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长沙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农业和养殖业工作会议精神,克服了H7N9禽流感疫情和持续高温干旱天气等不利因素影响,加大畜牧业发展力度,完善畜产品市场监测体系,确保了畜牧业健康稳步发展。全年生猪、肉牛、肉羊、家禽、水产品产量分别达835.68万头、11.07头、84.59万只、5951.7万羽和11.93万吨,同比分别增长0.3%、2.7%、1.8%、-0.9%和4.6%。
一、养殖业经济运行特点
(一)生猪价格波动起伏。据市场价格监测,2013年,长沙生猪价格处于一路下滑态势,由年初的17元/公斤下降到五月最低时的12.8元/公斤,最高降幅达28.2%。此后受国家第二轮冻猪肉收储和节日等因素影响,生猪价格进入上涨通道,“国庆和中秋”节猪价达到“高位”,活猪收购价为每公斤16.2元,猪肉价格为23元每公斤,之后,活猪收购价连续两月出现回落,跌至15.4元/公斤。随着冬季来临,猪肉消费旺季也随之到来,据监测数据显示,12月开始,猪肉价格稳定在22元/公斤,活猪收购价也已涨至每公斤15.7元,同比上涨2.7%,环比上涨1.9%,自繁自养养殖户头均获利约130元左右。
(二)牛羊价格保持坚挺,家禽价格回升缓慢。牛、羊肉市场价格持续保持高位,价格稳定在每公斤65元左右。一方面由于牛羊的生产周期较长,短时期难以大量上市;另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消费习惯正在发生改变,过去以猪肉为主,现在牛羊肉的比重逐步增加。自三季度以来,H7N9禽流感疫情影响逐渐消除,居民对禽肉消费的需求量增加,家禽存笼、出笼量明显上升,肉鸡价格进入缓慢回升通道。2013年末全市三大家禽批发市场肉鸡价格约每公斤14元,肉鸡养殖已逐渐告别亏损状态。
(三)水产养殖稳中有升。在经历上半年水产品市场产销两旺、高温旱情致价格暴跌,提前集中上市水产品无人问津后,9月起我市渔业逐渐恢复,水产品价格均有小幅上扬。目前起水价草鱼5.8元/斤、鲢鱼3元/斤、鲫鱼6元/斤、雄鱼5.8元/斤,市场价草鱼7.5元/斤、鲢鱼4元/斤、鲫鱼8元/斤、雄鱼7.5元/斤,与去年同期相比较,均略有涨幅,但起伏不大。
二、存在的问题
(一)养殖成本上涨。2013年,玉米、豆粕、小麦麸、鱼粉等饲料原材料价格以及劳动力、运输成本等的持续上涨,使畜禽养殖成本不断加大,给养殖户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加之上半年生猪、家禽类产品市场价格降幅过大,养殖户普遍出现亏损状况。进入下半年后价格逐渐回升,生产经营由亏转盈,年底尚在盈利区间。
(二)养殖信心不足。由于生猪价格不稳定、养殖成本增加以及疫情常有突发,令人猝不及防,导致养殖风险加大。加之部分养殖户在肥猪该出栏时遇到价格下跌,价格回升时又没有肥猪可卖,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养殖户的养殖积极性。
(三)养殖资金紧缺。由于畜牧业生产的不确定性较大,风险偏高,而养殖户又缺乏必要的抵押品,想通过银行贷款来解决资金不足有难度,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养殖业的发展规模。
三、几点建议
(一)转变养殖方式。继续实施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工程和水产健康养殖工程,建设一批现代化规模养殖场和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继续推行标准化生产,从源头上确保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加强养殖业粪污治理及生态环保养殖模式打造,提高产业规模、提升养殖效益、改善养殖生态环境。
(二)延伸产业链条。以宁乡猪、大围子猪、浏阳黑山羊等地方优良品种为重点,坚持保种与开发两手抓,进一步打造行业品牌,支持、培育肉类加工知名品牌,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开展畜禽水产品的品牌示范。加强市场监测预警预报,引导养殖企业安排生产,稳定畜禽水产品市场供应。
(三)加大对养殖户的资金扶持力度。加大金融信贷支持力度,落实好产业扶持政策。金融机构应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对畜牧生产贷款优先安排,资金重点保证;对重点养殖户实行利率优惠贷款,或政府贴息扶持;加速金融服务创新,稳步推广产权抵押贷款,缓解资金紧缺矛盾;切实落实好生猪良种补贴、能繁母猪补贴、生猪调出大县奖励等扶持政策。
[供稿:长沙市统计局涂生辉]
[审核:刘雁]
[责编: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