79.3%。因此,建议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全面小康建设,突出抓好第三产业、城市化建设等薄弱环节,稳步提升全面小康建设水平,让全区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突出发展服务业。望城的服务业相对滞后于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发展。2012年,望城三次产业结构为7.9:73.8:18.3,第三产业比重低于全市21.1个百分点。从与第三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来看,2012年全区社零总量为全市最小,仅为全市的2.2%。因此,建议望城要进一步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体系,以服务业提升制造业。
(四)转变发展方式,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据第二次全国R&D数据显示:全区2.03亿,总量排全市倒数第二;R&D 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显1.05%,低于全市0.96个百分点。建议全区要大力推进产学研金的对接,以晟通科技等骨干企业为主体,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提升科技贡献率。
(五)突出引进重大项目,大力推进开放型经济。从一季度数来看全区在谈项目较多,但引资的成效不太理想,一季度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资金为1978万美元,总量排全市九个区县的最后一名。建议全区突出重大项目建设,特别是重大产业发展项目,突出引资实效,争取“引进一个、建成一个、见效一个”,不断提升全区开放型经济水平。
[供稿:望城区统计局]
[审核:刘雁]
[责编: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