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全市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良好势头,下半年以来,全市经济运行呈现出稳步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进入8月份回升的势头进一步确立。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一)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逐月提升。今年以来,全市主要指标增幅虽然存在一定幅度的回落,但从趋势上看,均呈现出逐步提升的发展态势,特别是下半年以来主要指标回升态势明显。1-8月与上半年比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提升1.0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提升1.1个百分点、出口额增速提升22.1个百分点。
(二)相关指标增速有所提升。用电量方面,1-8月全市全社会用电量154.2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0%,比上半年提升6.4个百分点。交通运输方面,1-8月全社会运输周转量同比增长9.7%,比上半年提升0.1个百分点,其中民航运输周转量增长10.4%,比上半年提升0.9个百分点。银行存贷方面,8月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914.24亿元,比年初增长12.6%;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9333.84亿元,比年初增长9.0%。
(三)工业生产稳中加快。1-8月,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47.87亿元,同比增长13.0%,比上半年提升1.0个百分点。工业用电量增幅明显提高。1-8月全市工业用电量61.0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6.1%,增速比上半年提高10.3个百分点,7月和8月单月用电量增幅均在50%左右,创今年来单月增速新高。产销衔接较好,1-7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产销率为97.8%,比上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工业效益略有回升,1-7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139.62亿元,同比增长12.6%,增幅比上半年提升0.3个百分点。
(四)投资增速稳步回升。1-8月,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34.06亿元,同比增长19.2%,比上半年提升1.1个百分点。从三次产业的分布看,1-8月,第一、二、三产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32.0%、13.6%和20.0%,三次产业投资结构由上年同期的1.9:32.4:65.7调整为2.1:32.7:65.2,投资结构保持稳定,三产业投资占比下降,第一、二产业投资占比提升。从投资方向来看,工业投资、基础设施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等主要投资实现较快增长,同比分别增长16.3%、32.9%和11.8%,分别比上半年提升3.7、3.1和4.1个百分点。从区域看,县域投资增长较快,1-8月长沙县、宁乡县、浏阳市、望城区共完成投资1409.59亿元,同比增长32.2%,增速高于全市13.0个百分点。
(五)消费品市场保持稳定。1-8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64.56亿元,同比增长13.6%,增速与上半年持平。从分月累计增速走势看,增幅较为平稳,处于13.5%-13.7%之间。批发、零售业较快增长,住宿、餐饮业增速回落。1-8月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零售额增长23.0%,增速同比提升1.9个百分点,住宿、餐饮业单位零售额增幅分别为-6.7%、7.1%,增幅同比分别回落21.6、8.3个百分点。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速稳步提升,限额以下零售额增速出现回落,1-8月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981.09亿元,同比增长21.2%,增速同比持平,比上半年提升0.9个百分点;限额以下单位零售额783.47亿元,同比增长5.4%,同比回落4.1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回落0.8个百分点。主要商品销售保持增长,1-8月限额以上17个大类商品消费全面增长,其中汽车类同比增长26.8%,石油及其制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4.8%,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1.4%。
(六)出口市场恢复性增长。1-8月,全市进出口总额62.1亿美元,同比增长15.8%,增速同比提升8.8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提升11.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额38.67亿美元,同比增长34.6%,增速同比提升25.9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提升22.1个百分点。
(七)财政收入稳步增加。1-8月,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615.98亿元,同口径增长16.3%,比上半年提升1.2个百分点,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77.09亿元,同口径增长23.1%,比上半年提升0.5个百分点。在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271.82亿元,同比增长18.2%,增速同比提升5.8个百分点。
(八)市场物价有所回升。8月份,长沙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3.4,高于去年同期2.2个百分点;8月止累计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2.0,CPI累计指数连续6个月呈现回升态势,但是总体来看依然处于合理可控区间,累计涨幅低于上年同期1.1个百分点。从八大类商品的增幅来看,呈现出“七升一降”的格局,其中食品、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衣着、居住涨幅居前,同比分别上涨2.5%、2.6%、2.7%和3.4%,高于CPI涨幅。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进入八月以来,全市经济运行中既显现出企稳向好的积极变化,同时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需引起关注。
(一)企业生产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从全市22个重点工业产品1-8月生产情况来看,8个类别产品增速出现回落,增速在10%以上的仅有7个类别的产品,其中起重机、挖掘铲土运输机械、混凝土机械同比分别回落10.1、27.8和17.5个百分点,卷烟生产量同比仅增长0.6%,同比回落3.0个百分点,反映全市工程机械、烟草行业等依然面临较大的压力。8月份,全市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同比下降1.8%,降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同时,1-8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7.9%,增速回落15.9个百分点,反映出工业企业的盈利状况依然不容乐观。
(二)园区发展有待进一步加快。1-8月,全市12个省级工业园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55.59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8.0%,同比增长10.6%,增速虽然比上半年提升1.1个百分点,但同比依然回落8.8个百分点,且低于全市规模工业增速2.4个百分点。园区工业占比大、增速慢,对全市规模工业增速提升具有较大影响。
(三)投资增速有待进一步提升。虽然4月份以来长沙投资增速稳步回升,但与在全国、全省范围相比,增速依然处于较低水平。1-8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9.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水平6.7个百分点;1-7月全市投资增速居全省14个市州末位,在全国26个省会城市中居第21位,中部省会城市末位,与沈阳、南京投资总量差距呈扩大趋势。
三、后段走势与对策建议
总体来看,当前长沙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有所改善,发展环境整体趋好。
从全球来看,全球经济有所复苏,主要经济体实现同步增长。第二季度,美国GDP环比折年率增长1.7%,比上季度加快0.6个百分点;欧元区GDP环比增长0.4%,结束了此前连续6个季度的下降;日本GDP环比增长0.9%,连续三个季度增长。这是自2011年第三季度以来三大经济体首次同步实现经济增长。从最新公布的数据来看,8月份全球综合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5.2,创2011年2月以来最高水平,反映第三季度全球经济扩张速度继续加快,其中美国8月份非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升至58.6,为2005年12月以来最高水平;欧元区8月份PMI指数为51.5,为2011年6月以来最高,显示出经济复苏动能强劲。
从全国来看,主要指标向好,经济回升势头进一步确立。8月份全国PMI指数为51%,连续2个月回升,创下16个月以来的新高;PPI同比下降1.6%,尽管PPI已连续18个月维持同比负增长,但降幅连续第三个月收窄。三驾马车纷纷提速, 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进出口总额增速分别比7月上升0.2、 0.2和2.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实体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工业生产增速连续两个月回升,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4%,今年以来首次超过工信部确定的规模以上工业10%的年度目标,并且创下17个月以来新高。
从全市来看,当前长沙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整体趋好,经济回升的动力有所增强,但主要指标如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离全年目标尚有差距。从全市来看,工业和投资是依然是当前发展的主要动力,应进一步巩固工业和投资向好的基础,确保经济稳步回升,这是当前保增长、惠民生的基础,同时应抓住经济结构调整的契机,大力发展服务业和消费,进一步提升经济增长质量。
一是立足当前,稳工业、促投资,进一步巩固经济向好势头
实施“工业引领”战略。虽然下半年以来全市工业增速稳步回升,但同比依然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落,主要原因是全市工业主要支柱行业工程机械、烟草行业以及园区工业增速回落。一是要加大对重点行业扶持力度,重点扶持和帮助中联、三一等企业加快发展。二是要巩固工业多点支撑格局,今年以来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首次超过烟草制品业成为贡献最大的行业,应进一步加快发展电子信息和汽车制造业,打造新的千亿产业集群,同时加快节能环保、新材料等重点产业发展。三是要加快园区发展,完善支持园区发展的配套政策,进一步明确园区的功能定位、产业导向,积极引进、培育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力强、环境影响小的产业向园区集中,分发挥园区对工业经济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实施“项目驱动”战略。适度的投资规模、合理的增长速度,是确保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完成全年投资增长20%的目标,下阶段投资增速有待进一步提升。一是加大工业投资力度,全市工业投资占比偏低,工业投资占全市投资的比重一直稳定在25%左右,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左右,并且近年来呈现出下滑态势,应下大力抓好工业投资,以工业的大投入来促进工业的大发展,以工业的大发展来实现产业的大升级。二是加大重大项目推进力度。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拓展发展空间、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工作来抓,以重点工程项目为主抓手,引进一批全省乃至国家产业布局的重点项目,努力吸引龙头企业、大型央企进驻长沙,同时加快项目实施进度,破解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征地难、拆迁难、融资难”等问题,推进项目建设大提速。三是进一步激活民间投资。有效刺激民间资本进入投资市场,扩大民间投资比重和贡献,引导支持民间资本投向支柱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扩大民间资本进入城市公用事业等公共领域,充分发挥民间投资的主体作用。
二是着眼长远,提三产、促消费,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
施行“消费创新”战略。从趋势来看,消费将成为未来解决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同时从城市竞争来看,随着网络以及交通等日益便捷,如近年来电子商务和网络消费迅猛发展,未来十年甚至有赶超传统消费的可能,也带来了一些城市消费外流,广州、杭州等城市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对城市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因此,长沙应当积极推动消费转型创新,以建设区域性消费中心为目标,加快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优势,充分运用信息化、连锁经营等手段对传统商贸业进行改造,提升商业承载力,充分发挥省会城市商贸优势,同时应高度重视电子商务的发展,鼓励企业发展新兴商务业态,引导更多的传统商贸企业“上网”经营,推动全市消费模式革新,引发新的消费增长点,挖掘出潜力巨大的新市场,不仅要留住本地消费,更需要发挥省会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吸引全省和全国范围的消费,进而促进全市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同步升级。
实施“服务倍增”战略。一是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不仅能优化产业结构,同时也将促进财政收入质量的提升。应加快发展与现代制造业密切相关的金融保险、商务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房地产、生活服务等行业。二是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当前,长沙城镇化发展仍有提升空间,加快宁乡县撤县建市,长沙县撤县变区,强化“产城融合”理念,以城镇化带动新兴服务业发展,三是大力发展总部经济。要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大公司带动战略,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通过企业兼并、重组与联合,推动服务业资源整合,重点培植市场竞争力强的服务业企业和企业集团,提升服务业整体实力。
[供稿:长沙市统计局邹俊平]
[审核:刘雁]
[责编: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