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株洲市规模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3.84%

来源: 时间: 2006-11-01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今年以来,株洲市规模工业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水平,前三季度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119.29亿元,同比增长19.1%。伴随着工业的快速增长,能源消耗总量不断增加。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达326.27万吨标准煤,同比增加45.1万吨标准煤,增长16.04%,低于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3.06个百分点。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前三季度单位产值能耗为0.83吨标准煤/万元,较上年下降0.09吨标准煤/万元,降幅达10.57%;单位增加值能耗为2.95吨标准煤,同比下降3.84个百分点。

    一、规模工业能源消耗的特点

    1、煤炭消耗占“大头”。前三季度株洲市规模工业企业有542家消费煤炭,煤炭累计消费量为453.72万吨,同比增长12.88%;折合标准煤 326.9万吨,占规模工业能源消费量的75.67%;前三季度,株洲市797户有生产经营活动的规模工业企业累计消费电力40.7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5%;折合标准煤 50.13万吨,占规模工业能源消费量的11.67%;1-9月,株洲市规模工业企业有638户消费成品油,成品油消费量达5.28万吨,同比下降29.45%;折合标准煤 7.62万吨,占规模工业能源消费量的1.76%。

    2、五大行业耗能高。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株洲市规模工业企业分布在33个行业大类,其中综合能源消费量在10万吨标准煤以上的高耗能行业有5个。主要集中在: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5大行业。从能耗情况看,这5大行业能源消费总量达299.08万吨标煤,占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91.67%。其中综合能源消费量超过50万吨标煤的高耗能行业有3个,分别是: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99.16万吨标煤,同比增长5.27%,占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比重达30.39%;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91.0万吨标煤,同比增长20.36%,占规模工业的比重达27.9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50.4万吨标煤,同比增长11.14%,占规模工业的比重达15.45%。以上3大行业累计消费能源240.65万吨标煤,占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73.76%。

    3、国家重点监控能耗企业节能降耗效果显著。前三季度,全市规模工业企业中综合能源消费量在1万吨标准煤以上的企业22户,占规模工业总户数的2.76%,能源消费总量达256.33万吨标准煤,占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78.56%。国家重点监控的千家能耗企业株洲华银火力发电有限公司、湖南智成化工有限公司、湖南株冶火炬金属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株洲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株洲市海达化肥有限责任公司5户企业占据株洲市能源消费的前5强,其单位产值能耗由上年的2.99吨标煤降到2.22吨标煤,下降幅度超过20%。

    二、应当关注的几个问题

    1、万元增加值能耗和产值能耗下降速度趋缓。前三季度,株洲市规模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为2.95吨标准煤,同比下降3.84个百分点,与上半年下降7.78%的速度相比,回升3.94个百分点;单位产值能耗为0.83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0.57%,与上半年万元产值能耗下降11.28%的速度相比,回升0.71个百分点。

    2、部分行业能源消费量增速高于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前三季度,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等14个行业的能耗增速高于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单位产值能耗呈上升趋势。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非金属矿采选业、家具制造业等7个行业的能耗增速高于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在10个百分点以上,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3个行业问题尤为突出,能耗增速高于工业总产值增速均在30个百分点以上。

    3、部分企业能耗增长较快。三季度,全市有371户企业生产能耗升高,单位产值能耗同比上升。其中,攸县鑫旺钢铁制造有限公司、茶陵县康华化肥工业有限公司等省重点监控的耗能企业单位产值能耗升高,这些企业生产能耗的较快增长,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全市工业节能降耗的步伐。

 

 

[株洲市统计局 张利华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