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规模再创新高 产业贡献稳步加大

—2014年长沙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综述

来源: 时间: 2015-05-18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近年来,随着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和民营经济双向快速发展,长沙市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也呈现出整体规模不断扩大、研发投入不断加强、产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及产业贡献不断加大的格局。然而,在整体经济下行的背景下,民营高新技术企业效益回落及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值得关注。

  一、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现状

  (一)整体规模再创新高,引领支撑作用凸显。受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进度加快及各级政府对民营企业扶持力度加大等因素影响,2014年全市民营高新技术企业①(简称民营高企,下同)发展亮点频现:一是企业数量稳步增加。年末全市共拥有民营高企665家,比上年同期增加46家,其中私营企业416家,占全部民营高企数的62.6%,占比与上年基本持平;二是增加值首破千亿大关。全年全市民营高企累计实现增加值1381亿元,同比增长22.4%,增加值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为61.9%,比重较上年同期提高5.8个百分点;三是产业贡献率大幅提高。从2014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看,民营高企对高新技术产业增长的贡献率达73.6%,比上年同期提高20.4个百分点。

  (二)科研投入不断加大,核心竞争能力提升。从科研投入情况看,年末全市民营高企拥有科技活动人员54154人,同比增长6.1%,平均每家民营高企拥有科技活动人员81人,同比增长8%;全年全部民营高企共投入科技活动经费139.4亿元,同比增长12.3%,科研投入强度②为3.5%,高于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从科研产出情况看,全年全市民营高企累计专利申请数达4570件,同比增长2.2%,其中发明专利申请数为2216件,同比增长3.2%,年末共拥有有效发明专利3655件,同比增长26.7%。

  (三)骨干企业明显增多,私企平均规模扩大。从企业规模看,年末全市民营高企中增加值亿元以上单位147家,同比增长23.5%,全部亿元以上单位累计实现增加值1256.5亿元,占全部民营高企增加值的91%,比上年同期提高4.3个百分点;从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看,年末全市民营高企中私营企业累计实现增加值332.7亿元,占全部民营高企增加值的24.1%,平均每家私营高企实现增加值0.8亿元,比上年增加0.2亿元。

  (四)传统行业规模靠前,新兴行业注重科研。年末全市民营高企共涉及国民经济行业大类51个,占全部行业大类数的53.1%,其中增加值达亿元的行业个数为34个,占涉及行业大类数的六成以上,增加值达十亿的行业个数为19个,占涉及行业大类数的四成左右,增加值达百亿的行业个数为4个,分别是专用设备制造业(303.4亿元)、房屋建筑业(279.7亿元)、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22.6亿元)及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102.7亿元)。而从各行业科研投入力度看,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等新兴行业科研投入强度明显较高,均高于10%,远远高于专用设备制造、有色金属冶炼等传统行业,其中排名第一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行业科研投入强度高达20.5%。

  二、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面临的压力与挑战

  (一)盈利能力有待提高。2014年全部民营高企累计实现销售收入3984.4亿元,实现利润总额227.2亿元,销售利润率为5.7%,低于上年同期1.5个百分点,低于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平均水平0.05个百分点。此外,全年民营高企中亏损企业102家,比上年同期增加21家,亏损面为15.3%,比上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

  (二)科技文化融合有待深化。从占比看,2014年全市民营高企中文化企业44家,仅占全部民营高企数的6.6%,全部民营高新技术文化企业实现增加值48.3亿元,仅占全部民营高企增加值的3.5%。从增速看,全年全部民营高新技术文化企业增加值增幅为1.7%,低于全部民营高企增加值增幅20.7个百分点。

  三、进一步提高长沙民营高企综合实力的建议

  (一)加大对新兴行业中的民营企业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材料和文化创意等新兴行业是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方向。而从目前全市民营高企行业分布结构看,新兴行业企业数相对偏少、规模相对偏低,而其科研投入力度确最高。因此,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进一步加大对新兴行业民营企业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有着重要意义,其既可以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也可以提高民营高企的营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从而打造新的增长点。

  (二)多措并举打破民营高企发展障碍。一是构建多渠道的融资体系。资金短缺一般是民营高企发展的瓶颈问题,建议进一步探索建立各种担保机构,并大力发展民营金融机构,为民营高企提供灵活有效的融资手段。二是营造良好的产学研合作氛围。应充分发挥长沙高校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相关科技机构加强与民营高企的合作力度,联合建立相关的研究开发机构、产业技术联盟等技术创新组织,并对科研成果丰富的开发机构加大政府资金扶持力度。三是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在提升对现有科技型人才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高薪聘请、技术入股、建立博士后工作站、创办留学生创业园和孵化器等多种措施,大力培养引进国内外各类高素质、高层次人才,扩充民营高企发展的生力军。

  备注:

  ①民营高新技术企业:是指经湖南省科技厅认定的且企业登记注册类型为股份合作制、其他联营企业、其他有限责任公司和私营企业的高新技术企业;

  ②科研投入强度指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占其销售收入的比重。

[供稿:长沙市统计局 邓细锋]

  [审核:刘雁]

  [责编:罗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