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月长沙经济稳中回升

来源: 时间: 2016-05-25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今年以来,面对国内外严峻的经济形势,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各项经济工作部署,结构调整加快推进,积极变化不断累积,经济运行稳中回升。

  一、经济运行回升有力

  一是有效需求托底有力。一方面,消费保持稳定回升,14月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02亿元,同比增长10.9%,增速比12月和13月分别回升0.40.1个百分点,特别是大众型消费较快增长,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持续稳定。另一方面,投资保持稳中见快,14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68.75亿元,同比增长14.1%,增速比13月加快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回升明显,增长13.2%,比13月加快6.2个百分点,其中信息传输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96.1%;房地产销售端改善向投资端传导,房地产投资继续恢复性增长,房地产投资增长2.5%

  二是工业经济企稳有力。经过传统工业的艰难转型,工业经济企稳态势逐渐明朗。14月,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967.51亿元,同比增长7.5%,增速比12月和13月分别回升1.10.3个百分点。一些支柱产业企稳回升明显,汽车制造业、计算机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延压加工业分别增长41.8%30.6%16%19.3%33.7%。一些关联指标也出现回升,14月工业用电量增长18.8%,比13月提升1.5个百分点。

  二、结构调整推进加快

  一是工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集聚程度进一步提升,14月全市园区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555.09亿元,同比增长13%,快于规模工业5.5个百分点,占全部规模工业的比重达57.4%,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工业集聚化、集约化程度不断提升,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 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较快发展。14月,高技术产业增加值132.25亿元,增长24.2%,快于规模工业16.7个百分点,增长贡献率达36.8%,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3.7%,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高耗能行业在工业中的比重继续降低,14月份高耗能增加值比重为12.7%,比2015年全年比重下降1.7个百分点。

  二是投资结构持续改善投资结构的持续优化,促进投资结构转型升级的成效开始显现。14月,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42.2%;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长24.6%,分别高于全市投资增速28.110.5个百分点,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力。消费品制造业投资较快增长促进消费转型,以汽车、家电、化妆品、服装等为代表的各类耐用消费品和快速消费品制造业投资快速增长,同比增长18.3%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明显增多,14月全市亿元以上项目229个,计划总投资1149.05亿元,增长144.3%,完成投资465.60亿元,增长24.9%,拉动全市投资增长6.8个百分点。

  三是消费结构升级态势明显。享受型商品消费增长较快,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家具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汽车类商品同比分别增长30.7%15.1%31.2%14.9%,均快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大众消费逐步回归,限额以下消费品零售收入增长13.6%,比限上快5.4个百分点;餐饮业收入增长13.7%,同比提升0.9个百分点。旅游文化等服务性消费热度不减,14月实现旅游收入519.4亿元,同比增长12.2%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见成效

  今年以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积极推进,市场主体的潜力和活力得到有效激发。一是市场主体大幅增加。14月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近4万户,同比增长22.7%,日均新登记市场主体325户,每万人市场主体拥有量达811户,相当于12个人中就有1个老板。二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应开始显现。14月,一些产能过剩行业产品产量下降,卷烟同比下降4.2%,混凝土机械下降7.4%,起重机下降26.6%,挖掘铲土运输机械下降13.1%;房地产市场“去库存”压力继续缓解,14月商品房销售面积608.0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7.6%,延续去年以来高速增长态势,其中住宅销售539.31万平方米,增长23.8%三是企业效益稳步增长。一季度,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21.9亿元,增长10.5%,增幅同比提高4.5个百分点,比全省高出3.4个百分点;规模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47.5万元/人,增长8%

  四、新经济茁壮成长

  出台《关于支持互联网移动生活服务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大力推进“互联网+”相关行业发展。14月,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通过互联网实现零售额同比增长67.5%;网络购物带动快递业务迅猛增长,收发快递7518.95万件,增长58.5%,快递业务收入增长57.3%。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新产品快速增长。部分整车企业研发的新产品相继投产,市场情况大为改善,增长速度有效提高。特别是菲亚特生产线改造后新车型投产、比亚迪汽车、众泰汽车的新能源车、长丰集团的新款SUV,产品上市后都获得了市场的广泛好评,企业产品产销两旺,行业发展迎来新的契机。14月,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1.8%,高于上年同期38.5个百分点。

  五、运行质量良好

  一是财政政策加力增效,财政收入增幅回升,14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79亿元,同比增长14.4%,增速同比加快6.8个百分点;财政支出稳定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78.64亿元,同比增长12.1%,财政金融资金主要投向公共服务与产品、资源环保、新兴产业等领域,节能环保支出增长286.4%,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113.4%,科学技术支出增长96.5%。二是金融较快增长,对实体经济增长支撑较为有力,4月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达13234.55亿元,同比增长16.8%,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9786.72亿元,同比增长15.2%。三是就业物价总体稳定, 14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52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36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0.69万人;物价涨势温和,14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9%,其中4月份同比上涨2.3%,涨幅比上月快0.1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今年以来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升、亮点纷呈,是改革发力、创新增力、转型给力、政策助力、预期蓄力综合作用的结果。同时应当看到,长沙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传统产业、传统行业、龙头企业困难较多;民间投资积极性不高、仍然乏力,14月长沙民间投资同比增长9.8%,低于全市投资增速4.3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比重同比回落2.6个百分点。因此,要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积极探索创新融资模式,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公共事业等领域投资建设,最大限度激发民间投资活力;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制造业向中高端发展;要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实施“互联网+”行动,加强大数据开发与应用,培育壮大“三新”经济;要尽快补齐发展短板,着力打造“双引擎”、建设“两高地”,把开放型经济做大做强,加快补齐外贸短板。

[供稿:长沙市统计局研究室]
[审核:刘雁]
[责编:左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