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对株洲工业的影响及对策

来源: 时间: 2009-03-10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工业经济是株洲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工业经济的稳定发展,对促进经济增长,保障就业,维护社会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金融危机爆发后,对株洲市工业经济产生了一定影响。因而,怎样应对金融危机,努力消除和减少金融危机对株洲工业经济的影响,应是当前株洲市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株洲工业的主要特征

    到2008年底止,全市共有工业企业5723个,其中规模工业企业1355个,比上年增加210个。2008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200亿元,增长2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88亿元,增长26.9%。实现工业增加值439.55亿元,增长16.7%,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7.1%。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为48.33%,比上年提高1.85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44.8亿元,总量超越常德排全省第三位。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8.2%。在规模工业企业中,大型企业9户,中型企业68户,规模工业企业数和大中型企业数均位居全省第二。株洲已经具有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涉及国民经济34个工业行业大类,初步形成以有色冶金、交通运输、化工、建材等产业为支柱,陶瓷、烟花鞭炮等产业迅速发展的重型工业格局,重工业所占比重高达89%。

    1、“两头在外”特征明显。在1355家规模企业中,70%的企业“两头在外”,即原材料来自外地,产品销售在外市,中游产品居多,加工型产业较多。企业受宏观调控政策与市场变化的敏感度相对较弱,并呈现相对“滞后性”。

     2、部分优势产品市场占有率高。从传统产品来看,铅锌、电力机车、货车、硬质合金、烟花鞭炮、日用陶瓷等都是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产品。从新兴产品来看,中成药、农副加工产品、奶制品等目前市场较为畅销。从这些产品市场的市场占有率看,大多数传统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均保持同行业的较高水平,如铅锌、硬质合金、烟花鞭炮、日用陶瓷、电力机车的产量占全国的0.78%、30%、15%、10.77%和52%。在新兴产品中,千金系列的中成药、唐人神肉制品、太子奶在全国范围内具备了一定的知名度,产品的国内占有率均在1%左右。

    3、行业集中度不高。从近几年株洲市规模工业的发展态势来看,”产业轮动”现象明显,拉动株洲市工业经济增长的主导行业时有更换。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株洲市工业生产涉及的门类较广,企业分布比较分散。按国民经济工业行业大类看,2008年规模工业增加值达到50亿元以上有2个;10-50亿元的有7个,1-10亿元的有17个,其中规模总量排前三位的行业,总量相差并不大。因此株洲市这种“企业分布广泛、行业集中度不高”的特点客观上为株洲市工业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4、外向度较低。株洲市出口的产品主要集中在冶金、化工、机械制造领域,这三类产品的出口额占全市总出口额的比重超过90%,它们大多数属于“两高一资”型产品。由于近年来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严格限制“两高一资”型产品出口,如:铅锌、陶瓷等产品出口退税率下降了7个百分点,冶金、化工产品的出口配额也大幅降低,因此近几年来株洲市的出口增速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2006-2008年规模工业出口交货值增速分别为51.3%、3.8%、2.8%。出口受到限制后,株洲市工业企业充分利用国家扩大内需政策,依托品牌优势,大力完善国内营销渠道,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如陶瓷凭借奥运东风,开发奥运题材的“奥运系列陶瓷”,迅速获得国内市场青睐。总的来看,出口的下降并未给株洲市工业经济的平稳发展带来阻力,相反拓宽了产品销售渠道,促进了企业的生产。

    5、县域工业发展较快。近几年来,株洲县域工业发展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工业园区辐射作用不断增强,有效地推动县域工业的快速增长。近五年来县域规模工业增速一直快于城区,其中2008年县域规模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12.1亿元,增长33.5%,增幅分别比全市平均水平和城区规模工业增幅高15.3和21个百分点,占全市规模工业的比重为32.5%,较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对全市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50.3%,拉动规模工业增长9.1个百分点。

    二、金融危机对株洲工业的影响

    金融危机对株洲工业的影响最早在2008年上半年就有显现,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株洲最大的工业企业━━株洲冶炼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导产品锌价由上年同期的27749元/吨回落到14037元/吨,降幅达49.4%。2008年该公司销售收入同比减少52亿元,利润减少1.2亿元。随着金融危机在全球及各个行业的蔓延和深入,四季度开始全方位影响株洲工业。但由于株洲工业外向度不高,部分行业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支持,发展仍然保持了平稳的态势。总体影响不是很大。

    1、工业发展逆势飘红。四季度以来,随着金融危机进一步深入发展,国内的一些实体经济开始受影响。全国全省规模工业增速均呈下滑趋势。10、11和12月,全国规模工业增速分别为8.2%、5.4%、5.7%;湖南省规模工业增速分别为21.5%、19.5%、18.5%,而株洲工业化金融风暴的“危”为企业发展的“机”,工业经济运行逆势而上。10、11、12月三个月规模工业增加值增幅均超过20%,分别增长24.5%、21.8%、21.4%,比2008年全市平均增幅高6.3、3.6和3.2个百分点。四季度全市规模工业完成增加值106.1亿元,增长20.8%,快于前三季度平均水平3.9个百分点,也分别快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14.8和1.6个百分点。今年开局也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元月规模工业增幅达18%。

    2、部分行业和企业化“危机”为 “转机”。一是部分行业的原材料价格下跌,生产成本降低。众多的加工型企业,因上游产品钢铁、铜铝材、煤炭、有色金属矿产品等价格大幅度下跌,企业的生产成本明显下降。四季度,有19个行业主营业务成本比前三季度下降,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及供应等行业主营业务成本分别比前三季度下降5、12.4和8.9个百分点。二是国家拉动内需,铁路交通装备制造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国务院批复的铁路基本建设投资额达2万亿元,铁道部加大了铁路客货车辆采购力度,2009-2011年,铁道部装备购置费计划3000亿元,每年1000亿元,比2008年大幅增加。未来5年,铁道部持续采购的电力机车大约在5000台左右。南车集团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南车电机、时代电气、时代新材等相关企业订单大增,业务量比去年大幅增长。2008年,交通装备制造行业实现增加值68.5亿元,增长30.1%。今年开局,这些企业生产订单十分饱满,经常加班加点,生产处于超负荷状态。三是国家新政的出台,部分中小企业受益颇丰。如提高部分纺织品、服装、日用及艺术陶瓷、部分化工产品、有色金属加工材料等产品出口退税税率,涉及到株洲市70多个行业的157家企业。若按照2008年全年的出口量来计算,2009年将为企业增加退税额9000万元,仅醴陵陶瓷业,将增加退税额6000万元。另外,增值税转型帮助产业结构调整的新政受益面更广。株洲市约有4000余户一般纳税人企业,其中属8大行业的企业约有1000-1300余户,其他未享受转型政策优惠的企业约有3000余户,此次均将受惠。2008年,仅8大行业的企业抵扣进项税额约为2亿元,预计2009年新政实施后将达3亿元。南车集团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城轨扩能和机车扩能两大项目在建,预计固定资金投资额约5亿元。根据新政,企业可直接抵扣7000多万元税款。若按照以往的增量抵扣方式,只有在第二年,并且企业当年税款增量大于第一年税款额的情况下,才能享受增量抵扣返还税款,而2008年税改后,2009年企业可在固定资产投入的同时直接抵扣,当场返还税款,不受增量限制。此外,金融存贷款利率下调,企业利息支出大幅下降。2008年,株洲规模工业企业财务费用仅增长6.1%,同比下降13.3个百分点。四是部分市场占有率高、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影响不大。在这次金融风暴中,国内大型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纷纷在国内寻找性价比优越的产品代替进口产品,株洲市一些企业受益匪浅。如时代新材、钻石切削、千金药业、唐人神集团等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与国外同行业相比有性价比优势,企业产品供不应求。

    3、部分企业停产或限产。金融危机使得国内外需求减弱,同时国内产能过剩,迫使株洲市部分企业停工减产,部分行业不同程度地被蒙上了阴影。以有色金属冶炼及延压加工业为例,全市74家企业中,27%的企业2008年产值比2007年减少,44.6%的企业利润比2007年下降。今年元月,部分外向型企业被迫全面停产。如醴陵市已有29家陶瓷企业停产,30多家限产,陶瓷出口增速明显放缓。中盐株化,也在化工产品的降价浪潮中,受到严重打击,年产20万吨硫酸矿制酸装置被迫停产,年产2万吨隔膜烧碱装置因成本高停产,钛白粉厂只开一条窑等,部分职工提前开始休“年假”。

    4、企业家信心指数不高。对于此次金融风暴的影响有多大,持续时间有多长,是否探底等,企业家们信心严重不足。2008年四季度,工业企业家信心指数和工业景气指数分别只有85和106,比三季度和去年同期均大幅度下降,企业家信心指数同比下降62.6个百分点,工业景气指数同比下降28.4个百分点。部分大企业的老总对2009年态度不乐观,甚至不知道投资的方向。预计2009年株洲市部分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投资额将下降50%。

    5、部分企业订单不足。从我们调查的株洲硬质合金集团等一些大企业情况来看,2009年企业订单不理想。一部分企业有订单,但订单明显比2008年偏少。如车辆厂国内车基本持平,而出口部分会有所下降;旗滨玻璃订单明显减少。另一部分企业没有订单,而是以销定产,按照目前市场行情来估算,2009年的生产不会好于2008年。钢铁、汽车、矿山以及能源采掘等行业陷入低迷,“株硬”受到牵连:30%的客户下函,要求延长交货期、合同减半,有的干脆请求取消订单。

    6、企业经济效益影响较大。2008年四季度,株洲市规模工业企业效益总体上呈现出逐月回落的态势,特别是利润和亏损额两大指标,下滑趋势尤为明显。1-9月,全市规模工业利润增长12.11%,而1-12月仅增长2.59%。同时,亏损额的增幅则由9月的35.14%上升至12月的187.29%。株洲市有色金属冶炼及延压加工业增加值增速为负10.2%,利润增速为负12.2%,数十年来罕见。“金融风暴”使得国内外需求减弱,同时国内产能过剩,迫使株洲市基础化学原料、肥料及专用化学品制造,生产不很景气。智成化工公司主导产品氯化铵、纯碱、双氧水的市场价格急剧下降,利润从上半年的2000万元减至年底400万元。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认为:金融危机对株洲工业的影响会在一季度加速显现,对2009年上半年的影响较大。而由于株洲工业滞后效应的特征,上半年将是一个发展艰难的时期,但下半年部分企业发展势头将好于上半年。因此,2009年将是株洲工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年份。

    三、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建议

    面对当前的金融危机,我们要正确分析形势,坚定信心,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应对,将危机压力变为转型的动力,全力以赴,确保株洲工业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力争圆满实现全年工业经济目标。

    1、提振发展信心,全力做好服务。针对当前企业家信心指数严重不足,部分企业发展艰难的状况,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应采取得力措施,提振发展的信心。一是要加大加快株洲工业经济发展利好政策的宣传力度。特别是要大张旗鼓地宣传好中央、省、市应对当前金融危机出台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包括市委、市政府即将出台的加快中小企业发展的“三专”政策,进一步鼓舞企业家的信心。二是各级各部门要围绕企业发展尽力做好服务工作,特别是针对当前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周边环境差、资金紧张等突出问题,采取专门办理、逐户解决,为企业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三是要用足用活国家政策。要有专门机构来认真解读国家扶持工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狠抓落实,做好衔接与配套,特别要密切关注国家拉动内需所出台的各项政策,包括多个产业的振兴纲要,制定出配套的相关措施和办法。在规划、土地、项目审批、财税、价格政策等方面进一步加大落实的力度,积极落实好国家出口退税政策,提高出口退税的工作效率,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市委、市政府可以在适当时候组织专门班子对这些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专门督查,确保各项政策真正受惠于企业。

    2、加快结构调整,做大做强企业。目前株洲市规模工业企业有近1400家,但规模普遍较小,大型企业仅有9家。绝大多数是中小型企业,中小企业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普遍存在着抗风险能力较弱的特征,一旦遇到外部环境的变化,仅凭企业自身往往难以渡过难关。特别是本次金融危机对株洲的企业影响并非是构成企业经营困难的全部因素,企业规模小、产品质量和档次低也是重要原因。我们要利用这次金融危机优胜劣汰的机会,扶优扶强,主动调整企业发展战略,小企业应积极向大企业靠拢,傍大并小,抱团发展,借助大企业的力量提高自身抗风险能力,为危机后的发展打下基础;大企业也要根据自身情况,有针对性的兼并部分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自己。

    3、加强企业管理,提高创新能力。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在扩散和蔓延的情况下,企业应该练好内功,要推行精益管理,优化企业流程,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与此同时,企业应加大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力度。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株洲市一些有自主知识产权、性价比高、有创新能力、有品牌、有品位的企业仍呈现出蓬勃的发展生机,如南车集团所属企业、千金药业、唐人神等。因而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应该是企业保持强劲竞争力的主要保障。我们要围绕骨干企业,着重抓好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项目实施,并通过落实国家和省鼓励企业加速固定资产折旧、技术开发费列支等优惠政策,提高企业科技开发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加大技术创新投入。要着力抓好以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大力促进以企业为主体、院校和科研为依托的产学研联合,加快产学研成果转化。要突出特色优势产品,以培植名牌产品为重点,提升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要加大R﹠D的资金投入,努力开发出更多具有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实现由“株洲制造”到“株洲创造”的根本性转变。

    4、拓宽融资渠道,克服资金瓶颈。针对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要采取财政完全担保、补贴等方式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简化融资担保手续,完善符合中小企业情况的信贷管理机制,创新中小企业融资产品,大胆试行小额贷款公司、中小企业集资债券和短期融资券试点工作。有关部门要牵线搭桥,加强银企合作,为有生产能力、产品有市场的企业提供资金保障,确保企业满负荷生产。

    5、加强组织协调,大力开拓市场。要加强对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及时发现新的苗头性问题,努力加以解决。要针对不同地区和行业的发展实际,强化服务意识,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各种问题。要重点关注速度和效益下滑较多的行业和县区,深入调查,上门服务,重点解难。与此同时,要抓订单、保客户,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要鼓励和支持企业走出去,扩大已有的品牌的市场知名度。坚持扩销增产,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强销售网络和队伍建设,巩固传统市场,发展新兴市场,把市场开拓作为重中之重。

[供稿:株洲市统计局 刘彦弘]
[责编:袁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