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

来源: 时间: 2016-04-25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近年来,长沙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2015年长沙人均GDP达115443元,比上年增长8.4%,城镇化率达74.38%,比上年提高了2.04个百分点。一方面经济增长带动城市规模扩大、城镇化水平提高,另一方面城镇化对经济增长也有明显的推动作用,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有着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实证分析

  从发展经验看,经济增长和城镇化二者间呈现密切相互促进关系,但对两者之间的作用关系一直没有统一的结论。本文选取长沙人均GDP、城镇化率2001-2015年数据作为分析对象,通过建立数据模型,采用Eviews软件计算,量化分析长沙城镇化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1、模型适用性评估

  从表1可以看出两个序列存在明显的一致上升趋势,定性判断为非平稳序列,为避免“伪回归”,不适合直接对它们建立线性回归结构化模型。而向量自回归模型(简称VAR)是非结构化的多方程模型,对变量之间的关系不做严格要求,在分析相互联系的时间序列变量时适用性更加广泛。本文采用VAR模型量化分析长沙城镇化率与人均GDP之间的动态关系。

  我们将人均GDP、城镇化率分别记作G、U,取它们的自然对数记作LNG、LNU。通过Eviews8.0软件,对数据进行单位根、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析等计算。

  2、变量平稳性检验

  按建立VAR模型的步骤,首先要用ADF单位根检验变量的平稳性。其滞后阶数通过计算五个评价统计量(LR、FPE、AIC、SC、HQ)的值确定,如表2所示,根据计算结果确定该VAR模型滞后阶数为1。

 

  注:五个评价统计量各自给出的最小滞后期用“*”表示。

  对每个变量按类型(C,0,1)进行单位根检验(有截距项,无趋势项,滞后阶数为1)。由表3可知,变量G、U、LNG、LNU的ADF统计量都大于5%水平临界值,表明序列是非平稳的,存在单位根;而LNG和LNU的一阶差分DLNG和DLNU序列的ADF统计量都小于5%水平临界值,表明序列不存在单位根,是平稳序列。因此得出结论,LNG和LNU均是一阶单整变量I(1)。

  3、协整检验

  为判断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采用Johansen检验对序列LNG和LNU进行协整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表明存在2个协整方程,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4、VAR模型方程

  一般的VAR模型数学表达式为:

 

  (1)

  其中,是N维向量时间序列,C是N维常数向量,p是滞后期数,t是样本时序数,是随机扰动列向量。

  调用Eviews中的VAR命令对LNG和LNU进行计算。根据表2确定VAR模型的最优阶数为1阶,采用最小二乘法估计该模型,所得方程如下所示:

  

    (2)

  (3)

  两个方程的拟合优度分别为:,方程的拟合度较高。从方程(2)可以看出当期LNG受到上期LNU的较大影响,上期LNU的估计系数为2.3005;而方程(3)显示当期LNU主要是受上期自身影响,受上期LNG影响很小,估计系数为0.0268。

  5、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脉冲响应函数是描述变量对一个随机误差的反应,计算一个标准差大小的冲击对VAR模型中变量当期值和未来值的影响。由于在VAR模型中,所有变量都与其他的变量相关,因此,任何一个变量的冲击不仅会影响到自己的变化,而且会对其他向量中所有的变量产生影响。本文选择广义脉冲响应分析,脉冲响应检验结果如图1所示:首先,两个变量对自身的一个标准差冲击响应程度较为强烈,并随着时间由强减弱,这说明变量有较强的自相关性。其次,城镇化率对人均GDP一个标准差冲击反应较小,说明人均GDP对城镇化率影响较小。而人均GDP对城镇化率的冲击反应波动幅度较大,前三期快速上升,随后响应强度缓慢下降趋于平稳,说明城镇化率对人均GDP影响较大。

图1 脉冲响应函数计算结果

  

  6、方差分解分析

  方差分解分析是通过数据分析找出对变量有显著影响的因素,判断各个因素对变量的影响水平,进一步评价不同因素的重要性。在VAR模型中调用Eviews相关指令,计算结果见表5。结果显示人均GDP的波动在第1期只受自身的影响,但在第2期城镇化率的影响迅速上升到40.1%,然后逐步增强,第10期上升至80.9%,这表明在较长时期内,城镇化水平对人均GDP有明显影响,城镇化率的波动将导致人均GDP的波动。但反之,人均GDP对城镇化率的影响较小,城镇化率受人均GDP波动的影响较小。

  二、主要结论及解释

  1、数据变量通过协整检验,表明经济发展与城镇化水平存在显著的长期均衡关系。ADF单位根检验表明LNG和LNU均是一阶单整,可能存在协整关系。进一步验证协整性,表4验证结果显示人均GDP和城镇化率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2、提高城镇化水平对经济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VAR模型方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程分解分析中都指出,城镇化率对人均GDP有重要的影响,并且在较长时期内城镇化发展对经济发展具有较强贡献度,提高城镇化水平可以带动经济增长。

  3、经济增长对城镇化水平影响相对较小。模型分析表明,城镇化率的波动对人均GDP的影响较大,而人均GDP的波动对城镇化率的影响相对较小。说明现阶段城镇化进程与经济发展不够协调,城镇化发展水平受到一些制约,如土地政策与户籍管理制度存在弊端、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耗方式不合理等。

  三、对策建议

  1、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经济发展。利用城镇化发展促进经济发展,从宏观经济政策导向上,长沙要优先发展新型城镇化,并依靠城镇化带动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着力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格局,努力建设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示范区。2015年,湖南湘江新区正式挂牌,应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为契机,推动经济发展。

  2、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近几年,长沙转方式、调结构、去产能,经济发展加快转型升级,第三产业占比不断提升,2011-2015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提高了3.8个百分点,产业结构逐步优化。要进一步加速发展长沙第三产业,使三大产业之间的格局变得更加合理,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3、加快体制机制创新,释放改革强大动力。加快户籍管理和人口迁移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城乡一体的居住户籍制度。要抓住转型发展新阶段出现的机遇,尽快形成适应新阶段要求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切实加快相关领域改革、创新和政策调整,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要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突破口,积极发展现代信息产业、现代物流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推动文化、教育、医疗和社区服务业的发展,为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加快实现基本现代化,促进长沙经济进一步加快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供稿:长沙市统计局]

  [审核:刘雁]

  [责编:罗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