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消费增长令人瞩目

来源: 时间: 2009-06-12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今年以来,株洲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扩内需、保增长的战略决策,全市商贸流通战线积极提振信心、促进流通,采取了一系列开拓城乡市场、扩大消费的新举措,消费增长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1-5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6.29亿元,增长20.5%,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23.3 %,高于去年同期实际增幅8.4 个百分点。

    一、消费品市场运行特点 

    1、农村市场加快发展,与城市增幅差距缩小。近年来株洲市大力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村居民的购物消费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而农民收入的不断增长(一季度株洲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11.3%)及国家积极实施“家电下乡”、“农机下乡”“汽车下乡”等一系列扩大内需政策刺激,有效推动了农村市场消费。株洲市 “家电下乡”工程自2009年2月正式启动以来,市委、政府将之列入专项督办,各级商务、财政等部门与商家组合发力,推动政策与消费双落实,销售量突飞猛进,由2月3714台上升到5月11107 台。截止5月30日,全市9个县市区建立了398个“家电下乡”销售网点,累计销售家电下乡产品27145台,销售额4831万元。同时县域积极举办各类节庆活动,如4月份在炎陵县举办了首届“中华茶祖节”等祭祀活动,吸引了社会各界5000余人参加,拉动了县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1-5月,全市城市消费品零售额89.89亿元,同比增长22.9%,农村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额46.4亿元,同比增长15.9%,城乡增速差异逐月递减。1-5月农村增速与城市差距分别为8.8个、10.6个、7.5个、4.1个、2.7个百分点。

    2、批发业发展抢眼,零售业快速回暖。批发业利用其进货渠道的优势,灵活经营,降价促销,积极扩大零售份额。1-5月份,全市批发业实现零售额34.13亿元,同比增长27.4%,增幅居各行业之首;零售业受物价特别是受汽油、柴油零售价格下降的影响, 4月份跌入最低谷,当月仅增长12.5%,5月增长15.9% ,增幅回升3.4个百分点。1-5月零售业实现零售额84.28亿元,同比增长17.5%,其中限额以上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10.57亿元,仅增长7.8%。若扣除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影响因素,全市限额以上零售业增长19.1%。大型商业零售企业促销手段不断翻新,销售增幅回升。如株洲百货股份有限公司开展“五一欢乐购物节”活动,3天总计迎客35万人次,实现销售收入3960万元,同比增长30.8%;国安步步高责任有限公司加强促销的广告攻势,5月份销售收入增长22.6%,使1-5月份累计增幅比1-4月提高3.9个百分点;外资企业家乐福商业有限公司适时调整商品结构,不断刷新销售业绩,5月份销售收入增长3.2倍,1-5月累计增长1.9倍。

    3、餐饮市场继续红火,零售额较快增长。上半年节日气氛浓、婚嫁喜庆多,株洲市为促进住宿餐饮业的发展,出台了降低住宿餐饮业水电气价格的政策,在各级政府的引导与鼓励下,红色旅游、农家乐发展迅速,餐饮业呈现多类型、多形态的丰富格局。1-5月,全市实现餐饮零售额15.74亿元,增长23.8%,增幅较全市消费品零售额增幅快3.3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餐饮零售3.01亿元,增长23.4%;限额以下实现餐饮零售12.73亿元,增长23.8%。 

    4、汽车、金银珠宝、化妆品等成为增长主体。今年上半年,零售市场升级消费、政策消费的特征较为明显。多年来株洲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株洲市居民积累了一定的消费能力,在股市低迷、房市观望的情况下,中高收入的市民将资金投入享受型消费。从去年年底开始,国家出台了众多刺激车市政策,燃油税改革、免除部分二级以下公路过路费、油价下调等一系列措施使得消费者养车费用有所下降,3月份出台的《汽车产业振兴规划》中减免小排量汽车购置税政策更加刺激了汽车需求的释放。据对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调查,1-5月份汽车类商品消费增长37.4%,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增长52%,化妆品类零售额增长57.5%,其中,5月分别增长52.4%、24.8%、71%。此外,电子出版物和音像制品类增长52.6%,

    5、楼市回暖拉动相关商品大幅增长。为保证经济稳定增长,国家、省、市各级相继出台系列政策,以推促房地产业发展。进入二季度,株洲市商品房销售面积逐步增加,1-5月同比增长17.9%,增幅比一季度提高2.6个百分点。其中现房销售面积由一季度增长4.9%快速提高至1-5月的27.2%。商品房销售增加带动相关产业、商品消费需求增加,1-5月份,建筑及装潢材料、五金电料两大类商品零售额增幅加快,分别为34.8%和36.3%,其中5月份分别增长74.9%和62.4%。

    二、上半年预测 

    6月份开始国际油价上涨,株洲市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将止跌回升;未来 “家电下乡”政策稳步推进,仍将是拉动株洲市消费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国家扩大老旧汽车报废补贴范围、加大补贴力度等政策的出台,汽车类商品的销售将持续向好;5月份后楼市上升趋势更加明朗。上半年株洲市消费品市场仍将呈惯性的稳中有升趋势,农村消费品市场增速将进一步加快。预计1-6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0亿元,增长20%左右。

    三、存在的问题

    虽然今年消费市场开局良好,但冷静观察下一步消费市场走势,应当看到,下半年要保持当前消费的良好发展势头,依然面临着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

    一是受金融危机影响,居民消费信心不足。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还在蔓延、仍未见底,国际市场需求继续萎缩。株洲市经济虽保持了较快发展,但工业经济效益下滑,出口受阻,就业形势严峻,财政减收增支因素增多,农产品价格下跌,外出农民工大量回流,城乡居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预期收入不容乐观,加上社会保障制度还很不完善,后顾之忧尚未解除,导致居民消费信心不足,储蓄增加。据统计,5月末,株洲市储蓄存款余额546.88亿元,同比增长24.4%,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11.4个百分点 。

    二是一些热点消费领域前景不明。如楼市虽出现回暖迹象,但许多消费者仍持观望心态。通讯器材、数码产品等也没有形成销售旺势,1-5月通讯器材类商品呈现负增长。此外,今年以来盛行的打折促销使商家继续让利的空间已十分有限。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使财政增收困难,当前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大量压缩办公经费及招待等费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零售额增幅。

    三是虽然株洲市落实中央扩大消费方针的政策举措力度逐渐在加大,但在完善消费的政策环境、设施环境、市场环境等各方面还任重道远,家电下乡配套措施有待完善,无力消费、不敢消费、不便消费等问题还相当突出。

    四、有关对策、建议

    1、尽快出台、实施株洲市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意见。从上半年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看,政策扶持和引导对株洲市消费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政策措施,国务院办公厅和省政府下发了<<关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意见>>。建议株洲市征求各方意见,抓紧出台相应的操作性强的文件,尽快实施,更好地促进株洲市消费品市场健康快速发展。

    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居民消费预期。消除居民后顾之忧,提高大众消费能力。以提升中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为目标,通过各项促进就业政策,帮助扶持下岗失业人员和返乡农民工再就业。

    3、建立和完善农产品保护价格和收购政策,确保农民持续增收。

    4、积极培育和发展新的消费热点,拓展通信产品、教育培训、家政服务、休闲旅游等消费,引导个性化、时尚化、品牌化消费。加快促进城市耐用品消费升级换代,进一步规范旧货交易市场,鼓励生产和零售企业开展“收旧售新”。

    5、加大市场秩序整顿,创造良好的消费市场环境。切实抓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保证群众放心消费。

[供稿:株洲市统计局 黄赛君]
[责编:袁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