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节能进入深水区 形势不容乐观

来源: 时间: 2016-02-01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初步统计,2015年长沙市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总量为499.91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3.4%,节能降耗形势较好。进入“十三五”时期,长沙市要在推进“三量齐升”、“五化同步”中走在前列,经济发展仍然是第一要务,这必然带来能源消费需求的增加。在肯定前段节能降耗工作的同时,我们更需要细致研究下阶段节能降耗潜在的不利因素,为下一步的节能减排工作把好脉、预好警。

  一、规模工业全年能源消费情况

  1、从全年分月走势来看,规模工业综合能耗降幅逐步收窄。2-12月长沙规模工业综合能耗累计增速分别是-5.9%、-7.9%、-13.6%、-8.9%、-5.8%、-5.3%、-4.3%、-3.6%、-4.1%、-3.4%、-3.4%,从四月开始,规模工业综合能耗降幅逐步收窄,趋于稳定。

  2、分企业来看,能耗大户能耗占比大、影响大。全市综合能耗前十的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213.82万吨标准煤,占全市能源消费量的42.8%,其中电力、有色、水泥等行业能耗大户占比较高,其能源消耗对全市规模工业能源消费影响较大。

  3、从轻重工业来看,重工业能耗占据主导地位。2015年,长沙市重工业能源消费量为399.16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4.0%,拉动全市规模工业综合能耗下降3.2%;轻工业能源消费量为100.75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2%,拉动全市规模工业综合能耗下降0.2%;重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占到全市的79.8%,居主导地位。

  4、从行业结构来看,制造业综合能耗依然是长沙市规模工业综合能耗的主力军。2015年,全市制造业能源消费总量为363.61万吨标准煤,占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72.7%,同比下降5.0%,拉动全市规模工业综合能耗下降3.7%。六大高耗能行业占据半壁江山,2015年,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等六大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耗量为315.71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5.8%,占到全部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63.1%;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能源消耗量为109.38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20.9%,占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21.9%,拉动全市规模工业综合能耗下降5.6%,是全市规模工业综合能耗下降的主要原因。

  5、从能源消费种类来看,原煤消费占据主导地位,比重有所回落。初步统计,原煤消费折算成标准煤后占全市规模工业能源消费量的51.1%,占比比去年下降4.6%,仍然是主要能源消费品种,“碳”特征突出。

  二、节能降耗形势较好,但不容乐观

  从宏观的情况来看,近几年长沙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速减缓趋势明显。2010-2014年,长沙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24.0%、22.0%、16.8%、14.0%、12.0%,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回落,市场需求不旺,企业开工不足是规上工业能耗下降的内在原因,迈入“十三五”,经济发展仍然是第一要务,必然会带动能源消费量的上涨,经济发展与节能降耗的矛盾将凸显;从微观情况来看,随着工业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不断深入,主要工业产品单位产值能耗已经进入低位,节能减排边际成本不断攀升,行业内部的节能减排潜力逐步收窄,节能降耗空间越来越小。节能减排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全年的能耗情况来看,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高耗产能是全市综合能耗下降的重要原因。2015年全市共关停12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涉及水泥、煤炭、化工等高耗能行业,这些企业去年同期能耗总计大约为27.85万吨标准煤,拉动全市规模工业综合能耗下降5.4个百分点。2015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54家,能耗总计约为3.1万吨标准煤,拉动全市综合能耗上升0.6个百分点。剔除关停及新增企业的影响,全年规模工业综合能耗实际增长1.4%。

  2、从长沙自身情况来看,发展仍然是主旋律,工业化进程仍在路上,能源需求有增无减。长沙作为中部城市,长期以来形成的投资驱动型及传统工业主导型发展格局未有大的改变,随着工业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资源要素硬约束的矛盾将更加突出;其中重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生产活动中重要的生产资料和能源供应部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性支撑,同时也具有高能耗、高排放的特点。目前,全市重工业能耗占全部规模工业的比重近80%,占据主导地位,在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的同时,工业结构重型化趋势较明显。2013-2015年,长沙重工业能源消费量占规模工业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分别为75.4%、80.7%、79.9%,重工业所占的比重有所上升。工业化的加快推进以及工业的重型化发展,使结构节能困难重重,工业生产对能源资源的依赖性有增无减。

  3、城镇化的推进对节能降耗产生一定影响。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党的十八大后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新型城镇化会进一步释放钢铁、建材、水泥等高耗能行业巨大的内需潜力。有研究表明,近几年我国城镇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推动能源消费8000万吨标煤。从长沙情况来看,2014年长沙城镇化率为72.3%,未来城镇化的进程还有深入推进的空间。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必然拉动钢铁、水泥等高耗能产品的生产,导致高耗能行业短期难以出清,短期调整难度较大,如果进行简单、机械的关停,必将对保持全省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和谐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4、能源对外依存度高,能源产品结构调整难度大。长沙能源对外依存度高,远没有大量利用石油、天然气而抛弃原煤的客观条件,原煤消费占主导地位的格局短期难以改变。长沙能源资源十分有限,一次能源中仅有煤炭和水电,而且煤炭主要集中在宁乡和浏阳,且以小型煤矿为主,所有的原油和天然气均靠外省调入或进口,受资源禀赋限制,能源对外依存度极高,在能源结构调整上面临客观困难。而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展面临总体利用规模小、市场化发展机制未形成等问题,其供给和保障方面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差,难以发挥关键性作用。

  5、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及能源消费水平来看,对能源的需求还远未达到“拐点”阶段。尽管我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经济发展水平还很低,人均GDP只有发达国家的1/4,在世界上排名在90名左右的中下位置,汽车保有量、城镇化率都离发达国家还有一定距离,经济发展还不平衡,因此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发展经济走向全面小康实现现代化仍是我国的首要任务,经济的发展需要能源的支撑。

  三、加强节能降耗的几点建议

  1、推进“长沙制造”向“长沙智造”转变,是推进节能降耗工作的有力前提。提升制造产业装备的智能化、信息化,以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优化工艺流程,加快产业结构提升步伐,通过政策引导、财税鼓励、行业推广三者共抓的方式,不断提高淘汰落后产能的标准,尤其是现有底端产业链中高耗能高污染的部分落后产能,提高行业集中度,另一方面提升行业节能减排标准,制定有效的行业领跑者制度,激发企业自主节能减排的积极性,鼓励企业发展低消耗、低污染、高附加值的产品;同时,新开工的项目要严格控制高碳产业的重复建设,鼓励高端产品生产项目的落地。

  2、继续推进技改步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现阶段节能降耗工作的关键。支持鼓励节能技术、节能产品的推广和应用,积极开展节能降耗工作,提高优质、清洁和高效能源的使用率。探索跨行业共生的协同减排,鼓励园区在招商引资、工业投产中考虑协同减排的可能性,重点推进跨行业物质、能源共生技术的深入研究,尤其是资源的循环利用,能源利用的优化升级。

  3、优化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发展清洁低碳能源,从根本上解决节能降耗问题。电力、水泥等煤炭需求量较大的行业短时间内很难找到替代能源,原煤为主消费结构短期内难以得到有效改善,因此大力推广洁净煤技术,向煤炭深度加工转化方向调整,提高煤炭的综合利用程度、降低终端能源消费中直接消费煤炭比重便变得十分重要,同时,提高可再生能源再一次性能源中的占比,整体能源使用比例向可再生能源方向调整,加快宁乡道林和浏阳大围山以及岳麓区莲花山片区风能资源开发,有序推进风电基地及配套电网工程建设。?

  4、加大全社会节能降耗的宣传力度,大力推进全社会节能降耗工作,贯彻好能效、水效领跑者引领活动。建立节能降耗长效机制,做好能源消费计量、统计和效率分析,延伸节能降耗工作的触手,提高节能降耗管理水平。降低企业单耗水平,抓好高耗能行业节能,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加强技术应用,拓宽节能降耗的工作面,覆盖包括居民生活等公共节能,推动全社会能源消费质量效益的提升。

[供稿:长沙市统计局 燕俊杰]

  [审核:刘 雁]

  [责编:罗 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