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株洲市县域经济发展情况分析

来源: 时间: 2014-08-04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上半年,株洲市进一步强化落实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着力解决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全市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态势,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上半年县域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一)经济总量稳步提升。上半年,全市实现县域GDP448.95亿元,同比增长9.5%,增幅超过全省GDP(9.3%)0.2个百分点,但比全市(9.7%)低0.2个百分点,与全市差距进一步缩小(一季度相差0.6个百分点)。5县市中,GDP增幅超过全市平均水平的有炎陵县、株洲县和醴陵市。县域GDP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的比重分别为9%、60%、31%。
  (二)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各县市突出工业主导地位,大力实施“工业兴县”战略,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有力地推动了县域工业发展。上半年,全市县域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236.19亿元,同比增长12.1%,增幅比全市规模工业高0.3个百分点。5个县市中除攸县规模工业增幅与全市持平外,其余4县市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株洲县和醴陵市增速最快,均达到了12.3%。随着县域工业的快速增长,县域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的份额上升。上半年,全市县域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的份额由上年同期的49.3%提高到52.2%。
  (三)财政收入趋稳向好。受宏观经济周期性放缓等因素的影响,今年株洲市财税收入形势比较严峻,但二季度情况有所好转,财税收入呈趋稳向好,逐步回升态势。上半年,全市县域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0.75亿元,同比增长7.8%,增幅比一季度提高5.9个百分点,比全市平均水平高1个百分点。
  (四)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上半年,株洲县、攸县、茶陵县、炎陵县、醴陵市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2%、9.5%、9.5%、9.3%、10%,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2.7%、12.3%、12.1%、11.6%、11.9%,其中醴陵市的城镇居民收入以及株洲县、攸县的农村居民收入增幅高过全市平均水平。
  二、上半年县域经济运行中影响因素分析
  (一)第三产业拖后腿。第三产业一直是株洲市县域经济的“短板”,比重低,速度慢。上半年,县域GDP增幅低于全市0.2个百分点,主要是第三产业拖了后腿,而第三产业中又主要是受非营利性服务业(非营利性服务业包括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六个行业 )拖累,其次是交通运输业。
  上半年,县域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5%,增幅低于全市(14.2%)3.7个百分点。由于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占县域GDP的比重达到9.9%,相对较大,成为拖累县域GDP增幅低于全市的主要原因。而非营利性服务业核算主要是依据财政部门提供的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和统计部门提供的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等三项指标的增幅进行推算,因此,上半年真正影响县域第三产业的主要是县域一般公共服务支出以及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的增幅较低。
  其次是交通运输业,县域交通运输业增加值增幅只有0.5%,低于全市1个百分点。
  (二)工业增幅回落,对县域经济贡献减弱。上半年,县域规模工业增幅虽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但比一季度回落了0.6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回落了3个百分点。受国内外市场和总体经济放缓的影响,县域工业中的陶瓷、花炮等支柱产业增长受阻,煤炭和矿产开采业持续低迷。同时,受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劳动力、生产资料等成本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工业企业效益下滑。县域工业发展后劲不足,缺乏新增因素。截止6月底,5县市没有一家新增规模工业企业建成投产。近几年来,株洲市县域经济发展速度之所以能高出全市平均水平,县域工业作出了较大贡献, 2011年规模工业增幅高出全市10.7个百分点,同年县域GDP高出全市1个百分点;2012年县域工业高出全市2个百分点,同年县域GDP高出全市0.7个百分点。但近两年县域工业对经济的贡献在减弱,2013年县域工业只高出全市1.3个百分点,同年县域GDP低于全市0.3个百分点,今年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三、对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加快发展第三产业,补强“短板”。一是要进一步改善传统第三产业。传统第三产业在第三产业中仍占据主导地位,对引导消费、促进生产、引导投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重点是要发展交通运输业、餐饮娱乐旅游业和商贸流通业。二是要发展新兴第三产业。新兴第三产业不仅可以创造财富,容纳大量人员就业,还为传统产业发展提供动力,要在巩固和提高传统产业的基础上,着眼于收入弹性高、效益上升快,辐射功能强,关联度大的产业。重点是要发展现代物流业、社区服务业、文化旅游业、信息中介、电子商务、技术咨询等新兴产业,推动第三产业向多元化、多层次发展。
  (二)大力推进“工业兴县”战略。工业是强县之基,要发展就要抓工业。抓工业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培育和壮大能够主导、支撑和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企业和产业,形成企业链、产业群,提升县域竞争力。要继续加快园区建设,完善产业配套水平和商务环境,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打造一批特色园区,加快县域工业发展,促进县域实力提升。

[供稿:株洲市统计局刘凌燕]
[审核:刘雁]
[责编: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