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株洲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跨越式增长

来源: 时间: 2008-02-29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2007年,株洲市高新技术产业各项经济指标呈现强劲增长的良好态势,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优势产业拉动作用加强、有力的推动了全市经济增长。

    一、 总产值与增加值同步跨越新台阶

    2007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增加值分别跨越300亿、100亿大关,高新技术产品实现总产值344.5亿元,增长50.5%;实现增加值112.2亿元,增长46.1%;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20.5亿元,增长43.4%;创造利税32.17亿元,增长67.4%;实现利润17.77亿元,增长37.7%。其中大型企业高新产品总产值、增加值、销售收入、出口收入、利税总额、利润总额增幅都在三倍以上,分别为:3.8倍、4.4倍、3.4倍、4.3倍、7.1倍、7.9倍。

    二、企业个数与企业规模同步扩张

    近年来株洲市重点扶持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经过孵化期、成长期,已进入规模发展期。2007年,全市有高新技术产品企业155家,扣除停业破产或变更为非高新技术企业7家,实际比2006年增加42家。其中,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过10亿元企业7家,增家2家,实现产值198.07亿元,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57.5%,比上年提高3.1个点;亿元至10亿元的企业39家,增加9家,实现产值114.91亿元,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33.4%,比上年减少1.7个点。5000万元至亿元的有24家,比上年增加14家,实现产值16.11亿元,占全市高新技术产值的4.8%,比上年提高1.6个点。大中型企业支撑作用明显,实现高新产品总产值282.49亿元,占全市高新总产值比重为82%,比上年提高22个点。

    三、先进制造业、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同步增长

    按照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目录标准,2007年株洲市高新技术企业共涉及七大高新技术领域,分别为: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业、生物医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与高效节能、环境保护和其他领域。其中:先进制造业(先进制造技术设备、机电一体化机械设备、高档家电产品、机电基础件、仪器仪表、监控设备及控制系统、医疗器械)实现产值实现高新技术产值108亿元,增长103.7%,增幅高出其它领域50个点以上;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技术实现产值分别为8.63亿元、160.39亿元、39.66亿元,分别增长48%、39.8%、39.2%。四、企业投入与产能同步增加

    2007年,各高新技术产品企业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纷纷加大投入。湖南株冶火炬金属股份有限公司投入研发经费2.4亿元,析出锌电解能力由2006年的32万吨提高到35万吨,热镀锌新增产能6万吨,全年完成高新技术总产值和利税同比分别增长32%和87.5%。株洲钻石切削刀具股份有限公司刀具扩能技术改造完成投资3.2亿元,年新增生产能力500万片,全年完成高新技术总产值和利税同比分别增长43.2%和66.4%。湖南太子奶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4亿元新建太子奶乳业生产基地,唐人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新建唐人神科研中心,湖南株洲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投资1.2亿元进行20万吨/年PVC扩改工程,都在一定程序上扩大了企业规模、提高了企业产能能力。

    四、县域与城区同步发展

    从各县市区情况来看,9个县市区高新技术产值与增加值均呈较大幅度增长。其中:荷塘区分别实现高新技术产品总产值、增加值47.09亿元、15.13亿元,分别增长194.3%、177.2%;芦淞区为38.10亿元、11.34亿元,分别增长50.5%、56.6%;石峰区为188.51亿元、62.07亿元,分别增长30.4%、25.8%;天元区为45.38亿元、13.64亿元,分别增长65.2%、62.6%;株洲县为3.49亿元、0.93亿元,分别增长51.0%、34.2%;攸县为3.42亿元、1.23亿元,分别增长271.6%、295.6%;茶陵县为0.52亿元、0.21亿元,分别增长120.0%、194.8%;醴陵市为17.10亿元、7.38亿元,分别增长48.8%、46.1%。炎陵县则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企业零的突破,新增一家高新企业,实现总产值、增加值分别为0.92亿元、0.28亿元。

[株洲市统计局 刘爱民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