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株洲市规模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6.67%

来源: 时间: 2007-08-23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战略资源,能源问题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约束性问题。按照全市“十一五”单位GDP能耗降低21%的节能目标,株洲市制定了一系列鼓励节能降耗的政策措施,大力营造节约型社会建设氛围,工业企业不断强化内部用能管理,积极开展节能降耗和挖潜增效活动,能源利用效率逐步提高,节能降耗成效明显。 
  
    一、上半年全市能源消费的主要特点

    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239.84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4.93%,低于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22个百分点;万元产值能耗为0.71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5.48%;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6.67%,在14个市州中仅高于常德和张家界,居全省第3位。

    分能源品种看,工业能源消费以电力、原煤、焦炭、汽油、燃料油为主。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消耗电力26.32亿千瓦时,下降1.38%;消耗原煤287.74万吨,增长12.8%;消耗焦炭24.95万吨,增长48.55%;消耗汽油4445吨,增长54.43%;消耗燃料油3.36万吨,增长39.15%;累计折合261.04吨标准煤,占规模工业能源消费总量的84.95%。

    从行业分布看,化工、电力、有色、建材集中了规模以上89.85%的综合能源消费量。上半年,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分布的34个行业大类中,综合能源消费量居前四位的行业分别是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消费69.16万吨标准煤,占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28.84%;电力、燃气和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消费61.89万吨标准煤,占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25.8%;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消费45.28万吨标准煤,占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18.8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消费39.17万吨标准煤,占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16.33%,以上4大行业累计消费215.49万吨标煤,占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89.85%。与此同时多数工业行业能源利用率得到提高,在规模工业分布的34个行业大类中,万元产值能耗同比下降的行业有24个,下降面达70.59%,其中下降幅度超过10%的行业19个,占55.88%。产值能耗下降较大的行业依次是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同比分别下降19.64%、16.03%和10.27%。

    从企业结构看,全市工业能源消费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在规模工业企业中,上半年能源消费1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重点耗能企业17户,同比减少4户,综合能源消费在5000吨标煤以上的企业29户,同比增加1户,用电量超过1亿度的企业4户,超过1000万度的企业23户。上半年17户重点耗能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182.89万吨标准煤,占规模工业的76.24%;万元产值能耗为1.41吨标准煤,同比下降24.11%。如国家重点监控的千家能耗之一的株洲市海达化肥有限责任公司1-6月产值能耗下降幅度超过30%。

    从转换效率看,能源加工转换效率有所提高。上半年,全市10户加工转换企业能源投入总量为134.42万吨标准煤,产出总量为66.75万吨标准煤,加工转换效率为49.66%。如株洲天泰能源有限公司原煤入洗转换效率为97.09%,比上年同期提高11.17个百分点。

    二、规模工业能源消费和利用存在的问题
  
    上半年,株洲市工业能源利用效率有所提高,节能降耗取得一定成效,但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工业节能工作仍面临着资源约束偏紧、利用效率偏低、工业结构偏重、环境治理压力偏大等困难和问题。

    1.重点企业产业结构欠优,与全市平均水平相比能耗偏高。从上半年拉动规模工业快速增长的7户重点企业来看,湖南株冶火炬金属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智成化工有限公司、湖南中成化工有限公司、株洲经仕实业有限公司、中铁株洲桥梁有限公司、中国南车集团株洲车辆厂、株洲兴隆化工实业有限公司的增加值增长速度均在30%以上,7户企业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29.96亿元,占规模工业总量的27.68%;累计消费能源75.23亿吨标准煤,占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31.37%;7户企业万元产值能耗为0.72吨标准煤,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01吨标准煤。7户重点企业中用电超过1亿千瓦时的企业有2户,分别是湖南株冶火炬金属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智成化工有限公司,2户企业累计消费电力9.29亿千瓦时,占全规模工业用电总量的35.3%,由此可见,株洲市“龙头”企业对能源消费的依赖较强。
   
    ⒉能源综合利用效率与先进水平相比尚有差距。目前,全市工业能源利用效率总体偏低,一些主要产品单耗水平相对先进水平来说依然偏高,受资源约束的制约,企业成本压力增大。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用于能源消费的成本支出为31.93亿元,占成本的比重为        7.71%,排在所在成本项目的第2位。有关数据显示,欧盟国家每度电所创造的工业产值为4.8欧元,相当于人民币48元;日本每度电创造的工业产值是6.1美元,接近于人民币47元;而株洲市规模企业2007年上半年工业用电26.14亿千瓦时,完成工业总产值336.93亿元,每度电所创造的产值为12.89元,仅相当于日本的27.4%、欧盟国家的26.9%。由此可见,株洲市工业电能的使用价值与发达国家水平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如果能将每度电的产出提高1元,那就意味着在没有增加电能消耗的情况下,全市增加产值26.14亿元。

    三、对全市节能降耗的几点建议
   
    一是要加快节能型产业体系,建立降耗节能的长效机制。节能工作既是当前的紧迫任务,也是长期的重要任务。因此,要加快节能型产业体系,建立降耗节能的长效机制,必须从法律、政策、制度各个层面提出可贯彻可操作的节能措施和实施依据,使之成为规范企业用能行为的有效手段,如制定最高能耗限定指标及能耗等级标准,开展节能产品认证和能效标识制度,完善节能标准体系。
  
    二是要加强重点耗能企业的监控。着力抓好重点耗能行业和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工作。将降耗目标分解量化到各部门以及重工业企业,是当前的首要工作。要根据各部门的产业结构、能耗状况制定不同的节能目标,并实行严格的监测考核和能源审计,制定科学、合理的配套措施,遏制高耗能企业过快增长。进一步抓好企业特别是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工作,提出节能降耗目标和措施,加强管理与监督。

    三是加大技术改造步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要合理利用能源,开发与节能并举,支持和鼓励节能技术、节能产品的推广和利用,提高优质、清洁和高效能源的使用。要通过节能技术改造和循环经济试验园的推广应用,不断提高能源的利用水平,提升能源经济效益,促进能源与经济、能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株洲市统计局 张利华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