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月株洲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来源: 时间: 2015-10-09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今年以来,株洲市直面转型升级、经济下行多重压力,坚持“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总基调,围绕以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定不移调结构,积极稳妥促改革,全力以赴抓项目,真心实意惠民生,全市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见好,好中有忧”的态势。

  一、运行特点

  当前株洲市经济增长基本面是总体平稳。主要特点表现为“四稳”。

  (一)三次产业稳定增长。一是农业生产保持稳定。粮食产量稳中有增。全市稻谷播种面积388万亩,同比增长3.4%,预计全市早稻总产量为82.3万吨,同比增长7%;目前影响晚稻生长的“寒露风”没有如期而至,稻谷长势良好,预计单产将有所增加,晚稻总产同比增长2%。全年粮食总产量预计将达到190万吨,同比增长4.3%,粮食生产有望继续获得丰收。生猪养殖态势良好。今年以来生猪价格持续上涨,从去年年底的每公斤14.4元上涨到目前的17.4元,生猪养殖进入较高盈利阶段,预计前三季度全市生猪出栏346.5万头,同比增长1.2%。二是规模工业稳中有升。1-8月,全市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623亿元,增长7.9%,较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加快0.7个和0.2个百分点。先进制造业增长加快。1-8月,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2%,较上半年加快0.7个百分点;航空装备业增加值增长18.7%,较上半年加快6.8个百分点;医药业增加值增长10.2%,较上半年加快1.2个百分点。小微企业发展较快。从生产情况看,近几年来,全市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涌现出一大批来势较好、发展较快的小微型企业。如湖南炎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株洲江钨博大硬面材料有限公司、湖南神通光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不断发展壮大。1-8月,全市小微企业实现增加值186亿元,增长10.1%,高于规模工业增速2.2个百分点,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37.7%。三是服务业稳中有快。1-8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增长12.6%,增幅较上半年加快2.2个百分点。房地产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49.5%,增幅稳居全省第一。公路运输总周转量增长2.1%;电信业务总量增长19%,;邮政业务总量增长36.7%。金融机构存款同比增长11.9%,贷款同比增长14.6%,存贷比为55.2%,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财政一般公共服务八项支出增长16.3%。

  (二)三大需求总体平稳。一是投资保持稳定增长。1-8月,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85亿元,同比增长18%,增速较一季度加快2.8个百分点,较上半年回落0.5个百分点。非公经济投资增长较快。1-8月,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19亿元,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达69.2%,同比增长19.8%,快于公有制经济投资增幅5.6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高位增长。1-8月,全市完成基础设施投资302亿元,增速从1-2月的34.6%提升至1-8月的59.6%,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62.4%,拉动全市投资增长11.2个百分点。1-8月,全市完成生态环境投资38亿元,同比增长124.7%。

  二是消费市场整体平稳。1-8月,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3亿元,同比增长11.5%,较一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增幅与上半年持平。其中批发业零售额40.9亿元,同比增长14.6%,零售业零售额393.2亿元,同比增长10.6%,住宿业零售额7.3亿元,同比增长14.3%,餐饮业零售额51.1亿元,同比增长15.9%。新兴业态快速增长。1-8月,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法人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零售额同比增长2倍。升级消费需求旺盛。1-8月,通讯器材类、化妆品类、中西药品类和汽车类商品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55.3%、33.8%、33.6%和20.3%。

  三是出口形势有所好转。1-8月,全市进出口总额为16.6亿美元,同比下降0.8%。其中出口11亿美元,同比增长3.6%,增幅比上半年加快11.2个百分点;进口5.7亿美元,同比下降8.3%,降幅比上半年收窄0.9个百分点。公有制企业进、出两旺。1-8月,全市公有制企业的进出口额为9.9亿美元,占全市进出口额的59.6%,同比增长26.9%。其中出口6.2亿美元,同比增长38.2%;进口3.7亿美元,同比增长11.3%。机电产品出口较好。1-8月,全市机电产品出口8.2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比重的75.2%,同比增长20.8%。

  (三)转型升级稳步推进。一是创新驱动不断加强。新产品产值快速增长。1-8月,全市规模工业实现新产品产值359亿元,增长20%,高于规模工业产值增速12.3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占规模工业产值比重为18.9%,比去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双高”占比不断提升。1-8月,全市完成高加工度增加值296亿元,同比增长9.2%,占规模工业的比重为47.4%,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完成高技术产业增加值64亿元,同比增长10.5%,占规模工业的比重为10.3%,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研发经费投入加大。1-8月规模工业企业研究与开发经费27亿元,增长48%,较去年同期提高25.8个百分点;研发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1.68%,较去年同期提高0.22个百分点。二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以轨道交通装备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提高。1-8月,全市轨道交通装备业实现增加值114亿元,占规模工业的比重为18.2%,比去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计算机、通讯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47亿元,占规模工业的比重为7.5%,比去年同期提高个0.1百分点。三是“两型”建设持续推进。今年以来全市因淘汰落后产能和“关小”关停煤矿38家,关井数量占2012年煤矿总数的45.5%;炎陵县14家铁合金企业关闭整顿;拆除烟囱49根;清水塘整体搬迁步伐加快,株化、桂成化工相继停产减产。1-8月,全市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8.7%。

  (四)民生保障稳步改善。一是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上半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943元,增长8.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848元,增长10.2%,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1.8个百分点。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同比增长8.9%,快于生产总值增幅0.2个百分点。二是民生工程稳步推进。1-8月,财政用于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的支出为145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70.2%。省、市为民办实事项目105项考核指标中,达到进度要求的有72个,占比为68.6%。新增城镇就业4.6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76.2%。新增公共租赁住房7905套,城市棚户区改造15916套,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75%和86%。三是市场物价基本平稳。8月,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同比上涨0.2%,累计上涨1.2%,涨幅较上半年提高0.6个百分点。按类别分,八大类商品同比呈现“三升五降”,其中: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类同比分别上涨5.5%、5.7%、2.5%,居住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和通讯、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同比分别下降7.6、3.6%、1.6%、1.5%、1.4%。

  二、主要问题

  当前,虽然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面临的困难和压力依然不小。

  (一)工业下行压力尤存。一是从重点行业看。1-8月,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同比仅增长0.6%,较上半年回落了6个百分点。二是从企业效益看。1-8月,全市规模工业实现利润74亿元,增长1.8%,同比回落个55.6百分点,比一季度、二季度和1-7月分别回落26.5个百分点、10个百分点和12.3个百分点。三是从新增企业看。1-8月,全市新投产的规模工业企业21家,新增产值约6亿元,对全市规模工业的贡献不足1个百分点。

  (二)投资存在上行乏力。一是重大项目支撑力度减弱。1-8月,全市亿元以上项目135个,同比仅增加1个,亿元项目投资额为163.1亿元,同比下降25.1%,1-8月,全市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237亿元,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仅20%,完成进度还不到年度计划的一半,仅为43.5%。二是工业投资增速有所放缓。1-8月全市完成工业投资594亿元,增长14.7%,低于全部投资增速3.3个百分点,同比回落13.4个百分点。 三是项目资金来源单一。1-8月,全市投资项目到位资金1457亿元,同比增长24.1%。其中自筹资金1052亿元,同比增长22.6%,占全部到位资金的比重为72.2%;国内贷款77亿元,下降4.7%,占全部到位资金的比重为5.3%。

  (三)消费市场缺乏热点。一是零售市场增幅放缓。1-8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同比回落1.2个百分点。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近80%的零售业增幅低于全市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二是重点企业增速放缓。1-8月份,全市排名前10位的重点企业实现零售额84亿元,同比下降6.2%,占全市限上法人企业零售额的比重为44.6%,同比回落5.2百分点。商品零售额靠前的中石化、株百增速同比分别回落26.6%和4.9%。三是缺乏新的增长点。1-8月份,全市仅新增1家限上住宿业法人企业。

  三、趋势判断

  从国际形势来看,全球经济依然存在严重的下行风险,这主要是因为即将到来的美国货币政策正常化,欧元区持续的不稳定,地缘政治冲突的潜在溢出效应,以及新兴经济体的顽固性漏洞,导致全球经济增长弱于预期。IMF对俄罗斯、欧元区和日本经济增长预期均有所下降。

  从国内形势来看,随着稳增长政策的不断出台, 1-8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3%,增幅与1-6月持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5%,增幅比1-6月加快0.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9%,增幅比1-6月回落0.5个百分点。专家预测全国经济增速将在三季度触底,四季度出现小幅反弹。

  从全市的情况来看,经济保持总体平稳、稳中见好、好中有忧的发展态势。全市GDP增幅从一季度的8%回升为上半年8.7%,从1-8月主要经济指标增幅看,规模工业增加值从上半年的7.7%回升为7.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与上半年的11.5%持平,固定资产投资从上半年的18.5%回落为18%。虽然经济增长压力不小,但伴随株洲北汽自主品牌SUV问世,并实现批量生产,四季度每月生产任务达两万多台,企业将满负荷生产。中车株机所、时代新材随着风电行业的好转,企业生产形势非常看好。10月份醴陵花炮行业也将全面复产等,加之,房地产业新政效应保持了高位增幅,金融业也出现了新亮点,住宿餐饮业增幅较快等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加大。综合分析判断,四季度全市经济有望保持稳中见好趋势。

  四、建议

  (一)促工业。一是着力加快培育新增规模企业。全面落实“小升规、个改企”政策措施,按行业分产业,引导和扶持企业发展。二是着力推进“千家企业帮扶行动”。建立解决企业问题的常态化机制,切实解决企业用工、融资难等实际困难和问题,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减轻企业负担。三是着力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建立技术创新平台,加快产品、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重点支持一批“专精特新”中小示范企业,引导企业向特色化、专业化发展。

  (二)扩投资。一是加强招商引资。着力对实体经济的有效投资,招强引优、选商择资,推出更加有利的投资政策措施,引导资金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积聚。二是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推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充分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充分扩大民间投资范围,大力推广PPP模式等多种途径筹措建设资金,形成资本的更高效流动。三是重抓项目开工建设。对那些进度不快的重点项目,要加强督查督办力度。要优先保障重大项目用地需求,加大征地拆迁力度。及时足额拨付政府预算内投资资金,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杠杆作用。

  (三)扶三产。一是加快实施“互联网+”行动。加大对电子商务企业扶持力度,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人才,引导并扶持有实力的商贸企业建设具有特色的网络销售平台,积极抢占新兴业态商机,努力把“购买力”留在市内。二是完善商圈设施服务。依据各地地缘特色优势,着力打造“吃住行、游购娱”休闲旅游“一条龙”消费商圈,完善文化、健身、旅游等基础设施,健全和完善休假制度,大力发展消费信贷。三是大力发展会展经济。积极引进、培育展会运营主体,开展多行业、多层次的大型专题促消活动,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和产业特色的展会品牌。

[供稿:株洲市统计局 周贝尔]

[审核:刘雁]

[责编:罗昊]