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产业通过创新产品和服务,不断突破传统消费模式和商业模式,不仅深入渗透人们的生活,为大众消费者的日常生活带来新体验、为移动办公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而且将有效推动经济升级,促进产业经济实体提高知名度、聚集客户群、扩大市场份额而更具竞争优势,对生产方式和产业发展形态产生深刻影响,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创新转型发展的现实驱动力。为了及时监测、科学分析移动互联网产业的情况,长沙建立了《移动互联网产业统计报表制度(试行)》并组织实施,对1825家移动互联网企业进行业务领域标准化划分,对93家四上企业和确定了184家重点企业进行跟踪监测。本文对2015年长沙移动互联网企业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以期为产业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一、长沙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在省、市各项政策的大力扶持和推动下,2015年长沙政策环境不断优化,园区载体不断提升,产业生态链不断完善,产业集群不断壮大,移动互联网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据测算,全年共实现营业收入302.2亿元,比上年增长58.1%;其中规上企业(包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下同)实现营业收入233.3亿元,比上年增长61.6%。产业发展呈现如下特点:
(一)企业数量大幅增长。2014年湖南省明确长沙高新区为全省移动互联网产业集聚区,省、市、高新区相继出台了扶持政策,长沙移动互联网产业基础不断加强,发展环境不断完善,聚集效应迅速扩大,国内外移动互联网企业纷纷进驻长沙。2015年长沙共有移动互联网企业1825家,比上年增长65.3%。引进企业注重招大引强,重点引进了甲骨文、微软、谷歌、58到家、腾讯众创空间、中兴通讯等国内外知名互联网企业。
(二)新进企业贡献较大。长沙高新区积极贯彻落实各项政策,积极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促进企业尽快落地、营业。2014年、2015年共引进亚信软件、创芯谷等10家规上企业并实现营业,占全部规上企业数量的比重为10.8%;2015年这10家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70.2亿元,占全部规上企业营业收入的比重比达30.1%,拉动规上企业增长47.9%,增长贡献率达77.8%,为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三)产业集群基本形成。依托长沙现有产业基础,进行重点领域突破,实现了集群化发展。目前,长沙已经初步形成了三大移动互联网产业集群,规上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156.3亿元,占全部规上企业的比重达67.1%。一是以长城信息、中兴软件、亚信软件、景嘉微电子为代表的软件开发和集成电路产业集群,有规上企业20家,实现收入64.0亿元,规上企业占比达27.4%;二是以威胜集团、三诺传感、华自科技为代表的物联网产业集群,有规上企业18家,实现收入51.3亿元,规上企业占比达22.1%;三是以拓维信息、中清龙图、搜云科技为代表的手游动漫产业集群,有规上企业17家,实现收入41.0亿元,规上企业占比达17.6%。
(四)项目融资活力初显。全年共有33家企业成功募集资金23.4亿元。长沙高新区积极对接移动互联网资本市场,建立湖南股交所“移动互联网块板”,首批52家互联网企业成功挂牌,累计有150家移动互联网企业成功挂牌。
(五)容纳就业效果明显。移动互联网产业门槛低,行业覆盖广,容纳就业能力强。全市1492家正常营业或研发阶段的移动互联网企业,共有从业人员4.07万人,比上年增长39.2%。
二、长沙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规模偏小。全市共有移动互联网企业1825家,其中规上企业93家,仅占全部移动互联网企业的5.1%。服务业企业规模偏小,93家规上企业中服务业企业59家,占比63.4%,共实现营业收入70.3亿元,占规上企业的比重仅30.1%;企均营业收入1.19亿元,只有工业企业的24.9%。移动互联网产业的服务业包括技术研发、平台搭建等高端产业,是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前沿和重点,但发展速度相对较慢,2015年服务业规上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26.4%,低于全市增速31.7个百分点,低于工业增速57.3个百分点。
(二)经营效益不佳。移动互联网企业,特别是服务业企业,技术研发、市场培育等前期投入较大,很难在短时期内产生经济效益,企业经营压力较大。2015年规上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0.9亿元,比上年下降4.7%,其中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1.0亿元,比上年下降5.4%;服务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9.9亿元,比上年下降3.9%。93家规上企业中年度亏损的企业有19家,亏损面为20.4%;第四季度亏损的企业有25家,亏损面达26.9%。
(三)监测管理滞后。移动互联网产业门槛低,企业数量多,经营灵活,流动性大,在产业发展上存在重招商引进注册,轻跟踪管理培育的现象,相关部门的管理手段相对滞后,难以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在摸底清查时,由职能部门负责收集企业情况并进行审核认定,只有“四上”企业和部分重点企业上报了完整的统计报表,其他企业由于倒闭、注销、联系人离职或变更等原因处于失联状态。
三、加强长沙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工作建议
(一)主动作为营造良好环境。围绕服务企业发展和推动用户使用,主动作为,抢先发展,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一是完善发展政策。由于国家暂停双软企业认定,而我市未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企业不能享受相关税收优惠,增加了招商引资工作的难度,特别是一些大企业不愿将总部放在长沙,造成税收流失,经济数据也不能统计在长沙。建议我市尽快接续国家废止的“双软”认证,出台地方政策,落实企业享受税收减免,保持政策的延续性,消除企业后顾之忧。二是支持企业创新。加强对技术创新的应用推广,对重大技术创新以示范工程等形式在实体企业中鼓励推广应用;充分运用创客空间,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吸引移动互联网企业和人才进驻。三是提升使用环境。加强基站建设,填补非商业区域免费流量使用空白,在各园区和人流量大的学校、图书馆、地铁、公交车及站台等公共区域建立免费WIFI站点,把长沙打造成领先使用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示范区。
(二)明确方向实现重点突破。立足我市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现状,在优势特色领域进行重点突破,提高行业应用水平和产业化能力,推动长沙移动互联网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与体系的形成、增强和完善。一是面向市场需求,发展应用开发。大力发展个性化需求明显、创新最活跃、吸纳就业能力最强的应用服务开发产业。二是面向未来趋势,发展新型业态。在不断完善针对餐饮、购物、出行的移动“吃穿住行”产业基础上,针对居住领域加快物联网发展,进军智能家居领域。三是面向经济升级,发展产业互联网。以新的技术和应用为突破口,用新的商业模式提升传统产业,突出抓好移动互联网在工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领域的集成创新应用,大力支持智能制造企业依托移动互联网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三)改进手段提升服务水平。移动互联网企业数量多,绝大部分规模小、流动性大,要适应新的情况,改进工作手段,提升服务水平,注重管理和培育。一是搭建管理平台。要运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搭建管理平台,宣传政策精神,促进相互交流,增强管理的灵活性、及时性和准确性,以管理平台搭建企业的连心桥、直通车。二是实现动态管理。要将每一家企业全部纳入管理服务平台,动态掌握企业注册、建设、投产进度和经营情况,及时清理退出破产、倒闭企业,并反馈给工商等部门予以注销。三是抓好重点企业。加强企业服务,抓好培新育小,既要加强引进企业,更要重视企业后期发展。要根据企业规模、人数、业务方向等情况建立重点企业名单,开展一对一、面对面服务,详细掌握情况,进行重点培育,从中发展壮大出龙头骨干和行业领军企业。高新区要加强统计管理,对重点企业实施全面统计,真正做到企业底细掌握清楚,经济总量统计准确。
[供稿:长沙市统计局]
[审核:刘 雁]
[责编:罗 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