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2008年乡镇(街道)经济发展水平测评报告

来源: 时间: 2009-05-08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乡镇(街道)经济发展状况是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整体水平的基础。全面了解和掌握乡镇(街道)经济发展情况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前提。为此,市统计局于2008年初设立了一套综合反映乡镇、街道经济发展情况的统计指标体系。指标体系按照“科学适用、突出重点、简洁有效”的原则设立,包括经济发展、经济效益、发展后劲三大类指标。评价指标体系分设乡镇和街道办事处两类。采用专家赋权和综合指数测评的方法,我们分别对全市43个乡、63个镇、24个街道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测评。综合测评采用指数法对各地上报的2008年乡镇、街道经济发展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加权计算得到各乡、镇、街道的综合测评指数。

    测评结果显示:2008年全市乡、镇经济发展水平列前10位的,主要分布在醴陵市、攸县等经济相较发达的县市,街道排名靠前的主要集中在石峰区、天元区。排名靠后的10名乡、镇全部集中在炎陵县、茶陵县。经济发展水平后10名的乡中,炎陵县占8个,茶陵县2个。经济发展水平后10名的镇中,炎陵县、茶陵县各占5个。

    经济发展水平前10名的镇分布在4个县(市、区)中,其中醴陵市5个、攸县3个,石峰区、株洲县各占1个。十强明星镇依次是攸县城关镇、醴陵市白兔潭镇、石峰区龙头铺镇、醴陵市浦口镇、攸县黄丰桥镇、醴陵市南桥镇、攸县新市镇、株洲县渌口镇、醴陵市王仙镇、醴陵市泗汾镇。

    经济发展水平前10名的乡分布在3个县(市、区)中,醴陵市占6个,攸县、株洲县各2个。十强明星乡依次是醴陵市嘉树乡、醴陵市板杉乡、醴陵市孙家湾乡、醴陵市枫林市乡、醴陵市东堡乡、株洲县堂市乡、醴陵市新阳乡、攸县湖南坳乡、攸县莲塘坳乡、株洲县南阳桥乡。

    经济发展水平前5名的街道集中在石峰区、天元区。石峰区3个,天元区2个。分别是:石峰区田心办事处、石峰区铜塘湾办事处、天元区泰山办事处、石峰区井龙办事处、天元区嵩山办事处。

    从总体上看,排位靠前的乡、镇、街道经济区位优势明显,主要集中在城区近郊、城关镇或交通便利的106国道经济带,经济实力强,大多是工业强镇或农副产品集散的商贸发达镇,经济发展水平高,发展速度较快,为全市乡镇、街道经济的发展树立了榜样。

    从经济实力看,排位靠前的乡、镇大多工业发达,商贸繁荣,规模工业增加值、财政总收入占全市的比重较高。十强镇财政总收入平均水平达3239万元,是全市镇平均水平1390万元的2.3倍,是后十名镇平均水平405万元的8倍。其中有攸县城关镇财政总收入超过五千万元。十强镇规模工业增加值平均水平达46861万元,是全市镇平均水平13317万元的3.5倍,是后十名镇平均水平2076万元的22.6倍。十强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均水平达28956万元,是全市镇平均水平14895万元的1.9倍,是后十名镇平均水平3146万元的9.2倍。十强乡财政总收入平均水平达1495万元,是全市乡平均水平734 万元的2倍,是后十名乡平均水平284万元的5.3倍。十强乡规模工业增加值平均水平达10112万元,是全市乡平均水平3759万元的2.7倍,是后十名乡平均水平594万元的17倍。十强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均水平达8859万元,是全市乡平均水平6795万元的1.3倍,是后十名乡平均水平1812万元的4.9倍。由此表明,十强明星乡(镇)的经济总量在我市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人均经济发展水平看,十强镇人均财政总收入为791元,是全部镇人均财政总收入2.8倍,是排名靠后十名镇的10.2倍;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68元,是全部镇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2.1倍,是排名靠后十名镇的10.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7409元,是排名靠后十名镇的2.6倍。十强乡人均财政总收入为513元,是全部乡人均财政总收入2.1倍,是排名靠后十名乡的5.3 倍;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045元,是全部乡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1.4倍,是排名靠后十名乡的5.1倍;农民人均纯收入6511 元,是排名靠后十名乡的2.8倍。

    从发展速度看,2008年,十强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比后十名镇快5.1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增幅比后十名镇快8.6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比后十名镇快4.7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增幅比后十名镇快18.4个百分点。十强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比后十名乡快4.9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增幅比后十名乡快9.1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比后十名乡快4.3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增幅比后十名乡快12.6个百分点。

    从投资的集聚效应看,排名靠前的明星乡镇是各方投资株洲的洼地。2008年,十强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29.67亿元,占全部镇的36.2%,平均每个镇2.97亿元,是后十名镇的5.5倍。十强乡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13.55亿元,占全部乡的44.3%,平均每个乡1.35亿元,是后十名乡的6.1倍。

 

[供稿:株洲市统计局]

[责编: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