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行平稳 开局良好

——一季度长沙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来源: 时间: 2016-04-25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今年以来,在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的严峻形势下,长沙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各项经济工作部署,大力推动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结构深入调整,新动能加快积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开局良好。

  初步核算,一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12.86亿元,同比增长8.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6.65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885.99亿元,增长7.1%;第三产业增加值960.21亿元,增长10.8%。

  一、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一)增速稳。一季度,部分指标增速与上年或上年同期相比,出现不同程度回落,但调速不减势,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GDP、规模以上工业、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分别高2.1、1.4、3.3和0.5个百分点;GDP和规模工业增速比全省水平分别高1.5和1个百分点,均在全省排第1位。

  (二)内需稳。今年以来,受年终翘尾、外贸存量基数偏高及外贸形势严峻复杂等因素影响,一季度全市出口总额同比下降42.4%。尽管外需大幅下降,但内需保持平稳增长。在一系列适度扩大内需政策措施的作用下,消费市场保持稳定,投资增长出现回升。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8%;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4%,增速比上年同期高3.9个百分点。

  (三)物价稳。物价涨幅虽有所扩大但温和可控,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2%,涨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 低于3%的年度目标;其中,食品价格上涨8.4%,非食品价格上涨0.2%,消费品价格上涨3.0%,服务价格上涨0.7%;食品中鲜菜价格上涨33.3%,猪肉价格上涨27.5%。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上涨0.1%。

  (四)就业稳。虽传统制造业需求减少但新兴行业和高技术行业用工增多。一季度,以传统制造业为代表的专用设备制造从业人员同比下降 8.2%。 但“互联网+”、新能源汽车等行业人员需求量较大,在调查“四上”单位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从业人员同比增长19.7%;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同比增长29.0%;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从业人员同比增长169.0%;汽车制造业从业人员同比增长14.2%。

  二、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积极进展

  (一)结构调整稳步推进

  1、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一季度,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960.21亿元,同比增长10.8%,增速延续去年以来较快的增长态势,高于GDP增速2个百分点, 快于第二产业3.7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迎来了一个重要转折点,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0.2%,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增长较快的是金融业和其他服务业,分别增长16.6%和12.4%,比第三产业分别高5.8个和1.6个百分点。

  2、工业转型升级态势明显。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732.88亿元,增长7.2%,虽比上年同期回落2个百分点,但转型升级成效明显。电子信息设备制造、汽车制造、医药制造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7.9%、35.3%和15.1%,占规模工业以上增加值的比重达18.6%,同比提高2.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98亿元,增长22.5%。

  3、消费结构升级态势明显。一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21.1亿元,同比增长10.8%,增速回落1.6个百分点,但消费结构升级态势明显。一是发展享受型商品消费增长较快。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家具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商品同比分别增长34.9%、23.8%和29%,增速快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二是餐饮市场回归正常。一季度实现餐饮业收入87.65亿元,同比增长13.2%,增速同比提升2.9个百分点,虽然其回升尚不足以改变整体走势,却是目前消费品市场最大亮点。三是旅游文化等服务性消费热度不减。一季度实现旅游收入383.9亿元,同比增长14.7%。

  4、投资结构持续改善。一季度,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83.27亿元,同比增长14.0%,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3.9个百分点,尤其是工业、现代服务业、高技术产业、社会民生等领域投资保持较快增长。一是工业投资在加快。全市工业投资326.91亿元,同比增长28.4%,高于全市投资增速14.4个百分点。二是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比重提升。一季度,完成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1.2%,完成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7.2%,其占比分别为8.5%和27.0%,比上年同期分别提高2.6和1.9个百分点。三是现代服务业投资高速增长。文化体育娱乐业、信息传输软件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57.7%、54.8%和46.7%。四是民生投资投入大。一季度,全市完成民生投资同比增长73.6%,大大高于全市投资平均增速。

  (二)新的发展动能加快孕育

  1、 “互联网+”相关行业发展方兴未艾。出台《关于支持互联网移动生活服务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大力推进“互联网+”相关行业发展。1-2月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2%。网络消费高速增长,一季度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通过互联网实现零售额同比增长63.4%。网络购物带动快递业务迅猛增长,一季度邮政累计收发快递同比增长61.2%,完成邮政业务量同比增长76.2%。

  2、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新产品快速增长。《长沙智能制造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推进,部分整车企业研发的新产品相继投产,市场情况大为改善,增速有效提高。特别是菲亚特生产线改造后新车型投产、比亚迪汽车、众泰汽车的新能源车、长丰集团的新款SUV,产品上市后都获得了市场的广泛好评,企业产品产销两旺,行业发展迎来新的契机。一季度,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5.3%,高于上年同期30个百分点。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化解传统行业产能过剩、房地产库存过高等矛盾和问题取得积极进展,一些“产能过剩”行业产品产量下降。一季度,混凝土机械同比下降4.1%,起重机下降28%,挖掘铲土运输机械下降13.1%。房地产市场“去库存”压力继续缓解。一季度,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393.0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5.1%,延续去年来高速增长态势,其中住宅销售345.8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0.4%,房地产库存过高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三、经济运行质量逐步提高

  (一)财政收入平稳增长。一季度,全市财政总收入达313.52亿元,同比增长9.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3.1亿元,增长7.6%,其中税收收入124.11亿元,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5.21亿元,同比增长17.5%。

  (二)能源消耗结构趋优。一季度,煤炭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量的比重为52.5%,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电力、油气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量的比重从20.4%、14.6%提高到25.4%、16.1%,分别提高5个百分点、1.5个百分点,工业发展的“碳排放”有所减弱,能源结构进一步“绿化”。

  (三)企业利润保持较快增长。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348.45亿元,同比增长11.2%,同比加快3.2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89.95亿元,增长3.0%。劳动生产率持续增长,全员劳动生产率为46.2万元/人,增长4%。

  (四)金融支持有力。3月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达13153.84亿元,同比增长17.4%;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9667.69亿元,同比增长14.8%,金融存贷平稳协调增长,金融对实体经济增长支撑较为有力。

  四、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当前,实体经济困难、市场预期不稳问题突出,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主要经济指标均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落。从宏观层面来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7%,低于去年同期的7%,以及去年第四季度的6.8%,创2009年一季度以来最低增速;全省GDP增长7.3%,比去年同期回落1.1个百分点。从长沙来看,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比分别回落0.2、1.6和2个百分点。

  二是工业增长受烟草拖累较大。一季度,烟草制造业实现增加值215.69亿元,同比下降6.9%,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高达29.7%,拖累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速下滑2.3个百分点,剔除烟草影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则为9.5%。

  三是完成投资任务压力不小。按照16%的年度目标,2016年全市投资总规模要达到7400亿元左右,而投资当前还遇到三个方面的压力。一是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大幅回落。随着城际铁路、长石铁路、轨道交通一、二号线、万家丽路快速改造等重大项目相继进入后期阶段,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呈现明显的回落。一季度,全市基础设施投资完成189.29亿元,同比增长9.7%,比上年同期回落40.6个百分点。二是民间投资增长偏缓。全市民间投资完成623.91亿元,同比增长9.9%,比全部投资低4.1个百分点;民间投资额占全市投资的比重为63.5%,比上年同期降低2.4个百分点。三是第三产业投资增长乏力。一季度,全市完成第三产业投资640.03亿元,同比增长7.0%,比全市投资增速低7个百分点,在第三产业14个行业中有7个行业负增长,第三产业投资乏力不利于服务业的发展。

  五、下段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是要抓好重点企业服务。一季度,零售额排名前50的批零企业中,26家企业为负增长,这50家企业实现的零售额在全部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中占比超过45%,增速则为-1.4%,大大低于全部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增长7.5%的水平。因此,要突出抓好重点企业,帮助重点传统商贸龙头企业走出困境,加速传统商业转型步伐,大力推进线上线下互动,激发实体商业活力,通过创新获取发展新动力。

  二是要抓好项目落地见效。一季度,全市在建亿元以上重大项目443个,比去年同期增加60个,计划总投资4004.15亿元,同比增长19.8%,完成投资285.40亿元,同比增长24.7%,比全市投资增速高10.6个百分点,对全市投资增长贡献率达47.5%。因此,要继续下大力气抓项目投资,促项目投产,紧盯格力电器、杉杉新材、基伍手机等重大新项目的建设和生产进度,确保实现预期目标,为经济增长提供新的支撑。

  三是要抓好新增单位入库。新增企业没有基数或基数较小,增长贡献作用大,越是经济困难越彰显其重要性。一季度,去年以来新入规企业累计实现增加值26.11亿元,比上年增长63.5%,拉动增长1.4个百分点,增长贡献率为19.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3.6%,新入规企业对规模工业的拉动作用明显。一季度,新开业的单位拉动限额以上零售额3.7个百分点,如扣除新开业企业的拉动,限额以上零售额则仅增长3.7%。一季度,全市新增“四上”企业19家,开局良好。因此,要强化部门联动,举全力抓好新增单位入库工作,千方百计把那些规模较大、成长性较好的企业纳入统计口径,尤其应加大对从事跨境电子商务、网上零售等“三新”企业的关注、扶持力度,力争做到成熟一家就纳入“四上”企业统计范围一家,应统尽统。

[供稿:长沙市统计局 研究室]

  [审核:刘雁]

  [责编:罗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