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株洲市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工资增幅创新高

来源: 时间: 2007-07-17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上半年,株洲市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为25.53亿元,增长20.2%。在岗职工季平工资为9958元,增长19.9%,增幅创近年同期新高。

    一、基本特点

    1、机关单位增长最快。机关单位在岗职工季平工资为11793元,同比增加2731元,增长30.1%;其次为事业单位10230元,增长23.2%;企业单位11053元,增长14.8%。    

    2、19个行业全线增长。国民经济19个行业中,在岗职工工资收入全线增长。季平工资居前三位的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教育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分别达到16927元、12810元和12688元,季平工资超过万元的行业由上年同期的4个增加到7个。

    3、高收入群体比重提高。今年上半年高出株洲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人数达10.96万人,占全市在岗职工人数的42.8%,同比上升了3个百分点。

    二、推动因素

    1、工资改革。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株洲市行政事业单位开始实行新的工资制度,人均加薪300元/月, 并于今年上半年完成了2006年7-12月的工资补发工作。这部分工资增长是拉动株洲市工资增长的首要因素,整个行政事业单位对株洲市在岗职工工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7.8%。  
    
    2、效益增长。上半年,株洲市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水平持续向好,1-5月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54.6,同比提高18.4个百分点,实现利润8.2亿元,增长20.4%。企业效益的看好,为职工收入的提高创造了条件。如智成化工,1-5月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5亿元,增长63%;完成利税总额0.6亿元,是去年同期的6.5倍。随着企业效益的好转,职工收入也相应提高,其在岗职工季平工资超过万元,较上年翻了一番。

    3、政策调控。上半年株洲市的最低工资标准城市四区同比提高了60元/月,县市同比提高了50元/月。今年株洲市企业职工工资增长基准线也已确定为14%,较上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受其影响,株洲市工资水平,特别是低收入者的工资水平进一步提高。

    尽管上半年株洲市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工资大幅增长,但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经济类型间职工收入差异较大,最高收入与最低收入差异倍数分别达到3.8、1.4和1.6;同时,在当前物价上涨较快的情况下,部份低收入家庭生活水平有所降低,应引起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

 

[株洲市统计局 李莎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