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月醴陵市规模工业产销衔接良好

来源: 时间: 2007-09-07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醴陵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树立 “一心一意谋产业,集中精力抓集群”的发展战略,抓住机遇,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和园区建设,各种类型所有制企业得到长足发展,龙头骨干企业不断壮大。盘点今年1—7月份醴陵市规模以上工业统计数据,工业经济生产快速增长,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醴陵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进入了一个较快发展时期。但在保持较好上升态势的同时,仍有隐忧。

    一、运行态势

     (一)工业生产平稳快速增长,重工业增长速度明显快于轻工业。1—7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54.5亿元,增长26.3%;实现工业增加值19.8亿元,增长24.8%;实现销售收入49.2亿元,增长36.4%;实现利润1.2亿元,上交税金3.6亿元。

    从轻、重工业类型看,重工业增长速度明显快于轻工业。其中:重工业产值37.2亿元,增长41.4%。轻工业产值17.3亿元,增长17.7%;重工业增速比轻工业快23.7个百分点。

    从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看,私营企业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呈现快速增长势头。其中私营企业完成总产值16.6亿元,增长32.4%,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完成总产值7.3亿元,增长16.7%。

    从醴陵市工业企业产品产量看,醴陵市15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11个工业大类行业产品产量增速达10%以上,有61.4%的产品产量较上年增加,尤其是烟花爆竹、水泥、日用陶瓷和黄金为代表的工业生产加快,其增速分别达到40.2%、25.7%、11.1%和94.4%,有力地推动了醴陵市重工业的快速发展。  

    (二)产销衔接良好,销售增幅快于生产增幅。在醴陵市工业生产加快的同时,工业产销衔接较好。据统计,醴陵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销售产值54.5亿元,增长36.4%,比工业生产增幅快3.5个百分点。从产品的销售情况看,醴陵市工业产品销售率达99.6%,产品销售率达到90%以上的产品有15种,占被调查产品的88.1%,其中产品销售率超过100%的有13种,占15.8%。

    (三)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有所提高,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增长较快。1—7月,醴陵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克服燃料、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困难,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销定产,同时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节能降耗,降低成本,努力消化购销价格差带来的不利影响,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据统计,醴陵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9.2亿元,增长36.4%,较上年同期提高了8.3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达4.8亿元,增长43.4%,其中实现利润1.2亿元,增长47.5%。产品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增幅分别下降了13.5、4.1和8.8个百分点,节约费用开支2.5亿元。醴陵市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48.52,比上年提高12.3个百分点。

    (四)外向型工业经济发展迅速,出口创汇大幅度增长。1-7月,醴陵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大市场优势,加快工业发展速度。完成出口交货值18.9亿元,增长49.9%,增幅较上年同期提高了7.9个百分点。据统计,醴陵市两大支柱产业烟花爆竹、陶瓷出口分别达10.1亿元、8.4亿元,增长63.8%、39.3%,两大支柱产业占醴陵市出口总额的97.6%。分企业看,醴陵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出口创汇增幅达20%以上的有98家企业,尤其是几家出口创汇大户,如华联瓷业、天博瓷业、神马花炮、泰鑫瓷业等企业,出口交货值分别达到1.7亿元、0.9亿元、0.7亿元和0.6亿元,增长25.9%、6.7%、46.9%和178.7%。

    二、存在隐忧

    1、在工业生产、效益稳步协调发展的同时,醴陵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运行中仍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是投资的压缩,导致新增企业数量减少,减缓了规模以上工业的发展速度。二是重工业比重居高不下,轻重工业增速差距加大,产业结构调整任重道远。三是部分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及产品的调控力度需进一步加大,节能降耗形势仍显严峻。

    2、经济增幅仍然偏低。醴陵市规模工业经济运行情况虽比上年同期有较大提高。但横向对比与周遍其他9个县、区的差距加大,1-7月份工业产值增加值增长速度排名第五。

    3、亏损企业数量增多,亏损额增大,资金投入较少。醴陵市亏损企业37家,亏损面达到了10.9%。主要亏损企业有国光瓷业、玉茶瓷业、瑞祥瓷业等,这些企业均出现百万元以上亏损额。部分企业因受市场因素影响生产经营遇到了困难。比如澳亚黑蜘蛛烟花有限公司、宏博瓷厂、金辉纸业贸易有限公司、、益民碳化硅厂等今年生产量很少,而且还处于停产半停产关闭状态,直接影响着醴陵市规模工业的生产总量。

    三、对策建议

    1、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力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就醴陵市而言,还需进一步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力度,全力培育和壮大醴陵市经济。充分发挥园区的规模效应和龙头带动作用,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提供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外资、民资入园,提升工业园区的知名度,使之成为壮大醴陵市工业经济总量的增长源。

    2、推进企业信息化进程。当今时代是信息经济时代,各种信息化手段已十分成熟,信息获取的能力决定了企业发展能力,信息闭塞必然会导致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应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用信息化管理提升工业企业的经营决策,在用传统方式积极开拓市场的同时,通过电子商务来进行更深层次市场的开拓。

    3、双管齐下改善企业亏损状况。一是有关职能部门应加大企业改制力度,制定优惠政策,进一步优化经济环境,树立服务意识,为企业健康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后盾。二是亏损企业则应积极提高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机制,在人才使用、产品开发和市场等方面大胆创新,改进技术,降低成本,使企业产品技术含量和市场形象都有显著的提高,争取尽快扭亏为盈。

[醴陵市统计局彭晓明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