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市城镇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消费水平稳步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450城镇调查户资料显示: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家庭总收入为20745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501元,增长13.7%;可支配收入为19643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210元,增长12.7%,居民收入呈“二升二降”的特点。从收入来源看,收入结构中的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呈增长态势,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呈下降态势。
一、居民收入情况
(一)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保持稳定增长
工资性收入是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2010年,人均工资性收入为12966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5%,成为拉动居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人均经营性收入1844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2.4%,工资性收入和经营净收入的增加是居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成因,2010年人均工资性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加2113元,经营净收入增加709元,两项合计增加额2522元,是家庭总收入增加额的1.1倍。这与全市出台了一系列稳定和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有关,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促使居民工资性收入稳定增长,成为拉动居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加之城镇私营业主和个体经营者人数的增多和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使经营收入逐渐成为城镇居民家庭收入的重要渠道。
(二)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略有下降
2010年人均财产性收入1044元,比上年同期减少97元,下降8.5%。2010年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中,人均利息收入100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5%;人均股息与红利收入216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5.8%,人均其它投资收入400元,比上年同期下降70%。这与证券市场的走势密切相关的,居民投资股票的收益不稳定,使得财产性收入略有减少。人均转移性收入4891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4%。其中捐赠收入为639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74元,下降21.3%。赔偿收入为0.4元,比上年同期减少9元,下降96%,使得转移性收入略有减少。
二、消费支出情况
在全市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稳步增长的同时,居民生活水平也稳步提高。调查显示,2010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2269元,比上年同期增加935元,增长8.2%,八大类消费“七增一减”的特点。消费重点主要集中在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其他商品和服务这几项支出增长。居住支出的增速较去年有较大回落。
(一)食品支出平稳增长,恩格尔系数有所增长
随着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消费结构不继优化。全市食品市场供应日渐丰富,品种繁多,居民更加注重质量的提高,追求食品的营养性、均衡性和多样性。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4409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38元,增长13.9%。恩格尔系数为36%,比上年同期增长0.2个百分点。其中,粮油类人均消费为622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5%;肉禽蛋水产品类1219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3%;蔬菜类584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9%;糖烟酒饮料类511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7%;干鲜瓜果类419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2%;糕点、奶及奶制品类234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2%;饮食服务609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6%。
(二)衣着消费追求品牌
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衣着类消费支出为1342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92元,增长16.7%,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观念的转变,居民衣着更注重时尚化、名牌化、个性化。
(三)居住支出持续下降
由于房地产价格不断上扬,加之国家对二套房政策的出台。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居住消费支出为1260元,比上年同期减少377元,下降23.1%。其中,住房支出人均442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5.4%;水电燃料及其他支出人均72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8%;居住服务费支出人均98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8.4%。
(四)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支出较快增长
2010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1052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48元,增长30.9%,增速在八大类消费中居第一位。其中,耐用品人均消费515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5.9%。床上用品、家庭日用杂品、家庭服务等支出分别为127元、326元、33元,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4.4%、28.9%、70.1%;人均室内装饰品人均支出19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0.8%。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家用电器不断升级,许多家庭已有的耐用消费品已进入大规模的更新期。全市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洗衣机、电冰箱、空调器分别为10台、789台、16台。
(五)医疗保健消费小幅上涨
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使医疗保健支出增长。2010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为693元,比上年同期增加8元,增长1.2%。
(六)交通和通讯支出平稳增长
全市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加使居民开始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用于交通通讯支出平稳增长。2010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交通和通讯消费支出为1464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32元,增长9.9%。其中人均交通类支出841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人均通讯类支出623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9%,百户拥有移动电话48部,比上年同期增长37.1%。
(七)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支出稳步上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的改善,城镇居民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更加注重子女教育文化娱乐方面的投入和精神生活的充实,用于文化娱乐的消费逐步增加。2010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1682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53元,增长10.1%。
(八)其它商品和服务支出小幅上涨
2010年,人均其它商品和服务消费支出为367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0元,增长12.1%。其中其他商品支出269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1%;服务消费支出97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1.8%。城镇居民用于购买金银珠宝饰品、手表、化妆品、美容等方面消费持续升温,是其它商品和服务支出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2010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购买金银珠宝饰品支出为91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1.7%;手表支出为248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倍;人均购买化妆品支出83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人均购买理发美容用品支出1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6.7%。
三、社会保障意识不断增强
近年来,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居民社会保障意识的增强,居民个人支付的各种社会保障支出金额呈现较好的增长态势,各项社保支出稳步增加。2010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社会保障支出1011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3.4%。其中,人均缴纳的养老基金384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3%;住房公积金478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6.1%;医疗基金124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8%;失业基金14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5%。
[供稿:株洲市统计局邹巧]
[审核:张映欣]
[责编: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