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业是全社会能源消费的重要组成部门,在美日等发达国家,交通运输能源消费占全社会用能的比重都在20%以上,且在不断增长,而其中公路交通运输能源消费占全部交通运输的比重一般在80%以上。近年来,随着长沙交通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公路客、货运输量逐年攀升,带动公路交通运输部门能源消费迅速增长,节能降耗压力逐年增大。
一、公路通车里程继续扩大,公路运输占据主导地位
2013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继续扩大,通车总里程达15809.01公里,同比增长0.6%。其中高级、次高级路面11960.27公里,增长1.7%。全市桥梁长度和数量达159822.58米和2624座,分别同比增长12.1%和3.6%。
与此同时,全市公路客、货运输量也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趋势。全市共完成公路旅客运输量35143万人,占全部旅客运输量的92.7%,同比增长3.8%;完成公路旅客周转量1304296万人公里,占全部旅客周转量的47.1%,同比增长5.5%。全市完成公路货物运输量24627万吨,占全部货物运输量的87.8%,同比增长6.4%;完成公路货物周转量2352483万吨公里,占全部货物周转量的70.4%,同比增长14.1%。
二、公路运输能耗占比大,营业性车辆节能结构性矛盾凸显
伴随着全市交通周转量的快速增长,2013年全市交通运输储运业和邮政业的能源消费同比增长达6.7%;全市营业性公路运输车辆成品油消费同比增长10.9%,在不同车型之间,节能形势存在较大差异。
(一)公路运输能耗占交通运输业能耗超六成。2013年,长沙市交通运输储运业和邮政业能耗占全社会能源消耗的10.6%,是仅次于工业和居民生活的第三大用能部门,而其中公路运输业又是交通运输业能耗的最大组成部分,占交通运输业能耗的61.4%。
(二)载客汽车各车型节能形势差异大。7-15座的汽油载客汽车与30座以上的柴油载客汽车油耗均呈现同比增长趋势,分别同比增长3.4%和3%;而7-15座与15-30座的柴油载客汽车油耗均出现下降,分别同比下降8.5%和18.9%。总体来看,柴油车在油料使用效率和燃油经济性上都具有不小的优势。
(三)载货汽车车型节能形势较为严峻。除载货量在4-8吨的柴油载货车辆百公里油耗同比下降21.6%以外,其他各吨位车型油耗都呈现上升趋势,尤其是载货量在2吨以下和20吨以上的柴油载货车油耗上升较快,百公里油耗分别同比上升23.4%和17.1%。大吨位载货车型与其他车型相比在能效上虽然有一定优势,但单位能耗上升幅度较大的趋势不容忽视。
三、多措并举齐推进,提升交通运输节能水平
从目前情况来看,全市公路交通运输行业还存在能耗水平较高,运输车辆节能难度大,运输方式结构不合理,以及节能服务和引导体系不完善等诸多问题。
(一)优化运输结构,提高运输效率。近几年来,长沙市公路货物周转量在迅速增长的同时,占全部货物周转量的比重也从2011的62.6%攀升至2013年的70.4%,而水运货物周转量比重从2011年的15.9%下降至2013年的14.5%。从各交通方式的能源利用效率来看,铁路、水运相比公路运输方式具有较为明显的比较优势,但现实情况是其比较优势远未充分发挥,下一步应在兼顾发展公路运输的同时,着力加快发展铁路、水运等运输成本低、运输效率高的交通运输方式,加大湘江航运枢纽和湘江通航能力建设力度,进一步优化交通布局,实现各种运输方式“无缝衔接”,促进多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的节能高效型综合运输体系建设。
(二)依托科技创新,降低车辆能耗。以信息化推动公路交通运输环节节能,大力推广应用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交通运输产业,提高运输组织效率,促进客、货运实载率提高,降低能耗和排放水平。加强现有车船运力结构的调整,加快淘汰高能耗、低效率的老旧车船,加强节能环保型运输车船的采购和市场推广力度,加强对交通运输装备节能低碳化技术的研究,对应用潜力大、市场前景好的节能减排技术和产品予以推广,逐步形成高能效、低碳化、环保型的交通运输装备体系。
(三)政府积极作为,加强示范引导。进一步加强国家重点推广营运车船节能产品(技术)的采购力度,提高销售环节对先进节能型运输设备的政府补贴力度;严格执行交通运输营运车辆燃料消耗准入与退出制度,确保营运车船符合燃料消耗限值标准,从源头控制高耗能车船进入营运市场;大力开展节能示范活动项目推广,通过典型示范引路和政府政策引导,起到以点带面的政策效果;建立重点用能单位能耗监测和考核评价制度,重点加强对纳入“十二五”国家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的交通运输企业的节能监督管理。
[供稿:长沙市统计局王仁彪]
[审核:刘雁]
[责编: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