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株洲市各县市区、各部门紧扣“保二争一、科学跨越”的战略目标,突出打好“三大战役”,株洲市新型工业化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业经济贡献突出。上半年,株洲市实现工业增加值279.46亿元,增长26.3%,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78.5%,拉动经济增长12.2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为53.48%,比上年同期提高5.78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最高的是石峰区,达84.77%,比重超过50%的县市区还有醴陵市、天元区和荷塘区,分别为58.61%、55.01%和52.55%。九个县市区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比上年同期均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其中攸县和天元区分别提高6.94和6.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62.18亿元,增长29.4%。五个县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幅均超过30%,其中醴陵市和攸县增长较快,分别增长33.6%和33.37%。
二、企业效益大幅提升。上半年,株洲市规模工业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74.66亿元,增长59.3%。规模工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26.5亿元,增长88.5%。资产利税率5.01%,居全市前三位的是醴陵市、茶陵县和炎陵县,分别为15.15%、12.48%和12.07%。全市工业企业实缴税金21.43亿元,增长39.43%。工业企业实缴税金总额指标,居全市前三位的是石峰区、天元区和醴陵市,分别为7.28亿元、3.8亿元和2.87亿元。工业企业实缴税金总额增长率,居全市前三位的是茶陵县、石峰区和炎陵县,分别增长96.35%、88.52%和60.14%。
三、园区攻坚成效明显。上半年,株洲市市级以上园区规划面积调整为221平方公里,增加41.2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40.5平方公里,增长15.4%; 入园企业达到599家,同比增加53家,实现技工贸收入509.62亿元,增长64%;园区规模工业完成增加值153.44亿元,增长41.4%,高于规模工业增幅12个百分点,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58.53%,比上年同期提高0.59个百分点。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居全市前三位的是天元区、芦淞区和石峰区,分别为98.72%、93.31%和82.76%。
四、科技创新不断增强。上半年,株洲市规模工业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研发经费投入快速增长,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为2.11%。其中石峰区、天元区和荷塘区的比重均超过2%,达5.87%、2.54%和2.47%。有7个县市区的专利授权量成倍增长。高新技术产品实现增加值115.05亿元,占规模工业的比重达43.88%;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居前三位的分别是天元区、石峰区和荷塘区,分别为75.5%、73.23%和52.03%。
[供稿:株洲市统计局 刘彦弘]
[审核:张映欣]
[责编:袁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