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工业投资力度 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来源: 时间: 2014-03-03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工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持续不断的工业投入,工业投资作为工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对保持和增强工业经济实力和竞争力、促进全市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长沙工业投资保持了较快增长,有力地拉动了全市工业经济乃至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但在与全国省会城市的对比中,长沙还存在一定差距。

  一、长沙工业投资现状

  (一)工业投资总量过千亿。2011年以来,长沙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在全部投资增速明显放缓的情况下,保持了较快增长。2011-2013年,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由940.35亿元扩大到1467.85亿元,三年累计达3570.95亿元,年均增长25.7%,增速超过全部投资增速3.6个百分点。

  (二)工业投资占比提升。近年来,随着工业投资的不断增加,工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得到明显提升。2013年,长沙工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达32%,比2011年提升5.2个百分点。

  (三)工业投资排位提升。在全国26个省会城市的对比中,2013年长沙工业投资总额居第9位,比2012年提升1位。在中部六个省会城市比较中,长沙工业投资由第4位提升到第3位,超过郑州。

  (四)制造业投资快速增长。2013年,长沙制造业投资达1359.19亿元,比2012年增长27.7%,高于工业投资增速1.5个百分点,高于全部投资增速7.6个百分点。在工业投资中,制造业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92.6%,采矿业占1.7%,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占5.7%。

  二、存在的问题

  (一)工业投资总量偏小。2013年,长沙工业投资在实现了快速增长的情况下,与南京、沈阳、武汉、合肥等城市的差距较为明显,比南京少931.11亿元、比沈阳少681.98亿元、比武汉少790.22亿元,比合肥少285.13亿元。

  (二)工业投资占比偏低。2013年,长沙工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32%(比2012年提升3个百分点,比2011年提升5.2个百分点,提升的主要原因是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口径进行调整),居省会城市第12位。2011年、2012年长沙工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分别位居第19位和第17位。

  (三)工业投资结构不优。在长沙工业投资中,金属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传统行业投资多,计算机通信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生物医药等新兴行业投资少。2013年,投资总量居前六位的工业行业分别是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48.44亿元,增长27.9%;专用设备制造业130.72亿元,增长25.1%;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24.63亿元,增长3.0%;金属制品业105.57亿元,增长72.3%:通用设备制造业92.64亿元,增长16.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90.9亿元,增长29.9%。

  三、对策建议

  工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有赖于工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工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则必须通过新增投资来完成。因此,要保持一定的工业投资规模和增长速度,确保投资对工业经济的拉动力,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工业经济发展不断注入活力,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一)优化工业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在加大工业投资力度的同时,要优化工业投资结构,坚决遏制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从严控制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高耗能、高污染投资项目,支持促进资源节约、循环经济提高技术的项目建设,不断调整工业投资内部结构。一是大力提升传统产业。要大力提升传统支柱产业升级项目建设,重点推进一般装备制造向高端装备制造发展,普通化工向精细发展,全面推进传统产业向高新化发展。二是加大新兴产业投资力度。要以市场为导向实施高起点、高科技、产业化战略,选择适合长沙经济发展的、具有一定优势的新兴产业项目,着力加大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高新产业项目,提升新兴产业项目投资力度,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与新兴产业相关的产业发展,努力实现转型创新发展。

  (二)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增强企业竞争力。加快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是增强工业综合实力的重要基础,也是进一步扩大投资需求、改善供给能力的重要举措。一是实施投资优惠政策。应以推进技术换代和产业升级为前提,实施向技术改造项目适度倾斜的投资优惠政策。二是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资。要积极引导企业投资向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产品或行业转移,转变目前的产业结构布局不够合理的状况;加快新技术开发步伐,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三是扶持企业转型升级。要大力扶持那些以技术为主导产品的中小企业,增加风险行业的资本投放量,促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三)加大项目开发力度,拓宽融资渠道。一是搞好项目研发。要建立激励机制,吸引优秀人才,专门从事项目研究、开发,争取工业项目每年新开工一批、竣工一批、投产一批。二是搞好项目开发。要以促进产业技术升级为目标,重点支持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前景较好的高新技术项目开发及推广应用,主要在电子信息、生物技术、环保和新材料开发及应用等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中筛选,由各级政府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特别是重点产业和行业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开发。三是拓宽融资渠道。要积极探索投融资新途径,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资金保证。 

[供稿:长沙市统计局扶文武]
[审核:刘雁]
[责编: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