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月长沙新增“四上”企业申报工作成效显著

来源: 时间: 2016-10-25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四上企业”是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质建筑业企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新增“四上”企业是判断当前经济形势的一个重要统计指标,也是反映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要素。

  一、新增“四上”企业情况

  1-9月,全市新增“四上”企业401家,比上年同期增加174家,同比增长76.7%,占全省新增“四上”企业数的四分之一。

  分区县看,新增“四上”企业数最多的长沙县达67家,依次为浏阳市60家、宁乡县57家、望城区48家、雨花区37家、高新区35家、芙蓉区32家、天心区27家、开福区22家、岳麓区16家(见图1)。

  分行业看,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3家(占23.2%),同比增加38家;房地产企业57家(占14.2%),同比减少14家;建筑业企业13家(占3.2%),同比增加11家;批发和零售企业153家(占38.2%),同比增加104家;住宿和餐饮企业23家(占5.7%),同比增加8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62家(占15.5%),同比增加27家。

  分月份看,2月份新增6家、3月份新增13家、4月份新增10家、5月份新增36家、6月份新增72家、7月份新增47家、8月份新增88家、9月份新增129家,除4月、7月外,新增企业呈逐月增加的态势。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不足

  1-9月,全市新增“四上”企业增幅较快,但也存在区县、行业之间发展不平衡,中心城区服务业新增单位数偏少等问题和不足。

  (一)区县发展不平衡。从各区县(市)新增“四上”企业的数量看,呈现县多区少、分布不均的现象,排名前3位都在县(市),占到新增“四上”企业总数的近50%; 从增长速度看,超过一倍的有浏阳市增长3.6倍、长沙县增长2.4倍、雨花区增长1.6倍、芙蓉区增长1.1倍。

  (二)服务业单位申报偏少。从1-9月全省规模以上服务业单位申报来看,长沙规模以上服务业单位占比为15.5%,低于湘潭、衡阳、常德、张家界、郴州和湘西自治州,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1个百分点。

  (三)企业申报积极性不高。“四上”企业的申报,需要企业的支持和配合。但一部分企业担心申报后增加税收和工作负担等原因,对申报“四上”企业积极性不高。

  三、几点建议

  “四上”企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举足轻重,尤其是月度新增企业,对当年的经济增长贡献大,按国家最新文件规定,今年将在11月、12月继续开展月度申报,由于月度、年度申报一并进行,面临时间紧,任务重等困难,各区县(市)要继续加大申报工作力度,将符合条件的企业及时申报入库。

  (一)加强部门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区县统计部门要加强与经信、商务、发改等业务主管部门联系,共享信息,形成合力,及时为“四上”企业申报工作提供业务指导和服务;同时加强与国税、地税、工商等部门的衔接,充分利用部门提供的“准四上”企业名单,提供精准指导和服务,确保达到规模标准的企业及时申报入统。

  (二)突出工作重点,确保量质统一。各区县(市)要正确处理好申报企业量与质的关系,在保证单位数量稳定增长的基础上,切实将成长性好且达到统计标准的工业企业、零售企业、住餐企业申报入统,尤其是在全市大力发展服务业关键时期,应重点关注服务业企业,确保统全统准。

  (三)加大统计宣传,力求应统尽统。针对部分已达“四上”标准的企业担心增加税收、增加企业负担的情况,应面向企业加大申报工作的宣传力度,争取企业的支持与配合,坚持依法统计。

[供稿:长沙市统计局  尹华平]
[审核:刘  雁]
[责编:黄湘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