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全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开展“六个走在前列”大竞赛活动,推动经济转型创新发展,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各项指标处于相对合理运行区间,用电量、全社会运输周转量、金融存贷款余额等主要实物量指标较快增长。
一、 基本情况
(一)工业经济较快增长。1-2月,全市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423.68亿元,同比增长13.7%,增速居全省第一。一是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速由负专正。1-2月,以中联、三一为代表的专用设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59.36亿元,同比增长1.9%,增速提升12.2个百分点。二是主要行业快速增长。增加值第前十大行业中,有七大行业增加值增速均超过20%,其中以蓝思科技、红太阳、介面光电为代表的通信设备制造业,以晟通集团、金龙铜业为代表的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以远大住工、湘波节能材料为代表的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速均超过35%,三个行业增加值合计同比增长39.8%,拉动规模工业增长5.3个百分点。
(二)投资保持较快增长。1-2月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89.67亿元,同比增长25.5%,投资运行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产业投资力度加大。产业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投资增速加快,明显高于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2月全市完成产业投资110.54亿元,同比增长35.5%,创2013年以来月度新高;完成战略性新型产业投资79.94亿元,增长42.3%;完成第三产业投资282.11亿元,增长28.3%,。二是民间投资占比继续提高。1-2月,全市完成民间投资264.37亿元,同比增长32.0 %,高于全市平均增速6.5个百分点;占全市投资总额的比重为67.8 %,同比提升 2.8个百分点,对全市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81.1%。
(三)消费品市场平稳。1-2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8.56亿元,同比增长12.8%。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住宿业增速回落,增幅分别回落15.2、0.5和2.3个百分点;餐饮业有所回暖,同比增长13.0%,增幅提升6.2个百分点。分商品类别看,前五大类商品中汽车类、石油及其制品类、服装纺织类、中西药品类、粮油食品类分别实现零售额94.23、28.21、25.70、22.91和22.8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8%、31.4%、1.3%、12.1%和8.3%,除石油类商品增速同比提升19.3个百分点外,汽车类、服装纺织类、中西药品类、粮油食品类增速分别回落10.0、3.9、2.1和12.0个百分点。
(四)财政收入稳步增长。1-2月,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173.04亿元,同比增长11.5%,增速提升2.6个百分点;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7.32亿元,同比增长13.9%,增速回落4.1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76.02亿元,同比增长18.2%。
(五)外部需求有所减弱。1-2月,全市进出口总额为64.53亿元,同比下降18.8%,创近年来新低。其中,受外需减少影响,出口同比下降1.0%,回落7.4个百分点。1-2月利用外资投资项目11个,同比减少1个,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6.69亿美元,同比增长18.0%。
(六)相关指标相对稳定。用电量方面:1-2月全市全社会用电量为36.2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0%,增幅提升4.7个百分点,其中工业用电量增长15.2%,增幅提升24.2个百分点。交通运输方面:1-2月全社会运输周转量同比增长8.1%,增幅提升1.5个百分点,其中民航运输周转量增长27.7%,增幅提升28.0个百分点。银行贷款方面:2月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达9852.96亿元,比年初增长2.3%,其中中长期贷款比年初增长2.6%,增速略有放缓。
二、主要问题
总体来看,当前全市经济呈现出平稳发展的态势,但经济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一)投资快速增长面临压力。一是城区投资受地域限制后劲减弱。由于城区路网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大规模投资受到区域面积限制,其中芙蓉区、天心区、开福区、雨花区投资主要靠房地产拉动。从1-2月情况看,城区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0.1%,低于全市平均水平26.2个百分点,对后期房地产开发投资产生一定影响。二是基础设施投资支撑不足。1-2月,全市完成基础设施投资54.10亿元,同比仅增长2.4%。全市过10亿元以上基础设施投资项目,如轨道交通一号线、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建设等投资力度减弱。三是新开工和在建项目储备不足。1-2月全市新开工项目369个,同比下降19.4%;新开工计划总投资264.83亿元,下降5.2%;在建项目未完成工作量1247亿元,增长5.6%。
(二)工业增长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一是企业生产运营依然面临一些困难。虽然今年前2个月工业经济整体运行平稳,但仍面临市场需求较弱,企业运营成本攀升等诸多不利因素。1-2月,全市工业产品产销率为 96.7%,依然不旺;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指数为98.4%,仍未转正。此外,由于当前工业产品价格走低,加上部分企业原材料、劳动力等成本的上升,企业利润空间受到挤压,2013年四季度工业景气调查显示,51.7%的企业出现“用工成本上升”的问题,30%的企业存在资金紧张。二是多点支撑的格局有待进一步巩固。主要表现为烟草行业对工业增长拖累较大,1-2月烟草制品业实现增加值165.97亿元,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39.2%;同比增长6.4%,低于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7.3个百分点,烟草制品业占比偏高而增速较低,对规模工业增速影响明显,1-2月烟草制品业拖累全市规模工业增速回落4.5个百分点。三是工业高耗能产业增长过快。1-2月,全市高耗能产业实现增加值54.57亿元,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12.9%,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增长速度为31.1%,高于规模工业增速17.4个百分点,高耗能产业的过快增长不利于产业转型升级,对资源和环境造成了一定压力。
三、对策建议
当前,全市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依然复杂,经济快速发展仍然面临一些不利因素。从全球来看,2014年世界经济有望保持温和复苏态势,发达国家是复苏主要动力,但美联储退出QE3、部分新兴经济体金融风险加大给世界经济稳定增长带来诸多不确定性;与此同时多个新兴经济体由于自身经济结构性问题,以及发达国家货币政策调整的外溢影响,出现增速放缓、增长难度加大的情况,全球经济形势依然复杂多变。从全国来看,众多宏观数据显示经济依然面临下行压力。1-2月,全国规模工业、社零、投资同比分别增长8.6%、11.8%和17.9%,均创近年来新低。从全市来看,尽管全市经济运行相对平稳,但主要指标增速低于预期,需积极化解经济运行中的困难和问题,为实现全年预期目标和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稳固工业支撑作用。一是要继续深化企业帮扶,要结合企业在用工成本上升、产品价格下滑、资金压力增大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制定帮扶措施。二是强化“多点支撑”格局。积极引进新企业、新项目,依托园区优势扩大产业集聚度,完善产业链,加强产业配套,加大帮扶力度,扩大第二梯队产业发展规模与影响力,特别是通信设备制造、新材料、医药制造等行业。三是切实加快创新转型。要瞄准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发力, 加大技改和研发力度,优化产品结构。
(二)确保投资稳定增长。今年全市投资开局较好,但要在去年高基数上,每月需完成500亿元左右投资才能实现全年增长18%的目标,难度不小。一是要抓项目引进。尽快启动一批重大项目,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特别是大项目的引进。二是抓项目进度。全力推进亿元以上重大在建项目建设进程,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实际问题,确保项目早落地、早建设、早投产。三是抓结构优化。充分发挥投资的导向作用,加大技术改造投资与新兴产业的培育,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以投资结构调整带动产业结构优化。
(三)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在保持房地产市场等相关行业稳定的同时,大力发展金融、现代物流、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电子商务、会展经济、楼宇经济等新兴业态,推动第三产业实现平稳较快增长。
(四)保持物价基本稳定。当前全市物价高位运行,虽然有同期基数低、去年翘尾因素等影响,但物价高位运行影响百姓生活,需要采取措施保持物价的基本稳定。一是要抓好农业和粮食生产,确保稳定粮食、肉类等人民生活必需品的生产和供应。二是要全面加强价格调控和监管,重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降低流通环节成本,促进产供销良性循环。三是要完善弱势群体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落实好困难群众各项救助措施,保障低收入群体生活。
[供稿:长沙市统计局邹俊平]
[审核:刘雁]
[责编: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