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市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

来源: 时间: 2007-04-18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2007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醴陵市经济延续去年平稳较快运行的增长势头,总体呈现速度逐步加快、效益明显改善、居民增收较多的良好开局。

    一、经济运行特点

    “四个较快”

    1、工业生产较快增长。一季度,全市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49.55亿元,增长14.4 %,实现工业增加值18.06亿元,增长14.7%。其中规模以上企业比去年同期增加16家,目前共有328家,完成工业总产值19.47亿元,增长19.6 %;实现工业增加值6.64亿元,增长18.3%。其中陶瓷企业120家,完成产值7.96亿元,增长13.9%;鞭炮烟花企业139家,完成产值8.52亿元,增长23.8%。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57亿元,增长18.2%。实现利税总额9416万元,增长38.2 %;其中实现利润3783万元,增长20.8%,其中122家陶瓷企业实现利润2011万元,增长55.1%,139家鞭炮烟花企业实现利润1337万元,增长1.6%。5家大中型企业实现利润1233万元,占利润总额32.6%。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20.68%,同比提高7.65 个百分点。

    2、消费品零售总额较快增长。一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7亿元,增长15.6 %。城乡市场同步繁荣。城市消费品零售总额5.64亿元,增长17.7 %;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4.06亿元,增长12.7%。分行业看,批发业2.22亿元,增长19.2%;零售业6.33亿元,增长13.1%; 住宿餐饮业1.04亿元,增长23.1 %。

    3、各项收支同步较快增长。一季度,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20911万元,增长25.0%;一般预算支出19267万元,增长58.3%;受“调资”影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154元,增长41.1%;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906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4 %,其中工资性收入956元,增长15%;家庭经营收入747元,增长14.8 %。

    4、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一季度,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2759万元,增长40.1%,比去年同期的增幅上升了7个百分点。其中:城镇投资额达14059万元,增长56.8%,增幅比去年同期上升了70.6个百分点。

    “三个平稳”

    1、经济总量平稳扩张。一季度,全市完成生产总值30.78亿元,增长15.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8亿元,增长6.1%;第二产业增加值19.32亿元,增长16%,第三产业增加值8.38亿元,增长18.7%。

    2、农村经济平稳发展。一季度,全市农业总产值5.19亿元,增长6.2%。对全市6个乡镇70户农户的调查结果显示,今年农民种养意愿有所增强,农业生产继续保持平稳,粮食作物面积增加且结构发生变化,蔬菜面积增幅较大,瓜果类种植基本持平。

    3、金融平稳运行。三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3.35亿元,比年初增加4.68亿元,增长15.9%,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3.89亿元,增长7.97 %。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5.13亿元,比年初增加1.42亿元,增长5.98 %。一季度,全市金融机构现金收入79.39亿元,现金支出81.86亿元,收支相抵,现金净投放2.47亿元。

    二、问题与不足

    1、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力度显得不足。一季度,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25.13亿元,比年初增加1.42亿元,增长6%,与全国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长17.2%和前两个月新增贷款近万亿相比,差距太远,份额太小。

    2、工业龙头企业增长泛力。一季度,规模工业经济纵向比发展速度较快,但横向比在株洲市辖五县(市)中排倒数第一,比发展速度最快的低12.3个百分点。从分企业的情况来看,主要是6家大中型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只增长5.7%,其中华联瓷业和湖电同比分别下降7.7%和10.4%。

    3、项目进展缓慢,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大幅回落。 一季度,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0975万元,同比下降1.58%;相比去年同期的增速247.17%而言,增速大幅回落。导致房地产开发增速大幅回落的主要原因是:去年同期在建项目投资规模大,投资基数高,而今年虽然在建项目比上年同期多,但是项目投资规模相对小些,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有的项目进展缓慢,有的甚至还处于半停工状态,有的不能如期开工。

    三、建议

    针对目前国家固定资产投资、银行信贷、外贸顺差继续高位增长的宏观经济形势,我们要用心研究醴陵,把研究醴陵和政策研究结合起来,研究醴陵发展的系列政策和措施,促进醴陵又好又快地发展。

    1、从项目建设入手,加快产业集群发展和园区发展。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在新型工业化的推进过程中,我们应该选择非均衡发展模式,引导一些战略性产业加快成长步伐,通过发挥骨干企业作用整合产业资源,做强产业集群。在产业集群的建设中,则要集中力量抓好园区建设,在完善园区设施的同时,重点抓好入园企业的达产达效。同时结合醴陵产业特点和发展要求努力拓展中小企业的发展空间,加快小企业与大中型企业的生产协作和配套。

    2、围绕财源建设,努力加快项目建设。要实施“赶超战略”,必须突出抓好一批能支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好项目、大项目。要进一步增强项目意识,实施项目带动,集中精力争项目、引项目、上项目,千方百计促成更多的重大工业项目落户醴陵。建立健全签约项目领导责任制,抓好已批合同项目的落地实施,促使更多的合同项目真正转化为开工建设项目,切实提高签约项目的资金到位率、履约率和开工率,提高项目成果转化的实效。进一步完善政策,优化投资环境,大力引进战略投资。抓好核心重点项目。帮助企业提高营销能力,促进前期工业项目的达产达效。

    3、努力完善财政支持机制,确保财税增收和经济增效。要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对确定的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城市建设重点工程项目、高新技术产业项目、招商引资重大项目、企业科技创新重点项目等各类重点项目,综合运用财政的各种手段,发挥财政资金的放大和引导作用,努力吸纳企业自筹资金、银行资金、民间资金、外来资金进入到醴陵的经济建设领域,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

    4、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力求在后发赶超上取得新优势。一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二要改善技术创新的市场环境,加快建立创新风险基金。大力发展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等中介服务。三要制定支持自主创新的财税、金融等政策,建立完善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四要利用好市外先进技术,努力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五要坚持“招商引资”和“招商引智”并举,坚持培养人才和引进人才并重,为提高企业自主创新提供人才保障。

[醴陵市统计局 丁全生、陈艳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