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结构调整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决定因素,有什么样的投资结构就有什么样的经济结构,投资资源的优化配置能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合理的投资结构是优化产业结构的关键。近年来,全市投资保持平稳较快增长,进一步实现了从扩大规模向优化结构转变,从注重速度向提高效益转变,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投资效益凸显,第三产业投资质量稳步提高,但投资运行中的一些问题仍需关注。
一、长沙投资结构与产业结构现状
从投资结构与产业结构变动趋势观察,全市产业结构与投资结构基本协调,近年来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正是投资结构调整的结果。
从产业结构来看,全市三次产业整体呈现“二三一”结构。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2001年的9.7:38.7:51.7调整为2013年的4.1:55.2:40.8,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别下降5.6和10.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提高16.5个百分点,产业结构由“三二一”转变为“二三一”发展格局,整体呈现出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降低,第二产业比重稳步提升的发展态势,其中2013年出现新转折,三产业占比首次上升,显示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
从投资结构来看,全市三次产业投资呈现“三二一”结构。第一产业占全部投资比重较低,一直稳定在0.4%-1.9%这一区间变动,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占全部投资比重则发生了较大幅度的调整,第二产业由2001年的14.4%调整为2013年的32.5%,上升18.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则由2001年的85.2%调整为65.6%,下降19.6个百分点。在第一产业相对稳定的情况下,除个别年份外,整体呈现出第二产业投资强度持续增强、第三产业投资强度持续减弱的状况。
总体来看,全市产业结构与投资结构相互协调促进。从三次产业看,第三产业投资依然是全市投资的主体,近年来稳定在70%左右,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保持在40%左右。近年来,第三产业增加值和投资占比整体呈现出双下降格局,同时第三产业投资占比偏高、增加值占比偏低,主要原因是由于第三产业投资中包含大量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项目,这部分投资经济效应小于社会效应;第二产业增加值和投资比重均呈稳步提升的同向变化,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双向激励,行业的快速发展推动投资占比增加,投资的增加反过来又促进了行业的发展;而第一产业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属于政府保护的弱势产业,投资总量相对较小。
二、调整投资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带动作用
根据经济增长理论,固定资产投资既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又是诱发经济波动的最主要因素。因此,在投资规模扩张的同时要重视投资结构的变动,并以此带动经济的长远发展。“今天的投资结构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投资结构能深入地反映各区域产业结构的特征和品质,投资结构取决于产业结构的需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和水平密切相关,是产业发展阶段成熟度的综合反映。投资结构调整能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现存的产业结构是以往投资在产业之间配置的结果,而现在的投资结构又决定着未来的产业结构。
近年来,长沙投资结构和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可以看出,投资结构的变动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直接原因,从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来看,近年来全市经济增长有60%以上是靠投资来拉动的,投资结构决定了全市目前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总体上,全市投资结构与产业发展相互协调,两者之间呈现出相互传导影响。
从产业结构来看,2000年以来长沙投资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从2001年的0.4:14.4:85.2到2013年的1.9:32.5:65.6,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虽然三次产业投资呈现“三二一”序列没有根本性的变化,但三产业投资比重下降,第一、二产业投资占比稳步提升,与此同时,三次产业增加值占比由2001年的9.7:38.7:51.7调整为2013年的4.1:55.2:40.8,三次产业地区生产总值结构呈现由“三二一”向“二三一”转变。正是由于近年来工业投资的快速增长带动了工业增加值的快速增长;正是由于第三产业投资比重的下跌,导致了近几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下降。
从经济结构看,民间投资的快速增长也促进了非公经济发展。全市非国有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由2005年69.3%上升到2013年75.9%,八年间上升了6.6个百分点,而与此相对应的非公有制经济占GDP的比重也稳步上升,由2005年的56.0%上升到2013年的62.0%,八年间上升了6.0个百分点。因此,从未来看,须通过产业投资结构的继续优化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
三、投资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2013年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指出,长沙存在产业层次偏低等四个“短板”,产业层次偏低与产业投资有密切联系,全市产业投资有以下几方面需进一步改善。
从投资领域来看,第三产业投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2013年,长沙市第三产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65.6%)高于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40.8%)24.8个百分点,而武汉第三产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61.8%)高于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47.7%)14.1个百分点,南京市第三产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51.7%)低于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54.4%)2.7个百分点,反映出全市第三产业投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从近年来第三产业投资内部情况看,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房地产、交通运输和邮电等传统产业投资占第三产业投资的比重接近70%,其他新兴服务行业投资所占比重相对较低,这也造成了目前长沙新兴服务行业规模偏小,发展缓慢的状况。
从投资主体情况看,民间投资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民间投资已经成为全市投资的主力军,但目前民间投资主要投向工业、房地产开发等市场竞争性领域,其他领域投入相对有限。从2000年以来民间投资情况看,民间投资重点投向工业、房地产开发业,工业和房地产开发的民间投资占全部民间投资比重达到60%以上,其中工业投入中民间投资由2011年的34.2%提高到2013年的39.9%,呈现逐年上升态势,而基础设施和民生投资主要依赖政府投资,民间投资占比较小,目前基础设施投资和民生投资占全部民间投资的比重分别为7%和2.5%左右。
从重点行业来看,工业和房地产领域有待进一步强化。工业和房地产投资是近年来全市投资的重点领域,2013年两者合计投资占全市投资的比重达57.1%,比2001年提高了23.5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占比提升了21个百分点,但与先进城市相比,全市工业投资占比偏低和房地产业投资效益偏低等问题较为突出。
从工业投资看,工业投资占全市投资的比重则由2001年的11.0%提高到2013年32.0%,占比稳步提升但依然偏低。2013年,工业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32.0%,总量和占比分别居全国省会城市第9位和第12位,与南京、沈阳、武汉、合肥等城市的差距较为明显,工业投资总量比南京、武汉、合肥分别少931.11亿元、790.22亿元和285.13亿元,工业投资占比分别低于南京、武汉、合肥15.1、5.6和6.7个百分点。从产业分布看,全市工业投资中,金属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传统行业投资多,投资总量居工业各行业投资前列,而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行业投资少。
从房地产投资看,房地产开发投资一直是拉动长沙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2013年长沙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达25.1%,与南京(22.0%)、合肥(24.3%)、武汉(31.7%)等城市该比重接近,而长沙房地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为3.3%,远低于南京(7.2%)、海口(7.1%)、成都(6.0%)、合肥(5.8%)、武汉(5.6%)等城市,反映出长沙房地产业投资增加值产出有待进一步提升。
四、优化产业投资和产业结构的几点建议
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必须千方百计以规模扩张促进总量增长,以增量优化带动存量调整,以项目结构带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结构升级。
一是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处于基础地位,现阶段应大力发展高产高效农业、特色农业。在加大政府投资的同时,建立支持农业投资的政策体系,利用财政、金融和税收等优惠政策吸引各种资金对农业的投入。一是加强新农村建设,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为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提供有力的基础保障。二是加大对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投入,将新型技术引入农业,依靠科技调整和优化农产品的品种和品质结构,建设高产优质、高效、绿色的新型农业。三是深化对农产品的深加工,延长农业产品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二是加快第二产业投资结构的调整。在保持第二产业投资稳步增长的同时,要重点改善其内部结构,在投资结构上要有所限制、有所鼓励,推动形成一批由新技术支撑,对产业发展能够起到典型示范作用的先导产业群,带动全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一是限制低水平加工工业的投资,加大对支柱产业的投资,通过增量投资引导存量调整。二是加大对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实行投资倾斜。三是对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区域经济项目在技术改造和资金方面积极扶持,为企业的更新改造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通过财税政策加快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步伐。
三是提高现代服务业投资比重。保持第三产业投资总额的适度增幅,协调好第三产业投资比重增加和第三产业内部投资结构的关系,把投资集中到能够促进整个区域均衡发展的领域。一是调整产业内部投资结构,改变目前大部分投资集中房地产和基础建设领域的格局,加大对商业、旅游业、社会服务业等方面的投资,特别是加大对文化信息、科研等现代服务业方面的投资。二是合理调控房地产发展,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提高开发品质,创新房地产开发模式,提高附加值行业附加值,保持房地产业的良性发展。三是创新招商引资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强现代服务业方面的招商引资力度,促进第三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
四是拓宽民间投资投融资渠道。良好的投融资环境和全方位的政策支持,为长沙市民间投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相关部门应及时发布项目合作、招商引资等信息,引导扩大民间投资行为,支持民营企业进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和保障性住房建设等领域,帮助民间投资做大做强。
[供稿:长沙市统计局邹俊平]
[审核:刘雁]
[责编: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