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株洲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情况综述

来源: 时间: 2008-02-20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2007年株洲市上下紧扣“推进跨越发展、构建和谐株洲”工作主题,突出四大战略,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株洲市经济和社会呈现出经济稳健快速增长,质量效益稳步提升,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居民生活不断改善的良好发展态势,总体特征是“又好又快又稳”。 
 
    一、经济稳健快速增长,质量效益稳步提高 
 
    经济发展全面提速。初步核算,2007年株洲市生产总值完成748.7亿元,增长14.9%,高于上年增幅2.6个百分点,为1994年以来的最高增幅。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6.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96.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55.8亿元,分别增长5.5%、17.8%和14.1%。三次产业增幅分别比上年加快0.2个、4.2个和0.9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首次突破20000元大关,达到20257元,比上年增加3731元。从2007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看,一季度GDP增长13.8%,二季度GDP增长14.2%,三季度GDP增长14.5%,四季度GDP增长15.8%,经济发展呈现出稳健快速增长势头。株洲市GDP总量从2002年的344亿元,连续跨越400亿、500亿、600亿和700亿元四个台阶,5年GDP年均增长12.6%。在全国百强城市综合实力排名中,列第56位,跃居中部六省非省会城市之首。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2007年株洲市财政总收入突破60亿元大关,达67.6亿元,比上年增长28.6%,增幅提高7.3个百分点,为2002年的2.42倍。株洲市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为80.5%,收入结构更趋合理。一般预算收入37.6亿元,增长26.6%。株洲市财政收入从2002年24.4亿元,连续跨越30亿、40亿、50亿和60亿元四个台阶,5年平均增长21.3%,连续4年增幅超过20%。2007年株洲市财政总支出73.7亿元,比上年增长27.8%。 
 
    企业效益大幅提高。2007年株洲市规模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14.2亿元,增长30.4%;实现利润33.1亿元,增长19.7%;实现利税67.5亿元,增长28.4%;亏损面由上年的16.1%降为12.6%。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90.2%,提高34.7个百分点。2007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规模工业企业82家,同比增加18家,利润过5000万元的企业14家,同比增加1家。 
 
    居民收入增长加快。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03元,增长16.4%,增幅同比提高5.5个百分点;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10812元,增长10.7%。城镇单位在岗职工人平工资21800元,增长16.5%。农民人均纯收入5044元,增长15.5%,增幅提高5.2个百分点;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3950元,增长15.3%。 
 
    二、农业生产稳定发展,新型工业化推动有力 
 
    农业生产稳定发展。2007年株洲市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96.6亿元,增长5.5%。粮食播种面积259.6千公顷,增长0.24%;经济作物播种面积96.9千公顷,增长2.3 %。粮食产量稳步增长。株洲市粮食产量188.6万吨,增长0.8%,从2004年起已连续4年保持185-188万吨的生产规模,为近5年来的最好水平。蔬菜162.3万吨,增长6.3%;生猪生产恢复增长,其他畜牧业稳定增长。株洲市出栏生猪487.3万头,增长5.2%;出栏牛羊58.5万头,增长6.9%;出笼家禽2703万羽,增长7.6%。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建成乡镇到村水泥(沥青)路1306公里,农村通达工程247公里;株洲市森林覆盖率达59.5%;农业机械总动力191.9万千瓦,增长8.2%。农产品加工企业扩大到2680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206家。“十百千”工程扎实推进,农村面貌明显改观。 
 
    新型工业化取得新进展。2007年株洲市实现工业增加值347.1亿元,增长18.9%,增幅高于同期4.3个百分点,为1994年以来的最高增幅,占GDP的比重达46.4%,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248.7亿元,增长25.1 %,规模工业中采选业、制造业和电力燃气水的生产及供应业分别完成增加值11.5亿元、219.2 亿元和17.6亿元,增长35.9%、25.6%和14.6%。对规模工业增长贡献率前六名的行业依次为交通装备制造、化工、有色冶炼及加工、非金属矿物制品、医药食品加工和金属制品业,分别完成增加值42.1亿元、34.6亿元、55.3亿元、22亿元、15.7亿元和11.7亿元,分别增长28.1%、33.1%、12.7%、27.1%、23.5%和28%,累计拉动规模工业增长17.3个百分点,贡献率为69%。株洲市规模工业聚氯乙烯树脂产量13.4万吨,增长63.9%;金属切削刀具507万件,增长1.6倍;十种有色金属51.2万吨,增长11.5%。年末园区有工业企业462家,其中规模工业271家,新增企业49家,园区技工贸总收入256.8亿元,增长92.2%。 
 
    三、投资消费拉动强劲,内引外联成效明显 
 
    投资保持快速增长。200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完成288.6亿元,增长42%,增幅比上年提高15.5个百分点,为5年来的最高增幅。其中,城镇投资254.5亿元,增长46.2%;农村投资34.1亿元,增长16.9 %。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房地产开发投资57.9亿元,增长30.6 %;工业投资139.8亿元,增长81.9 %。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2007年株洲市44个重点工程,完成投资62.2亿元,为年计划的119.9%。株洲电网建设工程、天元大桥、天台金谷等个5个项目顺利竣工,欧洲工业园、株洲航空城、株冶循环经济项目等一批重点工程已经开工建设。 
 
    消费市场持续走旺。2007年株洲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47.6亿元,增长18.7 %。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3.4%。城市、农村市场分别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55.9亿元和91.7亿元,分别增长20.6%和15.9%。批发业、零售贸易业和住宿餐饮业分别实现社会零售额61.8亿元、151.1亿元和30.7亿元,增长16%、19.3%和22.6%。交通运输业稳步增长。2007年公路货运量9302万吨,增长21.4%,公路货运周转量62.4亿吨公里,增长28.1%;公路客运量1.12亿次,增长9.5%,公路客运周转量67.2亿人公里,增长8.9%。旅游收入较快增长。2007年株洲市接待游客698.7万人次,增长14%;旅游总收入35.5亿元,增长14.8%,年末株洲市拥有旅游星级宾馆饭店34家,比上年增加5家。 
 
    外向型经济取得新成效。招商引资有新进展。2007年实际利用内资80.1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新批外商投资企业56家,实际利用外资2.4亿美元,增长38.3%。来株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达到9家、中央企业达到10家。对外贸易出现回落。2007年进出口总额11亿美元,增长13.2%,增幅为5年来最低。其中出口额7.2亿美元,下降11.1%,进口额3.7亿美元,增长141.8%。 
 
    四、经济结构不断改善,发展活力持续增强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2007年株洲市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2.5:51.5:36.0调整为12.9:52.9:34.2(按现价GDP计算),由于农产品价格上涨和新型工业化的有力推进,一、二产业占生产总值比重分别上升了0.4和1.4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为45.2%,提高26.4个百分点;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比重为71.7%,提高6.3个百分点。城乡经济结构比为0.94:1,城区GDP占株洲市GDP比重为48.5%,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为9%,提高0.31个百分点。 
 
    非公经济快速发展。2007年株洲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402.6亿元,增长15.8%,比GDP增幅快0.9个百分点。非公经济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108.4亿元,增长34.9%,高于规模工业增幅9.8个百分点;非公经济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167.2亿元,增长57.2%,高于株洲市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非公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02.9亿元,增长19.9%,高于株洲市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年末有个体私营经济90133户,从业人员24万人。 
 
    金融支持力度加大。2007年株洲市金融机构现金收入、现金支出分别为2147.2亿元、2076.7亿元,增长16.7%和17%;货币回笼70.5亿元,增长7.5%。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638亿元,增长15.5%,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404亿元,增长9.6%。各项贷款余额303.8亿元,增长19.4 %,其中短期贷款175.6亿元,增长10.8%;中长期贷款113.4亿元,增长41.1%。银行存贷比为47.5%,提高1.5个百分点。 
 
    市场物价结构性上涨。2007年株洲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5.5%,市区居民消费价格上涨5.8%,涨幅分别比上年提高3.4个和3.4个百分点,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7.1%,比上年提高了4.9个百分点,如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上涨1.2%。按八大类分食品类价格上涨14.2%,居住类上涨3.9%,烟酒及用品类上涨2.8%。商品零售价格上涨4.7%。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6.1%。 
 
    五、和谐株洲稳步推进,省市实事圆满完成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2007年株洲市争取国家、省级计划项目80项,其中国家“863”计划和科技支撑计划9项。申报专利1287件,增长21.3%,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55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5家。株洲市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生辍学率1.06%,初中毕业升高中阶段学生比例79.3%。株洲市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达到38.88万户,增长9.4%。确立公布了《株洲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株洲市农村合作医疗平均参合率达87.9%,儿童计划免疫全程接种率为92.5%,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为95%。成功举办了迎奥五环潇湘行株洲市工人趣味运动会暨市第三届大众体育运动会等群众体育运动。湖南省第四届农民运动会夺得6枚金牌,金牌总数名列全省第三。湖南省青少年体育比赛金牌总数和团体部分全省第三。 
 
    安全生产形势趋好。2007年株洲市发生安全事故1026起,比上年减少96起。生产安全事故死亡237人,比上年减少50人。2007年株洲市亿元GDP(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32%,下降15.6个百分点;工矿商贸企业十万从业人员安全死亡率为5.2%,下降1.1个百分点;道路交通万车事故死亡率为5.13,下降1.88个百分点;煤炭百万吨事故死亡率为5.99%,下降1.24个百分点。 
 
    环境治理成效明显。2007年市区空气综合污染指数为2.63,比上年下降0.32。空气质量良好天数达316天,比上年增加8天,空气质量达标率为86.6%。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1.97%,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湘江株洲段水质保持三类标准,饮用水源达标率为98.9%。 
 
    省市实事全面完成。2007年省8件实事、市10件实事43个考核项目,全面完成目标任务,其中26项指标超额完成任务。2007年援助城镇零就业家庭607户,帮助下岗失业再就业2.56万人。新增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55万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0万人。2007年发放贫困学生家庭救助金2130万元,救助贫困生9.58万人。建成食品药品安全检测中心1个。为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1143起。新建、扩建乡镇敬老院18所,城市和农村低保资金按标准100%拨付到位。 

[株洲市统计局 庄云庭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