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长沙积极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各项工作。1-2月,全市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运行态势,但受国内外需求增长放缓等多种因素的叠加影响,部分指标稳中有降,需要采取措施积极应对。
一、运行情况
1-2月,长沙市经济开局平稳,工业生产总体平稳,投资结构不断优化,消费市场基本稳定,外贸出口高速增长,财政金融稳步增长,居民消费价格小幅上涨。
(一)工业生产总体平稳。1-2月,全市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468.60亿元,同比增长10.4%。全市37个行业大类中,有30个行业增加值正增长,15个行业增速超过15.0%。一是主要行业较快增长。以蓝思科技为代表的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以远大空调为代表的通用设备制造业,以尔康制药为代表的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4.8%、16.7%和35.9%。二是高技术产业增长提速。加快推进转型创新发展,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1-2月,全市实现高技术产业增加值58.66亿元,同比增长25.7%,远高于全市规模工业增速,其增加值占规模工业的比重达12.5%,同比提升1.9个百分点。三是中小企业发展活力增强。1-2月,中型企业和小微企业分别实现增加值54.21亿元和126.1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7%和19.7%,均高于全市规模工业增速。
(二)投资结构不断优化。1-2月,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6.01亿元,同比增长4.2%,虽然增幅同比回落但基础设施、高新技术和生态投资等保持较快增长,投资转型升级特征明显。一是基础设施投资稳定增长。地铁、城际铁路、磁浮工程、万家丽路快速化改造、黄花机场飞行区东扩、长沙星沙50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投资过20亿元基础项目投资力度加大,1-2月完成基础设施投资73.35亿元,同比增长38.4%。二是生态投资力度加大。环境监测、水利管理及环境管理、废物处理、回收、利用等生态环境投资加大,1-2月完成生态环境投资13.65亿元,同比增长63.3%。三是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加。随着转型发展,创新发展深入推进,企业创新投入积极性增强,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力度加大。1-2月,全市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投资23.36亿元,同比增长24.5%。
(三)消费市场总体稳定。1-2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3.17亿元,同比增长12.6%,同比回落0.2个百分点,扣除物价因素实际提升3.2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额295.98亿元,同比增长13.6%。一是住宿业继续回暖。1-2月全市限额以上住宿业零售额同比增长7.9%,增幅提升20.1个百分点。二是餐饮业发展呈现分化。1-2月,全市限额以上餐饮业零售额同比增长6.7%,增幅回落6.3个百分点,餐饮企业经营情况呈现分化特征,部分企业增幅达50%以上,降幅最大的企业超过30%。三是主要商品销售较快增长。1-2月,全市汽车、石油、中医药、粮油食品等主要商品零售额保持较快增长,其中汽车增长17.6%,石油及其制品增长13.2%,中西药品类增长24.8%,粮油食品类增长11.6%。
(四)出口增幅再创新高。1-2月,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150.50亿元,同比增长133.0%,其中出口总额为125.50亿元,增长207.1%;进口总额25.00亿元,增长5.3%。
(五)财政金融平稳增长。1-2月,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188.82亿元,同比增长9.1%,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0.40亿元,增长12.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129.05亿元,增长25.8%。同时,金融存贷稳步增加,1-2月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12155.98亿元,比年初增长3.3%,增幅同比提升0.3个百分点,其中住户存款余额4235.06亿元,增长8.8%,居民储蓄增速较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1014.03亿元,比年初增长2.9%,增幅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其中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中长期贷款额比年初增长4.0%。
(六)市场物价低位运行。1-2月,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0.7,增幅同比回落3.5个百分点,八大类商品中衣着、食品、家用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涨幅居前,分别上涨2.9%、2.5%和2.1%,居住、交通通信价格同比下降。与此同时,商品零售价格下降,1-2月城市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 99.1,增幅同比回落3.4个百分点,创近年来新低。
二、主要问题
当前长沙经济延续了去年以来稳中放缓的运行态势,1-2月主要指标出现回落,显示全市经济发展依然面临较大下行压力。
(一)投资增速较大回落。受房地产投资增速回落、工业投资增长乏力、新开工重大投资项目减少等因素影响,1-2月全市投资增速同比回落21.3个百分点,创近年来增速新低。一是新开工重大投资项目大幅减少。1-2月,全市计划总投资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不含房地产开发项目)10个,比去年同期减少14个,下降58.3%,项目投资计划总投资、完成投资额、未完工程投资同比分别下降66.1%、71.4%和64.5%。二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大幅下降。受宏观经济下行以及不动产登记等多种因素影响,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投资更加谨慎,投资力度减弱,1-2月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32.49亿元,同比下降12.0%;全市完成投资过5000万元以上在售楼盘项目62个,同比减少11个。三是工业项目投资后劲不足。1-2月全市计划总投资过亿元以上工业投资项目123个,同比增加15个,完成工业投资52.07亿元,同比仅 3.4%。受建设进度缓慢等因素影响,1-2月全市完成工业投资113.51亿元,同比增长14.3%,增速回落6.9个百分点。
(二)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当前,房地产市场呈现量价齐跌。一是新开工面积大幅下降。1-2月,全市在建楼盘有新开工面积的26个,同比下降42.2%,商品房新开工面积177.2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7.8%,新开工项目楼盘完成投资13.13亿元,同比下降25.0%,新开工面积增速为2009年以来最大跌幅。二是待售面积创新高。1-2月,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为127.0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8.4%,降幅比2014年扩大10.9个百分点,销售市场相对冷清导致待售面积不断增大,截止2月全市已竣工新建商品房待售面积达117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7.4%,创历年新高。三是新建商品房价格下降。2月份,全市新建商品住宅环比、同比价格双双下降,其中环比下降0.4个百分点,同比跌幅达8.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受宏观经济下行以及不动产登记等多种因素影响,部分投资型和改善型购房需求减弱。调查显示,企业普遍感到资金紧张,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比较突出,这些因素都对未来房地产市场带来一定影响。
(三)工业形势不容乐观。受大环境需求不足的影响,全市工业生产有所放缓,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同比回落3.3个百分点。一是微观企业发展承压。产品价格是反映市场需求状况的晴雨表。2014年,全市工业品生产价格指数除少数月份环比企稳外,大部分月份出现下跌,整体表现比较低迷。今年1-2月,全市工业品生产者价格同比下跌3.3%,环比下跌0.8%,下跌幅度为去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反映当前市场需求偏弱。从调研了解的情况看,劳动力成本上升、融资难等问题依然困扰着中小企业。二是工业投资增速回落。工业投资是反映企业扩张动能状况的重要指标。1-2月,全国、全省及全市工业投资增速分别为13.9%、10.6%和14.3%,同比分别回落4.0、13.7和6.9个百分点,显示工业实体投资景气程度有所下降。三是主导行业持续低迷。专业设备制造业继续负增长,1-2月增加值同比下降7.8%,显示去年以来工程机械行业下行的趋势依然没有改观,也将影响全市工业经济增长提速。
三、对策建议
当前,虽然部分指标增幅继续回落,但经济增长的基本面保持总体稳定,需进一步保投资、强工业、促房地产稳定,积极对接国家稳增长各项政策,加强经济增长新动力的培育,进一步增强市场活力,确保全市经济保持在合理区间内运行。
(一)确保投资稳定增长。新常态下,投资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依然起着关键性作用,按照大力推动项目建设,促进投资平稳较快发展。一是狠抓重点项目投资。认真落实全市重大项目推进大会精神,抓进度、抓重点、抓增量、抓落实,尽快开展项目新开工、投资进度情况定期讲评和项目观摩活动,狠抓重大项目开工率,加大要素保障和工作支持力度,逐一调研了解项目建设困难,逐一帮促解决具体问题,加快在建亿元以上项目投资进度。二是狠抓项目招大引强。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新项目、开工一批新项目,切实增强投资发展后劲,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强化招商引资责任,抓紧跟踪落实已签约项目,建立通报机制,加快督促推动,解决突出问题,推动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尽早发挥对全市经济发展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三是继续激活民间投资。1-2月,我市民间投资主体完成投资同比下降0.2%,其增速减缓将不利于今后全市投资增长,要切实抓好相关鼓励和保障民间投资政策的落实,尽快出台全市第四批民间投资开放项目,继续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进一步优化投资布局,努力培育带动民间投资的新项目,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文化教育、能源环保以及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形成社会新的投资热点。
(二)加快工业提质增效。处理好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关系,发挥园区发展优势,加快传统产业升级,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深入推进结构调整,努力提高集约集聚发展水平,促进全市工业经济提质增效。一是发展新兴产业,构筑多点支撑产业格局。着力培育发展高端装备、电子信息、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继续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挖掘工业增长新亮点,努力构筑工业多点支撑发展格局。二是加强园区建设,推进工业集约集聚发展。强化产业园区在工业发展中的地位,进一步加强园区规划,加大园区建设投入,大力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积极引导企业向园区集聚,立足产业基础与优势培育壮大产业集群,提升产业协同竞争力。三是加大扶持力度,发挥骨干企业引领作用。认真落实好相关领域政策,加强重点领域重点企业监测调度,保障生产要素供给,确保核心骨干企业运行平稳。要继续深化企业帮扶,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推动企业抱团发展。
(三)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当前,房地产市场营销低迷,后期房地产开发投资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要高度关注房地产市场,积极为房地产企业排忧解难,加快新建商品房去库存化步伐,提振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信心。一是加快棚户区改造。牢牢抓住国家大力实施棚户区改造政策机遇,加大保障房安置货币补贴力度,尽量满足拆迁户和保障安置户选择安置范围和方式的权力,帮促拆迁户和保障房安置户早日迁入新居。二是加强房地产投资引导。广泛征求企业意见建议,在符合政策的前提下,适当开展购房促销活动,同时加快项目审批进度,在施工环节、销售环节尽力为企业排忧解难,加大项目投资力度。三是加快配套设施建设力度。从近几年房地产销售看,园区、产业集中区、学区都是带动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建议在支持楼盘建设的同时,切实加大楼盘周边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供稿:长沙市统计局 邹俊平]
[审核:刘雁]
[责编:罗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