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面临土地、资金等要素的制约,全市紧扣“加快转型升级,打造株洲发展升级版”的战略目标,开展项目大会战、征地拆迁“百日攻坚”和再攻坚行动,着力破解项目建设要素瓶颈,实现了固定资产投资的高位增长。
一、完成情况
在往年形成的高基数高平台上,2013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高位增长,投资总量进一步攀升。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05.3亿元,增长30.8%,高出全省水平4.7个百分点。总量居全省第2位,速度列全省第10位。从区域分布来看,近半数投资分布在天元、醴陵和芦淞,三地投资额均超过200亿元,合计达723.1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48%;从速度看,株洲县、炎陵县、石峰区增长较快,三地投资增速均超过35%。
二、运行特点
(一)产业集群有成效。全市紧扣“现代工业文明为特征的生态宜居城市”的发展定位,积极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质量。全年,全市完成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十二大重点振兴产业投资611.4亿元,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40.6%,高出全省平均水平5.9个百分点,总量和占比分列全省第2位、第3位。同时,全市提出的“五大千亿产业集群”也不断发展,全年五大千亿产业完成投资243.2亿元,增长47.3%,增速较同期提升8.5个百分点。
(二)园区建设有力度。2013年,全市继续进行“园区攻坚”战役,突出“启动一批新项目、储备一批土地、做强一批园区公司、建设一批标准厂房”工作重点,深化园区体制机制改革,转变发展方式和开发模式,切实促进园区攻坚新突破。全年园区共有施工项目622个,较同期增加115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57.7亿元,增长41.4%;标准厂房施工面积148.2万平方米,增长29%。
(三)房地产市场有亮点。2013年,在全市经济企稳的背景下,房地产投资扭转去年下滑趋势,呈现明显好转。全年计划投资过亿元的房地产开发项目208个,较上年增加32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21个,增加6个。在建的281个项目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27亿元,增长19.7%,增速较上年提升19个百分点。施工面积、销售面积、资金来源等指标都有较大提升。与此同时,全市保障性住房建设颇有成效。住建部门资料显示,2013年,全市保障性住房建设争取上级补助资金6亿元,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和实施棚户区改造共计19911套,全面超额完成省市民生实事任务。
三、问题与建议
虽然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位增长,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规模项目偏少。虽然项目个数逐年增加,但特大项目却是逐年减少。5-10亿元项目从2011年的27个下降至23个,10亿元以上项目从2011年的23个下降至15个。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平均规模由2011年的12464万元下降至11783万元。
二是工业支撑减弱。做为老牌的工业城市,工业投资一直是投资增长的主力。但近年来,新投产规模工业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工业项目多以环境治理、绿色搬迁为主,缺乏能引领行业发展的好项目。受此影响,工业投资大幅回落。2013年,全市完成工业投资777.7亿元,增长27.3%,增速较同期回落18.9个百分点,对投资增长的贡献率由同期的64%下降至47%。
三是建设资金收紧。2013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0.2%,较上年回落11.7个百分点;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增长15.5%,较上年回落4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增长29.3%,较上年回落7.9个百分点。资金来源不断收紧,势必对项目建设带来影响。
2014年,株洲市委市政府确立了坚持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工作总基调,扎实开展“改革创新年、项目建设年、环境优化年”活动,把项目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抓手,并确立了十大工业项目、十大农业产业化项目、十大服务业项目、十大基础设施项目和民生100工程。因此要加快对这些重点项目的审批、落地与跟进,以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
[供稿:株洲市统计局李莎]
[审核:刘雁]
[责编: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