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长沙市第三产业稳步发展

来源: 时间: 2015-05-27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经济社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国民经济整体效益的有效途径。近年来,长沙市第三产业保持了稳定发展,为实现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拉动作用,但总量偏小、占比偏低、结构不优等问题依然突出,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一、第三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长沙市加快推进率先建成全面小康和基本现代化进程,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三次产业结构由“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变,第三产业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 

  (一)第三产业保持稳步增长。近年来,长沙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经济增速逐步放缓,但第三产业仍然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对经济稳定增长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1、总量不断扩大。2010年以来,长沙第三产业经济总量跨越了两个千亿台阶。2011年长沙第三产业增加值超过2000亿元,仅用了三年时间,到2014年又超过3000亿元,达到3261.09亿元。

  2、占比不断提升。近年来,随着第三产业总量不断扩大,其在经济总量中的份额不断提升。2014年长沙市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3261.09亿元,占GDP的比重达41.7%,比2013年提升1.0个百分点,比2012年提升2.1个百分点。

  3、增速保持稳定。2011-2014年,长沙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分别为14.5%、13.0%、12.0%、10.5%,经济增长率出现了持续回落,而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率则保持了基本稳定,2011-2014年分别增长10.7%、12.0%、12.1%、9.7%,对全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对全市经济发展贡献突出。近年来,长沙第三产业不但是全市经济的重要增长点,而且在增加就业、增加税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拉动经济较快增长。2011-2014年,长沙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0.9%、37.2%、40.7%、37.4%,2014年较2011提升6.5个百分点。在全市工业增速持续回落、贡献降低的情况下,第三产业成为了全市经济增长的有力支撑点。

  2、促进税收增收提质。近年来,长沙第三产业税收收入快速增长,对全市税收增长的贡献不断加大,第三产业税收收入由2010年的231.8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564.72亿元,年均增长24.9%,高于全市税收增速5.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税收占全部税收的比重由2010年的32.9%提升到2014年的39.6%。2014年第三产业税收564.72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对全市税收增长的贡献达40.5%。

  3、带动就业较快增长。第三产业涉及行业众多,集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于一体,能广泛提供简单劳动、复杂劳动的就业机会,有较大的就业容纳能力。发达国家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在总就业人员中的比重一般达70%以上。近年来,长沙第三产业的稳步发展,特别是金融业、信息传输、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旅游业等的快速发展,为全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第三产业从业人员较快增加。2014年,长沙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突破200万人,达到200.67万人,比第二产业多45.53万人,比2010年增加26.26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为43.6%,比2010年提高2.5个百分点。

  4、推动产业结构优化。随着第三产业总量的不断扩大,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不断提升,全市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优化。2011年长沙三次产业结构为4.3:56.1:39.6,到2014年调整为4.0:54.3:41.7,第三产业占比提高了2.1个百分点。同时,第三产业中的教育及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为社会培养和造就了大批高素质的人才,改变了劳动力就业结构,有力地支持了第一、二产业的调整、提高和发展。

  (三)内部结构不断优化。近年来,在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等生活性服务业稳步发展的同时,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实现了较快发展。

  1、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全市消费品市场总体上呈现繁荣、活跃的发展态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居民商品购买力不断增强,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汽车类、石油类商品零售额保持快速增长。2014年,全市实现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622.39亿元,为2010年的1.6倍,年均增长8.6%,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9.1%;实现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201.21亿元,为2010年的1.5倍,年均增长7.4%,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3%。2014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3000亿元,达3162.07亿元,比上年增长12.9%。

  2、房地产业健康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长沙房地产业实现了持续健康发展。2014年,全市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222.16亿元,为2010年的1.2倍,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8%。2014年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达1519.2万平方米,房地产开发投资额达1310.5亿元,比上年增长13.6%。

  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加快发展。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先导产业。长沙水、陆、空、铁建设发展齐头并进,黄花机场扩建、地铁二号线投入运营、武广和沪昆高铁在长沙交汇,实现公交、地铁、高铁、高速公路等交通方式的“无缝对接”,已基本形成了综合配套的现代立体交通运输网络,百姓出行更方便,物流运输更通畅。长沙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由2010年的157.0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243.56亿元,年均增长10.1%。2014年全社会运输周转量431.55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0.8%,其中公路周转量270.38亿吨公里,增长13.0%。

  4、金融保险业较快发展。长沙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金融业的若干意见》,加快建设金融功能区,设立市级金融业发展专项资金,鼓励新设和引进金融机构,积极推进和支持金融创新。金融保险业在支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自身也获得了较快发展。2014年长沙金融业增加值达321.78亿元,为2010年的1.8倍,年均增长12.5%,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9.9%,比2010年提高0.6个百分点。2014年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双双突破1万亿元,分别达1.13万亿元和1.07万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1.0%和11.2%。

  二、第三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长沙第三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第三产业总量偏小、占GDP比重偏低、内部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等问题。

  (一)第三产业总量偏小。从全国26个省会城市比较来看,长沙经济总量与广州、武汉、成都、南京、杭州等城市的差距主要体现在第三产业差距较大。2014年,长沙第三产业增加值3261.09亿元,比南京少1664亿元、比武汉少1673亿元,比杭州少1807亿元,比成都少1864亿元,与广州差距高达7602亿元。

  (二)第三产业占比偏低。从世界发达国家来看,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一般在70%以上。近年来,虽然长沙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有一定提升,但仍然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与发达城市及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2014年,长沙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1.7%,居全国26个省会城市第22位,低于省会城市平均水平9.9个百分点;低于全省水平0.5个百分点,低于全国水平6.5个百分点,低于全面小康目标值5.3个百分点。

  (三)内部结构有待优化。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经济发达地区主要以信息、咨询、科技、金融、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为主,这些产业正是就业弹性大的产业,而长沙市仍以传统的商贸服务业为主,现代服务业发展明显不足。从与武汉、南京的比较来看,长沙金融业、房地产业不仅总量差距大,而且占第三产业的比重明显偏低。2014年长沙金融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9.9%、比武汉、南京分别低4.3个和9.6个百分点;长沙房地产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6.8%、比武汉、南京分别低5.0个和5.1个百分点。

  三、对策建议

  (一)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要突出重点、优化结构、拓宽领域,重点发展现代金融、现代物流、旅游、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金融业,引进国内、国际现代金融、保险组织,不断促进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发展。同时,要积极推动金融市场开放,加快银行、证券、保险等三大行业的同步发展,构建多层次、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优化金融行业结构,提高融资能力。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充分发挥区位、产业、资源和综合交通优势,努力建设区域性物流集散中心。同时,加快信息产业、房地产业、商务服务业和文化产业等服务行业的发展。

  (二)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在加快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发展的同时,加快传统服务业升级改造步伐,逐步优化服务业结构,提升服务业层次和竞争力。目前,长沙传统服务业仍然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因此,要围绕扩大就业,大力发展批发和零售、住宿和餐饮、公共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充分挖掘这些行业的发展潜力和就业潜能。

  (三)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把市场竞争机制引入银行、教育、卫生等市场化程度较低的第三产业,通过公平竞争,大力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达到缩小供需差距,拓宽就业渠道,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服务价格的目标。同时,进一步放宽第三产业投资领域,培育多元化的竞争主体,提高第三产业各个行业的竞争能力。  

  (四)着力优化发展环境。要加速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优化发展环境,规范行业管理,大力促进第三产业的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建议参照武汉等城市经验,研究制定向社会购买服务的办法和目录,扶持相关产业做大做强,实现第三产业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

[供稿:长沙市统计局 扶文武]

  [审核:刘雁]

  [责编:罗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