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经济开局平稳亮点纷呈

来源: 时间: 2016-03-24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今年以来,长沙按照“稳住、进好、调优”的思路,积极应对经济下行的严峻形势,科学谋划,精准施策,着力推进转型创新发展,全市经济量增质更优、调速不减势,实现平稳增长、亮点纷呈,发展质量有新提升,结构调整有新成效,社会民生有新改善。

  一、经济运行基本面较好

  (一)从指标看,虽部分有回落但总体稳定。1—2月,部分指标增速与上年或上年同期相比,出现不同程度回落,但换速不失位,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分别比全国、全省平均水平高0.4和1.0个百分点,居全省第4位;投资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8个百分点,与全省水平的差距在缩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继续保持两位数的较快增长;财政总收入增速比全国、全省高6.8和7.5个百分点。

  (二)从需求看,虽外需下降但内需平稳。今年以来,受年终翘尾、外贸存量基数偏高及外贸形势严峻复杂等因素影响,1—2月份全市出口总额同比下降62.1%。尽管外需大幅下降,但内需增长保持稳定。在一系列适度扩大内需政策措施的作用下,消费市场保持稳定,投资增长出现回升。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5%;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4%,增速比上年同期高9.8个百分点。

  (三)从物价看,虽涨幅有所扩大但总体稳定。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6%,低于全年预期目标1.4个百分点。其中,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9%,涨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有所扩大,主要受春节和强寒潮天气影响,部分食品价格上涨较多。2月份,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上涨5.7%,影响了居民消费价格上涨。

  (四)从就业看,虽传统制造业需求减少但服务业用工增多。据春节后对47家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春节后企业用工趋势总体趋稳,92%的企业九成以上的人员春节后回原单位上班,服务业用工需求增多,传统制造业吸纳就业能力减弱,求职者薪酬要求与企业效益不匹配,基层岗位需求仍占主流。

  二、经济运行质量较好

  (一)从财政收入来看,实现“开门红”。 1-2月,全市财政总收入达214.30亿元,同比增长13.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3.42亿元,增长10.8%,其中税收收入86.47亿元,增长6.5%。

  (二)从节能降耗来看,形势较好。在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高耗产能等措施的推动下,1-2月长沙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72.84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4%,下降幅度比去年同期收窄4.5个百分点。

  (三)从重大项目来看,推进有力。市委、市政府持续强化项目建设“主抓手”作用,春节后连续召开项目建设调度会、讲评会,强化责任、完善机制,加大调度、协调、服务力度,重大项目呈现出“行动快、开工快、推进快”的良好态势。一季度计划开工172个子项目,1-2月已开工项目达152个,季度开工率达88.4%,同比提升14.3个百分点;全市重大项目完成投资401.9亿元,完成年度预估投资的15 %,比去年同期快3个百分点。

  (四)从要素供给来看,保障有力。2月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达12871.93亿元,同比增长16.9%;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达9472.26亿元,同比增长14.5%,金融存贷平稳协调增长,金融对实体经济增长支撑较为有力。

  三、结构调整成效较好

  (一)服务业继续较快发展。1—2月,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8%,高于上年同期5.8个百分点。一是文化娱乐业增长贡献大。得益于湖南广播电视台和卫视频道的高速发展,1-2月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28.6%,增速为规上服务业十大行业门类中增速最快的行业,对全部规上服务业增长的贡献率达35.8%。二是科技服务业逐渐回暖。受市场大环境影响,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在2015年上半年处于低迷态势,自下半年以来逐渐回暖,1-2月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17.3%,占比达到规上服务业收入的22.2%,对全部规上服务业增长的贡献率达27.1%。

  (二)工业转型升级态势明显。1-2月长沙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475.10亿元,增长6.4%,虽然增速出现回落,但转型升级成效明显。一是新产业发展较好。1—2月,电子信息设备制造、汽车制造、医药制造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6.4%、27%和15.1%,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18.2%,同比提高2.4个百分点。二是高技术产业保持高速增长。1—2月,规模工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0%,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13.3%,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拉动规模工业增长2.8个百分点,增长贡献率过半。三是园区增速明显提升。1—2月,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1.3%,增速提高1.5个百分点,比全市增速高4.9个百分点;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8.5个百分点,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际增速4.4个百分点,增长贡献率比上年显著提高。

  (三)消费结构升级态势明显。受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增速大幅减缓、龙头骨干企业销售低迷等影响,长沙消费品市场增幅持续回落,1-2月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3.06亿元,同比增长10.5%,增速回落2.1个百分点,但消费结构升级态势明显。一是发展享受型商品消费增长较快。1—2月,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家具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商品同比分别增长21.3%、10.9%、31.2%,增速快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二是餐饮市场回归正常。1—2月,限额以上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3.07亿元,同比增长13.3%,增速提升19.7个百分点,虽然其回升尚不足以改变整体走势,但却是目前消费品市场最大亮点。三是旅游文化等服务性消费热度不减。1—2月,实现旅游收入254.71亿元,同比增长14%。

  (四)投资结构持续改善。在重大项目的带动下,长沙投资平稳开局,1-2月,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43.01亿元,同比增长14.0%,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9.8个百分点,尤其是工业、现代服务业、高技术产业、社会民生等领域投资保持较快增长。一是工业投资在加快。在上海大众、广汽菲亚特、蓝思科技、比亚迪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带动下,1-2月全市完成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7.1%,高于全市投资增速13.1个百分点。二是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比重提升。1-2月,全市完成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62.2%;完成战略性新型产业投资同比增长41.1%,其占比分别为11.1%、26.7%,比上年同期分别提高3.3和5.1个百分点。三是现代服务业投资高速增长。1-2月,文化体育娱乐业、信息传输软件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83.1%、161.1%、140.2%和109.5%。四是民生投资投入大。1-2月,全市完成民生投资同比增长71.9%,大大高于全市投资平均增速。

  四、落实政策效果较好

  (一)“互联网+”相关行业发展方兴未艾。出台《关于支持互联网移动生活服务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大力推进“互联网+”相关行业发展。在互联网媒体的湖南快乐阳光互动娱乐传媒有限公司和代表互联网营销的湖南竞网智赢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的带动下,1—2月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7%。网络消费高速增长,1—2月,长沙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通过互联网实现零售额同比增长74.1%。网络购物带动快递业务迅猛增长,1—2月邮政累计收发快递同比增长36.7%,完成邮政业务量同比增长70.2%。信息消费强劲增长,电信业务量同比增长58.2%,为近年来新高。

  (二)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新产品快速增长。《长沙智能制造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推进,部分整车企业研发的新产品相继投产,改变了以前传统轿车市场饱和度较高的不利局面,生产情况大为改善,增速有效提高。特别是菲亚特生产线改造后新车型投产、比亚迪汽车、众泰汽车的新能源车、长丰集团的新款SUV,产品上市后都获得了市场的广泛好评,企业产品产销两旺,行业发展迎来新的契机。

  (三)新服务、新模式不断涌现。“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态势良好,各地区通过建立企业孵化器、创业园区、服务中心等方式,向企业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创新服务平台实现了各种资源高效集成。集休闲、购物、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快速发展,家庭服务中心方兴未艾,为居民生活提供便捷化服务,成为现代都市商业发展和家政服务新时尚。

  (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应显现。化解传统行业产能过剩和房地产库存过高等矛盾和问题取得积极进展,一些“产能过剩”行业产品产量下降。1—2月,卷烟产量同比下降14%,起重机下降44.7%,挖掘铲土运输机械下降19.7%。房地产市场“去库存”压力继续缓解。1—2月,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172.5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5.8%,延续去年来高速增长态势,但从供应方面来看,全市新开工面积仅143.89万平方米,同比减少18.8%,房地产库存过高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总之,长沙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实现平稳开局,经济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态势持续,但经济运行中也还存在不少问题,值得高度重视。

  一是经济运行出现分化情况。当前,实体经济困难、市场预期不稳问题突出,下行压力仍然较大,特别是经济运行中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企业分化现象明显。从增加值排名前10的工业行业来看,增长较快的汽车制造业增长27%,而烟草制造业则为负增长7.9%。从社零来看,限额以上零售额与限额以下零售额的增长贡献率出现“倒挂”的局面,1-2月长沙限额以上零售总额仅增长3.8%,比限下低13.5个百分点;增速最高的(望城区)为32.4%,增速较低的(雨花区)为0.9%。从工业园区来看,增速最快的(金洲新区)增长18%,而增长最慢的(暮云经开区)仅增长4.2%,相差13.8个百分点。

  二是工业受烟草拖累较大。今年,受宏观经济大环境和烟草生产下滑严重的影响,长沙工业低位开局,回落幅度较大,增长压力明显。1-2月,长沙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6.4%,同比回落4.0个百分点,回落幅度比全国、全省分别快2.6和1.5个百分点。从关联指标来看,全市公路运输货运量和货物运输周转量增速均低于2015年累计增速,也分别下降了5.1和1.3个百分点。工业回落最大原因是受中烟公司的影响。1-2月,烟草制品业实现增加值同比下降17.6%,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高达32.1%,拖累全市规上工业增速下滑8.9个百分点,剔除中烟公司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则为11.4%。而据国家统计局预测,全国工业今年仍将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增速有可能继续回落,在这种大背景下,长沙工业要企稳回升,实现全年增长9.5%的目标困难较大。

  三是完成投资任务压力不小。近年来,长沙投资一直保持较高增速,投资规模在26个省会城市中的排名2015年已跃升至第3位。按照16%的年度目标,2016年全市投资总规模要达到7400亿左右。1—2月,全市在建5000万元以上项目(不含房地产)427个,不到去年同期的一半,共完成投资145.40亿元,同比减少15.4%,占全市投资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44.3%下降至32.8%。截止2月底,全市在建项目(不含房地产)未完工投资仅为2900亿左右,如果没有一批新开工重大项目的支撑,要实现全年目标任务难度不小。

  下段,建议继续把稳增长放在突出位置,继续保护民资的积极性,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力争早开工、早投产、早达效,确保投资到位、建设到位。坚持创新驱动,加快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等“三新”经济,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过剩产能供给侧减量和结构调整,稳定价格,提升各方面的要素生产力。重点要贯彻实施“中国制造2025”,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加快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进一步提升长沙制造业竞争力。同时,抓住“一带一路”战略契机,开拓新的海外市场,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推动企业走出去。高度关注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一方面要切实落实、兑现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帮扶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各项政策措施,使企业真正得到实惠;另一方面要把握好税收征管的节奏,保持经济增长和税收增长的协调和平衡。

[供稿:长沙市统计局 研究室]

  [审核:刘雁]

  [责编:罗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