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长沙规模工业经济效益分析

来源: 时间: 2016-08-18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今年上半年,长沙工业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初显,工业发展稳中有进,经济效益整体逐步恢复向好。

  一、工业效益运行情况

  1-6月长沙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791.68亿元,同比增长11.3%,增幅比1-5月回升0.5个百分点;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267.93亿元,同比下降2.1%,降幅比1-5月收窄3.9个百分点;长沙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6%,比全省高1.3个百分点。上半年工业企业主营收入稳定增长,利润增幅起伏较大,但工业企业效益整体呈现积极的变化。

  (一)大部分行业实现盈利,利润增长较快。1-6月,长沙规模以上工业37个大类行业中,35个实现盈利,其中25个大类行业利润同比实现正增长,增长面达67.6%。十大重点行业中有7大行业实现正增长,拉动工业利润增长7.7个百分点,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实现利润37.86亿元,同比增长21.7%,拉动工业利润增长2.5个百分点;医药制造业实现利润14.28亿元,同比增长40.5%,拉动工业利润增长1.5个百分点;汽车制造业实现利润10.20亿元,同比增长51.9%,拉动工业利润增长1.3个百分点,这三大行业共拉动工业利润增长5.3个百分点。

  (二)大型企业利润降幅收窄,中小型企业增效明显。从企业规模来看,1-6月长沙规模工业大型企业实现利润71.61亿元,同比下降31.6%,降幅比1-5月收窄4.6个百分点,比1-4月收窄9.2个百分点;中型企业实现利润67.51亿元,同比增长8.9%,拉动工业利润增长2.0个百分点;小型企业实现利润128.80亿元,同比增长20.3%,拉动工业利润增长7.9个百分点。

  (三)外商投资企业增速加,快私营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从经济组织类型来看,1-6月国有企业实现利润56.09亿元,同比下降16.6%,降幅比1-5月收窄1.3个百分点,比1-4月收窄6.7个百分点;集体企业平稳增长实现利润1.35亿元,同比增长3.4%;外商投资企业增速加快,实现利润12.75亿元,同比增长41.2%;私营企业发展势头向好,实现利润124.30亿元,同比增长14.0%。

  (四)供给侧改革成效初显,工业结构逐步优化。一是落后产能逐步淘汰。今年5月,最后两家停产煤炭企业“退库”,煤炭行业正式推出长沙规模工业的历史舞台,长沙落实国家煤炭行业去产能战略要求成果显著。二是工业成品库存逐渐降低。1-6月长沙工业产销率为98.1%,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产成品存货359.82亿元,虽同比增长17.2%,但增幅比1-5月收窄2.7个百分点。三是产业转型稳步推进。培育的高技术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1-6月长沙高技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62.76亿元,同比增长20.6%;实现利润总额32.51亿元,同比增长23.1%。

  二、工业效益存在的问题

  (一)两大行业影响利润大幅下降。在大部分行业利润增长较好的情况下,专用设备制造业和烟草制品业两大行业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长沙工业利润增长。专用设备制造业盈亏相抵后利润出现亏损,利润总额为-3.55亿元,同比下降122.7%,拉低工业利润7.0个百分点;烟草制品业实现利润总额49.13亿元,同比下降19.4%,拉低工业利润4.3个百分点,两大行业拉低工业利润11.3个百分点。

  (二)亏损企业主要集中在六大行业。1-6月长沙规模工业亏损企业253家,亏损面为9.4%,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总额42.94亿元,同比增长112.7%,同比提高93个百分点。亏损额超过亿元的行业集中在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六大行业,分别亏损19.54亿元、7.20亿元、5.96亿元、3.56亿元、1.12亿元和1.08亿元,其中专用设备制造业亏损最为严重,亏损企业亏损额占全部亏损额的45.5%。

  (三)企业生产成本费用增长较快。企业营业收入上升较快,而利润上升较慢,甚至亏损,收入和利润背向而行,究其原因是企业除了转型升级中研发等各项投入增加较快外,成本费用也快速增长,企业生产经营压力较大。1-6月长沙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78.30元,同比提高1.62元。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三项合计454.16亿元,同比增长11.4%,高出主营业务收入0.1个百分点,其中企业财务费用增长加快,同比增长18.4%,高出主营业务收入7.1个百分点。1-6月的主营业务收益率为5.6%,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

  三、提高工业效益的建议

  (一)继续优化工业结构。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密切关注行业走向,继续优化工业结构。积极配合去产能政策,主动去产能;根据市场新动向,减少过剩产品,创新去库存的新思路;开展企业的各项转型升级,进行技术改造、设备更新、产品更新;要落实改革过程中的各项优惠政策,减少企业成本开支,力求取得更大效益。

  (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加强企业管理创新,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强化成本核算管理,降低各环节生产成本和费用,同时要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合理控制财务费用,提升资金使用效率,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重点帮扶亏损企业。针对上半年效益下滑严重的行业开展重点帮扶工作,相关产业主管部门要深入企业调研,着重加强分析,跟踪其生产动态,不断优化企业外部发展环境,积极落实优惠政策,做好生产服务工作,指导和帮助企业走出困境,扭转企业效益严重下滑的现状。

[供稿:长沙市统计局 张阿兰]

  [审核:刘雁]

  [责编:罗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