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月长沙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来源: 时间: 2014-06-19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今年以来,长沙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一季度主要指标增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进入5月份,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等指标稳步回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继续回落,规模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增速同比提升但环比出现小幅回落,显示当前经济运行也面临一定下行压力。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一)规模工业小幅回落。1-5月,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43.55亿元,同比增长12.7%,增幅提升0.4个百分点,但比1-3月和1-4月分别回落0.8和0.5个百分点。园区增速较快,1-5月全市园区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651.57亿元,同比增长13.4%,高于全市规模工业增速0.7个百分点。小微企业增速领先,1-5月全市小微企业实现增加值415.31亿元,同比增长21.3%,分别高于大、中型企业增速12.7和13.6个百分点。从主要产品产量来看,汽车同比增长28.9%,卷烟增长1.2%,而起重机、挖掘铲土运输机、压实机械、混凝土机械分别下降18.9%、6.0%、11.2%和3.2%。

  (二)投资增速相对平稳。1-5月,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96.78亿元,同比增长21.4%,增幅提升7.6个百分点,但比1-3月和1-4月分别回落2.6和0.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明显加快,1-5月完成投资1173.24亿元,同比增长21.7%,增速提升10.3个百分点,其中基础设施、房地产投资分别增长31.4%和10.3%,分别提升18.4和8.1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增速有所回落,1-5月全市完成工业投资590.28亿元,同比增长22.2%,比1-3月和1-4月分别回落3.7和1.7个百分点。

  (三)消费市场小幅上扬。1-5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95.01亿元,同比增长13.4%,比1-3月和1-4月均提升0.1个百分点,其中批发业增长18.4%;零售业增长13.5%;住宿业增长0.7%,增速同比提升8.3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增幅呈逐月提升态势,累计增幅由负转正;餐饮业增长8.4%,增速同比提升2.2个百分点。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保持较快增长,其中石油及其制品类零售额增长35.7%,汽车类增长25.9%,中西药类增长19.7%,粮食、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18.1%。

  (四)进出口总额继续回升。1-5月,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276.88亿元,同比增长27.2%。其中出口总额185.44亿元,增长54.9%,创近年来增速新高,比1-3月和1-4月分别提升36.8和24.3个百分点。1-5月,全市实际利用外资金额17.02亿美元,同比增长20.6%,比1-3月和1-4月有小幅提升。

  (五)物价指数逐月回落。1-5月,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3.2,增幅同比提升1.7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呈现逐月回落态势,比1-3月和1-4月分别回落0.7和0.2个百分点。八大类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七升一降”,食品类上涨4.5%,烟酒及用品类下降0.5%,衣着类上涨1.9%,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1.7%,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上涨2.1%,交通及通信类下降0.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8.4%,居住类上涨1.9%。

  (六)财政收支平稳发展。1-5月,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429.29亿元,同比增长12.5%,比1-3月和1-4月分别回落2.0和3.3个百分点。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69.59亿元,增长18.2%,其中税收收入185.22亿元,增长11.9%。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为268.85亿元,增长14.6%,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下降10.3%,而城乡社区事务、交通运输、住房保障支出等民生类支出较快增长,同比分别增长38.9%、192.7%和149.6%。

  (七)金融存贷款稳步增加。5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1037.15亿元,比年初增长8.7%;各项贷款余额10148.62亿元,比年初增长5.4%,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7525.90亿元,比年初增长4.9%,同比增速回落1.8个百分点。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当前全市经济运行平稳,但也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工业稳增长压力较大。今年以来,全市工业用电量增速逐月回落, 2-5月各月累计增速分别为15.2%、11.4%、7.0%和5.6%,显示工业经济增长面临一定下行压力。从工业主要支柱产业来看,工程机械行业市场需求不旺,处于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投资收缩,增长压力较大,仍未走出低迷困境,1-5月全市专用设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94.59亿元,同比下降3.0%,其中5月当月下降19.4%,显示当前下行压力加大。

  二是房地产市场依然低迷。1-5月,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473.9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7.4%,回落57.6个百分点,降幅比1-3月扩大6.9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的下滑影响全市投资增速,1-5月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同比下降2.7个百分点,并对相关行业带来一定影响,如1-5月全市水泥生产量下降0.9%,增速同比回落39.4个百分点;家具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速分别回落17.2和41.3个百分点。

  三是消费市场依然不旺。今年以来,全市消费需求保持基本稳定,但离全年增长目标有一定差距。一季度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9.8%,增速有所放缓,将直接影响到居民的实际消费能力,加之严格公务消费对抑制餐饮、娱乐等消费产生一定影响。与此同时,我市传统商品尤其是食品、服装类商品销售增长趋缓,1-5月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和服装、鞋帽、针织纺织品类商品增速同比分别回落4.6和4.8个百分点。

  三、对下一步走势的分析判断

  当前,全球经济复苏缓慢,我国经济进入转型换挡期,全市经济进入转型创新发展的关键期,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在外部环境、政策主导和结构性问题共同作用下,主要经济指标出现波动。未来一段时期,宏观环境依然偏紧,我市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短期内不会发生大的变化。

  从国际看,全球经济依然呈现出整体弱复苏的态势,其中主要新兴经济体增长前景不断恶化,但发达经济体仍基本持稳。从先行指数来看,全球企业活动增速继续加快,全球综合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从4月份的52.8升至5月份的54.3,连续21月以来一直高于临界值50.0;同时实体经济稳步向好,全球服务业PMI从4月份的52.7升至5月份的54.6,为8个月以来最高水平,已连续20个月高于临界值50.0,而全球制造业PMI从4月份的51.9的升至5月份的52.2,连续18个月高于临界值50.0。

  从国内看,全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4月份以来的“微刺激”已渐显成效,继5月份制造业PMI指数再创新高、外贸出口告别负增长以及CPI、PPI反弹,5月份工业、消费继续恢复,5月份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比上月加快0.1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5%,比上月提升0.6个百分点,显示经济运行进一步向好。同时,随着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结构调整政策举措的落实,将为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动力。

  从全市看,整体经济发展稳步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尤其是建成“三市”、实施“三倍”目标的强力推进,以及“一带一部”首位城市区位优势日益明显,不仅是支撑当期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而且也将成为今后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随着年初谋划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陆续实施,节能环保、保障性住房、城镇化建设、重大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有望加快,以及地铁、磁悬浮等投资加快,将有力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平稳增长。同时,当前全市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相对较好,1-4月全市规模工业亏损企业个数为228家,同比下降3.8%。另据对40家重点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问卷调查显示,58.8%的服务业企业目前处于盈利状态,近七成企业综合经营状况良好或正常,企业对自身及行业发展持积极态度,反映出当前全市企业生产经营总体情况正常。

  下一阶段,应密切关注经济形势变化,尤其是重点行业和房地产市场走势。一是继续强化企业服务、提升服务效果,帮助企业提速增效;二是继续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加大投资力度、强化跟踪落实;三是进一步激发网络消费、信息消费、社区消费等新型消费模式潜力;四是密切关注房地产市场出现的新情况,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努力营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环境和氛围,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局面。

[供稿:长沙市统计局罗恒 邹俊平]
[审核:刘雁]
[责编: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