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上半年,长沙实现旅游总收入605.52亿元,接待旅游者人次5560.17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20.9%和4.5%。旅游经济在转型优化中平稳发展。
一、上半年旅游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一)旅游经济由快速向优化转变。一是增速有所放缓。上半年,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接待旅游者人次同比分别增长20.9%和4.5%。其中,接待国内游客5500.37万人次,增长4.5%;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80.41亿元,增长21.7%;接待入境游客59.80万人次,增长3.8%,回落了9.2个百分点(全国连续三年负增长);实现旅游外汇收40109万美元,增长5.2%。二是结构逐渐变优。虽然增速小幅回落,但发展质量向效益型转好,据国家旅游局统计,长沙酒店出租率排名全国第二,平均出租率为82.4%。在统计的12家高星级酒店中,客房经营情况优于餐饮,有9家酒店客房收入比去年上升,上涨幅度为20%左右。从收入结构看,高星级酒店的收入不再依赖公务接待,平民化、大众化消费占到了近三成。
(二)旅游消费由高端向大众化转型。一是从旅游投资来看,经济型酒店发展迅猛。据不完全统计,上半年长沙经济型酒店新增29家。旅游新业态蚁巢酒店利用长沙闲置房产推出16家酒店,深受大众欢迎。二是从旅游消费来看,一些高星级酒店业主动应对市场需求,实行去行政化、去公务化战略,如圣爵菲斯大酒店新开辟适应大众消费的火锅城,并利用网络团购促销,把能够推向市场的部门全部推向市场,如洗衣房,员工餐厅、游泳池面向大众开放,承接湖南广电集团所有员工餐。金太阳现代休闲农庄调整营销模式,向商务、个人要市场,推行旅游宣传进社区活动。
(三)旅游方式由单一向多元化转换。随着新兴在线旅游的兴起,传统的出游方式正悄然发生变化,市场结构发生显著变化,散客化成为旅游市场的主体。一是由组团向散客化转变。根据今年上半年的调查情况来看,游客的需求开始向常态化转型,旅行社组织、招徕的团队、包价游客,只占国内旅游市场的5%,而达到目的地,通过旅行社接待的方式完成全部旅游活动的人,只占2.7%。二是以线下向线上交易转变。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以“80后”、“90后”为主旅游消费人群,通过移动互联网进行的OTA线上交易模式成为主流,据相关统计显示,上半年58同城、携程网、去哪儿网接待的游客占国内旅游市场的75.6%。三是以观光向休闲度假转变。目前,长沙的旅游已经开始从观光游览型向休闲度假型发展,周末休闲的玩法越来越受到长沙人的欢迎,不少人都会在周末利用两三天的时间,一家大小或是三五知己到长沙周边景区游玩。在今年的旅游市场增长中,休闲游是发展最快的旅游方式之一。
二、旅游项目强力推进,旅游宣传精彩纷呈
以旅游项目建设为抓手,推进长沙旅游转型升级,强力提升老景区,加快建设新景区,努力开发新业态,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加大旅游市场营销推介,打造长沙旅游经济升级版。
(一)精品旅游项目强力推进。全面启动了灰汤国家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进一步明确创建目标。大王山旅游度假区加快建设,路网工程全面铺开,巴溪洲水上公园即将开园;大围山成功创建为省级旅游产业园,大浏高速茶林互通至白沙公路动工建设,红莲寺至祷泉湖旅游公路、栗木桥景区提质改造工程、杜鹃花海、樱花基础等工程正在抓紧时间施工。铜官窑文化旅游区新华联项目在稳步推进。启动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出台《长沙市公共服务体系三年行动方案》,做好长沙市景区提质改造规划建设工作。
(二)旅游宣传促销精彩纷呈。举办了橘洲喜乐会、梅溪湖元宵灯展、开福喜乐会、天心火宫殿庙会等10多个旅游节会活动,梅溪湖国际灯光节暨元宵灯会,参观人数超过100万人次。3月1日,在央视一套19:30分的天气预报栏目推出了长沙城市形象,4月1日,在央视4套播出长沙城市形象宣传片,提升了“快乐长沙”长沙城市形象知名度,美誉度。
[供稿:长沙市统计局梁沅芳]
[审核:刘雁]
[责编: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