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株洲市完成GDP748.7亿元,增长14.9%,为13年以来最高增幅。全市经济稳健快速增长,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为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的稳步增长提供了较好的基础和保障。
一、从业人员稳步增加。一是单位从业人员稳步增加。2007年,全市单位从业人员30.9万人,比去年增加0.69万人,增长2.3%。其中,国有单位从业人员15.48万人,增长2.8%,城镇集体单位从业员1.36万人,增长6.2%,其他单位从业人员14.06万人,增长1.3%,国有、城镇集体和其他单位从业人员所占比重分别为50.1:4.4:45.5,国有单位从业人员占据半壁江山。二是离岗职工继续减少。2007年,全市离岗职工3.52万人,较上年减少1.65万人,下降31.9%。离岗职工减少的主要原因:一是内退职工到达退休年龄正常退休;二是企业在改制、转制、破产过程中,职工终止解除合同或买断工龄等。
二、职工收入大幅提高。一是报酬总额快速增长。2007年,全市累计发放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67.69亿元,比上年增加14.81亿元,增长28%,其中在岗职工工资总额65.05亿元,比上年增加15.55亿元,增长31.4%。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中,国有经济单位35.95亿元,增长37.2%;城镇集体经济单位1.87亿元,增长28.2%;其他经济类型单位27.23亿元,增长24.7%。二是在岗职工年平工资大幅提高。2007年,全市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工资达到22661元,比上年增加3890元,增长20.7%,增幅高于上年7.4个百分点。从登记注册类型看, 城镇集体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长最快,增幅达到22.7%,国有单位增长21.8%,其他经济类型单位增长18.5%,年均工资分别为15227元、24383元和21383元。从企事业单位看,机关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工资27751元,增长31.2%;事业单位年平工资23264元,增长30.9%;企业单位年平工资21725元,增长15.8%。此外,离岗职工人均生活费提高。2007年,全市离岗职工人均生活费5602元,比上年增加421元,增长8.1%。
三、行业与区域人均收入差异明显。一是在国民经济十九大行业中,在岗职工年平工资居一、二、三位的分别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以及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分别为41588元、26927元和26527元,分别比全部在岗职工年平工资高18927元、4266元和3866元;居末位的是农林牧渔业(8494元),与最高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相差33094元。二是在9县市区中,荷塘区在岗职工年平工资(26630元)最高,其次是石峰区(26504元)和天元区(25862元),分别高出全市平均工资水平3969元、3843元和3201元,醴陵市平均工资(16861元)最低,与最高的荷塘区相差9769元。
四、多种因素拉动工资增长。全市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增加的主要原因:一是全市经济快速增长,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支撑了在岗职工收入的较快增长;二是机关、事业单位多次调资拉动工资增长;三是企业建立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增加了职工收入合理增长空间。
[株洲市统计局 罗莱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